——陜西府谷縣退休干部張永勝孫桂英夫婦植樹記"/>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杜樹

“我是共產黨員,有生之年多栽幾棵樹,給后人留下個好環境,是我最大的愿望。我會繼續把樹種下去,生命不止,造林不停,扎根深山,奉獻社會?!闭f這番話的人叫張永勝,今年65歲,家住府谷縣哈鎮全家梁自然村。他和愛人孫桂英從2013年開始,植樹造林至今,通過反復試驗積累經驗,取得可喜造林成果。張永勝、孫桂英夫婦扎根深山,染綠黑土,用博大胸懷關懷社會,用無語行動蔭福后人。
2013年,張永勝、孫桂英夫妻倆退休。他們認為子女已自立,自己身體還健康,還能為社會奉獻余熱。想來想去認為植樹造林比較好,通過自己努力,親手植下一片林子,既給后人留下物質財富,同時給后人留下精神財富。夫妻倆決定回老家府谷縣哈鎮全家梁村植樹造林,倡導當地人移風易俗,留下“綠色遺產”。
2013年初春,他們回到村里,租賃三間民房,置辦簡單植樹工具和生活用具,開始新生活。全家梁村是自然村,人少地多,交通、通訊信號不佳,距鎮政府近三十公里,距有班車地方還有13公里,是偏僻荒涼之地。夫妻倆種樹之舉,有人贊美,更多的是嘲諷和不理解。面對此境,他們不改初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日堅持上山植樹造林。時間長了,人們見他們不是作秀,是真干,就有村民建議:“你們倆累死累活又能栽下多少樹?還是想辦法讓大家都栽才能早日實現山川秀美?!贝藭r,他倆也發現植樹造林投入不少,效果并不理想。仔細了解,普通百姓所處環境,很難有時間、精力義務植樹。于是,夫妻倆于2013年11月領銜成立“府谷縣中老年植綠促進會”。以行業協會組織引導,實行自己栽植、自己管護、自己所有,爭取政府以獎代補、監督管理為管理模式。植綠促進會成立,他們倡導的模式經多方宣傳,雖然人人認為是好事,就是沒人行動,仔細分析原因,認為主要是缺乏資金保障,群眾不放心。于是,夫妻倆商定先自己墊資,用一人退休金過日子,一人十年退休金60萬元抵押,并與部分會員簽訂150畝栽植合同做試點。由于做法對頭,百姓看到資金保障,試點林很快栽植完成。經嚴格檢驗,合格的有130余畝,按照合同規定,兌現了栽植費和管護費35萬多元。老百姓都說:“自己給自己植樹還給錢,真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庇纱藥痈啻迕裆暾埣尤胫簿G促進會,經初步統計,有300多人,自報植樹面積1萬多畝。這兩年小樹通過村民精心管護,成活率保持在98%以上,初見成林。2015年,為滿足更多會員植樹要求,他們還參照此種管理辦法動員社會力量植樹。很多群眾自發投資植樹造林,據統計已栽50余畝,由此足以證明管理模式優越性。張永勝、孫桂英夫婦創新的這種會員自己栽植、自己管護、自己所有,爭取政府以獎代補,監督管理模式,多次得到市、縣林業行政部門肯定,認為很有推廣價值,并擬定以此為基礎,進行植樹造林管理體制、機制改革。2014年,促進會發出植樹《倡議書》,宣傳倡導中老年人給子女“重留精神遺產,多留綠色遺產”,移風易俗,使傳統遺產觀得到一定程度升華。與此同時,他們栽植了9畝油松,作為樣板“綠色遺產”。

近年來,農村生活條件普遍改善,農民種田不愁、吃穿不愁。鄉親們大多吃完早飯,忙完農活兒,便四處招呼人開始拉閑話?!拔液芟腭R上制止,告訴他們世界上還有很多健康有趣的事?!睆堄绖僬f。為活躍村里文化生活,夫妻倆墊資2萬元,爭取縣慈善協會資金3萬元購置音響樂器,在村里辦起“慈善志愿者義演團”,孫桂英當團長,每周六進行一次演出。同時辦起“慈善書屋”,宣傳科學知識、黨的政策方針。他們強烈感受到鄉親們內心深處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我就想讓鄉親們多讀讀書,看看外面的世界?!?/p>
全家梁自然村隸屬陰爾崖行政村,村里留守老人多,生活不方便,2016年經鎮政府同意,張永勝、孫桂英籌集墊付資金8萬元,將原先閑置多年的學校,改造維修為“幸福院”,并于2016年10月正式運行。現有床位20張,水、電、暖齊全,有可容納30人就餐的餐廳,棋牌室、文藝室、洗漱沐浴室等。目前,已有16位老人入住,31位老人簽訂入院生活協議。為了辦好幸福院,夫妻倆不辭勞苦,把家搬到陰爾崖村,全力管理幸福院。

總之,村里缺什么,他們設法補什么。2016年2月,夫妻倆出資2萬,爭取到縣慈善協會資金2萬元,為村里辦起“慈善互助會”,有效緩解村民生活、生產應急難題。同年9月,村里一位村民拉糜子時不小心翻了車,在醫院躺了一個多月,由于家庭困難,互助會借了5000元幫助他解決資金周轉。事后,夫妻倆對他家情況很是上心,盡可能給予幫助。張永勝說:“我是從全家梁村走出去的,這些年一直在外,沒機會回饋家鄉,現在退休有了機會。我沒別的能耐,就發揮自己專業特長,做些鄉村文化建設?!爆F在,村里每天都很熱鬧,書聲、歌聲、笑聲,聲聲入耳,夫妻倆享受著這份造福桑梓的精神愉悅。
綠了城市,白了頭發。“60歲的老人,都退休了,可還是在山上一忙一天,不管干啥都沖在前頭,干活時一點不惜力氣,我們年輕人看著特別受感動。都說學身邊榜樣,他們倆就是我們最好的榜樣。”村里年輕人說。對于張永勝、孫桂英夫婦來說,他們自己選定的這條路上,既有辛勤付出,也有快樂愜意;既有幸福煩惱,更有不變追求。在風景和心情不斷變化中,夫妻倆在追逐夢想的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堅定。張永勝說:“下一步,我們打算在村里建一個綜合生態旅游度假山莊,帶動周邊村民一起發展,讓鄉親們生活越來越好,然后再將我們這種栽樹管理模式繼續推廣,讓更多人受益。”
張永勝、孫桂英帶動鄉親致富,傳播正能量,2014年,夫妻倆雙雙榮獲中共榆林市委組織部、老干部局“五好老干部”稱號;創辦的府谷縣中老年植綠促進會,2015年被中共榆林市委組織部、老干部局命名為“榆林市老干部發揮作用示范基地”。2016年張永勝被中共府谷縣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孫桂英家庭被中共榆林市委宣傳部、榆林市婦聯等單位評選為“榆林十大最美家庭”,被府谷縣婦聯等單位授予“府州十大最美家庭”稱號;張永勝家庭的家風、家訓被縣婦聯在好家風好家訓評選活動中榮獲三等獎。2017年3月,所在哈鎮陰爾崖村黨支部、村委會,贈送張永勝“心系故里,造福桑梓”錦旗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