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二中南區 安徽安慶 246003)
最值問題是中學數學的熱點問題,其解法繁多且靈活多變,而且涉及的知識面頗寬,求解時稍有不慎,極易出現因思路紊亂而導致錯解、誤解的現象,而且某些錯誤又較為隱蔽,不易被人們所察覺。下面分類解析一些常見的錯誤題解,通過展示錯解,剖析錯因,給出正確解答,以達辨別正誤,暴露錯因,提高解題能力的目的。
解二元條件最值問題,常通過消元減少變量,但在消元過程中要注意各變量之間相互制約關系。

換元前后的變量之間實際上是自變量與因變量的關系,確定換元后的表達式中變量范圍時充分考慮換元前變量范圍的限制。

錯解1:將原式右邊的x移到左邊,兩邊平方后整理,得x2?(2y+1)x+(1+y2)=0為使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實數解,必須要有?=[?(2y+1) ]2?4(1+y2)≥0,

例4 已知x為銳角,求函數y=sinxcos2x的最小值。

均值不等式中求最值是一種常用的方法,但要注意“正”、“定”、“等”是均值不等式成立的前提。解題時需考察式子是否具備均值不等式成立的條件,進行適當的拆、添、配、湊等策略進行求解。



分析:此解法看似正確。其實不然,將原來函數平方后y的取值范圍隨之擴大。
正解:
錯解:

分析:函數(1)的定義域為x≠1,函數(2)的定義域為x∈R,所以(1)與(2)并非同一函數,當然(2)的值域也不一定是(1)的值域,而當x=1時,方程(2)中y=3,但當y=3時,方程(1)的解恰為x=1,而x=1并非(1)的定義域內的值,故(1)?(2)變形中值域擴大了。
正解:
從以上分析可知要去掉y=3.所以y的值域為y∈ ( ? ∞,3)U(3,+ ∞)。
一般函數的值域都不具備對稱性,而要根據表達的結構特征,分別確定其上限和下限,不能濫用值域的對稱性解題。因此,可通過類比,數形結合,特值否定來消除“值域對稱”的影響。




綜上所述,錯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上僅歸納十種類型。一般,造成錯解的原因是解題者對某些概念混淆不清,公式、定理掌握不牢,理解不透。基本的方法、技能不能正確、靈活運用所致,同時思維不慎密,缺乏防錯意識也是一個原因。所以只有保持頭腦清醒,認真分析,聯系自己所學知識,才能起到既提高解題速度又保證解題質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