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淑玲,魏海燕
(南昌市第一醫院,江西 南昌 330006)
骨質疏松癥是臨床較為常見的骨骼疾病,主要表現為骨量降低和骨微結構破壞,患者骨脆性增加,發生骨折的概率上升,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研究發現,我國骨質疏松癥發病率近7%[1],主要受遺傳因素和患者年齡影響。為探討合理有效的護理方案,我院對收治的部分骨質疏松癥患者實施綜合護理,收到了滿意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抽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骨質疏松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48~80歲,平均年齡(64.5±1.2)歲;病程 0.8~12年,平均病程(6.9±0.7)年。觀察組男14例,女 16例;年齡 49~82歲,平均年齡(64.8±1.5)歲;病程1.0~12.8年,平均病程(7.2±0.8)年。兩組護理時長均為1個月。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嚴格觀察患者各項身體指標和骨質疏松癥恢復情況,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2.1 健康知識宣傳教育 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骨質疏松癥健康知識宣傳教育,詳細告知患者骨質疏松癥的發病原因、預防治療措施、護理要點和注意事項等,加深患者對疾病的了解。對于文化水平低、理解能力差的患者,盡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促使患者在全面了解疾病的基礎上接受護理。
1.2.2 心理干預 部分患者可能擔心治療效果或受醫療費用影響而出現緊張、焦躁、悲觀、失落的情緒,甚至對護理治療工作產生抵觸情緒。此時,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注意觀察患者情緒變化,在此基礎上實施針對性疏導干預措施,緩解并消除患者負面情緒。條件允許時,可由治療成功的患者現身說法,增強患者與疾病斗爭的信心,推動護理工作順利開展。
1.2.3 運動護理 根據患者骨骼情況制訂合理的運動方案,鼓勵患者多參加戶外活動,如慢跑、瑜伽、騎自行車等,每天上下午各進行一次,每次30分鐘。根據患者癥狀緩解程度適當增加活動量和活動時間,但需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活動量不可超過患者最大耐受力。
1.2.4 飲食干預 結合不同患者飲食習慣制訂相應的飲食計劃,鼓勵患者食用富含維生素、蛋白質和鈣元素的食物,多食用奶制品和鈣含量高的食品,嚴格控制糖分、濃茶和生冷刺激性食物的攝入,補鈣時忌吃含有草酸的食物,防止鈣元素流失。
以護理滿意度和護理前后疼痛程度以及心理狀態為觀察指標。參照我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價護理滿意度。滿意度=(非常滿意人數+基本滿意人數)/總人數×100%。疼痛程度和心理狀態參照Zung氏焦慮自評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評量表(SDS)和視覺模擬評分法(VAS)予以判定。SAS、SDS分值為0~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焦慮或抑郁程度越嚴重。VAS包括無、輕度、中度、重度4個等級,分值為0~10分,0分為無痛,10分為劇烈疼痛,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強。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護理滿意度用百分數表示,采用 χ2檢驗,護理前后 SAS、SDS 和 VAS 評分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調查顯示,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低于觀察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對照組和觀察組護理前SAS評分、SDS評分和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和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態和疼痛程度比較(±s,分)

表2 兩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態和疼痛程度比較(±s,分)
組別 SAS VAS護理前 護理前 護理后SDS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觀察組tP 70.8±1.2 71.2±1.4 1.188 0.120 61.5±1.8 52.1±1.5 21.974 0.000 72.7±2.4 72.5±2.1 0.344 0.366 63.2±1.6 52.4±1.2 29.577 0.000 7.2±1.3 7.4±1.5 0.552 0.292 6.0±1.2 4.9±0.9 4.017 0.000
骨質疏松癥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代謝性骨病,以老年男性和絕經后女性為主要發病對象,病情嚴重時可引發骨質疏松性骨折,進而增加患者致殘率和死亡率,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骨質疏松癥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類型,是一種退化性疾病,患者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骨質疏松癥患者數量呈現明顯增長趨勢,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為此,必須加強骨質疏松癥的護理干預,緩解臨床癥狀,促進患者快速康復。
綜合護理是建立在常規護理干預基礎上的新型護理模式,它以護理程序為工作核心及框架,將護理計劃、護理措施和護理效果等內容予以標準化、系統化,使各項工作環環相扣,促進護理工作協調一致。對骨質疏松癥患者進行綜合護理,既要實施健康知識宣傳教育,也要關注患者情緒變化,同時要給予患者針對性飲食干預和運動指導,從不同方面促進患者康復。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低于觀察組(P<0.05)。兩組護理前 SAS、SDS、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 SAS、SDS和 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綜合護理既可提高骨質疏松癥患者滿意度,又可緩解負面情緒和疼痛感,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