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 鄭巖
【摘 要】旅游業對資源型城市轉型有特殊意義,資源型城市旅游業發展的提升是經濟新常態的客觀要求和旅游業轉型升級的內在要求。再生型資源型城市基本擺脫了資源依賴,經濟社會開始步入良性發展軌道,是資源型城市中發展旅游業基礎最好的一類。本文以鞍山市為例,分析其旅游業發展的現狀,并提出采取的提升策略。
【關鍵詞】資源型城市;再生型;旅游;鞍山
一、再生型資源型城市概述
資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區礦產、森林等自然資源開采、加工為主導產業的城市(包括地級市、地區等地級行政區和縣級市、縣等縣級行政區)。資源型城市可以劃分為成長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種類型。
成長型城市資源開發處于上升階段,資源保障潛力大,經濟社會發展后勁足。成熟型城市資源開發處于穩定階段,資源保障能力強,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較高。衰退型城市資源趨于枯竭,經濟發展滯后,民生問題突出,生態環境壓力大。
再生型資源型城市基本擺脫了資源依賴,經濟社會開始步入良性發展軌道,是資源型城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先行區。應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深化對外開放和科技創新水平,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大民生投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形成一批區域中心城市、生態宜居城市、著名旅游城市。
二、資源型城市發展旅游業的重要價值
(一)推動資源型城市區域經濟的發展
旅游業必然要聯系到餐飲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制造業、商業、工藝美術等多個行業,并需要這些行業的相互配合,通過這些產業的關聯配合,帶動和促進區域多種產業的發展,進而促進資源型城市的經濟發展。
(二)擴大資源型城市居民的就業機會
據世界旅游組織測算,旅游業每直接就業1人,就能給社會、民航、鐵路、城建、輕工、商業提供4人的就業機會。礦產資源的深加工在資源型城市中規模較小,以礦產資源為主導產業的產業鏈短,產業的后向、前向和旁側關聯度弱,不能吸納大量的勞動力 。
(三)有利于優化資源型城市的生態環境與文化環境
資源型城市大多以高耗能、重污染工業項目為主導,生態環境惡化。當資源型型城市的采掘加工業等主導產業相繼衰落后,一系列資源型城市所特有的災害相繼產生。通過發展旅游業,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對舊企業進行關、停、并、轉以及空氣、水、噪音的治理,可以極大改善生態環境,美化生活環境,改變城市形象,增強城市吸引力。
三、再生型資源型城市鞍山旅游業發展現狀及提升策略
(一)鞍山旅游業發展現狀
1、旅游資源情況
鞍山旅游資源車富,品質高,品類齊全,主要有千山、白云山、藥山、清涼山等觀光旅游資源、有世界最大玉佛、千山彌勒大佛以及千山“五宮八觀三大神林”等佛道教文化資源,有湯崗子溫泉、千山溫泉、海城騰鰲溫泉、蘭巖為湯溫泉等溫泉旅游資源、有海城析木石樓、臺安還可及大麥科濕地、甘巖隕石坑等歷史文化及自然生態放游資源。有鞍鋼展克館、礦山遺址遺存等工業旅游資源和廣大鄉村的設施農業、農家樂、采摘點、滿友朝鮮族民俗風情等鄉村旅游資源。
2、景區發展及品牌建設及企業發展情況
目前共有國家A級以上前游景區(點)36處,其中國家5A級旅游景區1處,4A級放游景區5處,3A級旅游景區28處,2A及1A級景區2處.現有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1處(鞍鋼工業之旅),國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1家(山水度假莊園),省級溫泉旅游度假區2處(千山溫泉旅游度假區、場崗子溫泉旅游度假區).省級溫泉旅游小鎮2處(岫巖溝湯溫泉小鎮、海城騰鰲溫泉小鎮),省級旅游特色鄉鎮21家、旅游特色專業村106家,星級農家樂74家。目前共有旅游星級飯店22家,其中五星級1家,四星級6家。三星級13家。二星級1家。旅行社及分支機構197家。大型旅游購物市場3處。
3、鞍山旅游業近年來取得成效
(1)推進旅游改革創新。在省內較早組建了市旅游發展委員會,賦予了戰略規劃、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監督管理等職能,強化了統籌全市旅游產業發展作用發揮,組建了遼寧千山旅游集團有限公司,整合了部分旅游資源。
(2)加快旅游項目建設。幾年來,已有山水溫泉度假莊園、清水灣溫泉會館、鉑爾曼大酒店,海城綠中海生態溫泉旅游度假村、場崗子新城戴維德溫泉酒店等一批旅游項目建成并投入運營。
(3)加大旅游市場營銷力度。連續在央視和多家地方衛視播放鞍山旅游宣傳片,在《中國旅游報》等報刊雜志投放鞍山旅游宣傳廣告。持續舉辦千山及玉佛山春節文化廟會、千山梨花節、中國鞍山南果梨文化旅游(采摘)節等大型節會活動。
4、目前旅游業發展存在問題
一是城市旅游知名度還不夠高,特別是近年新拓展的客源市場對鞍山旅游了解還不充分,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宣傳促銷;二是旅游公共服務功能需要進一步完善,旅游交通指引系統、旅游廁所等基礎設施建設還存在欠賬情況,旅游服務便捷性不夠;三是還缺少牽動性強、規模效益大的大型旅游項目,在建項目中純旅游功能項目比重不大,建設緩慢。
(二)鞍山旅游業提升策略
1、加強旅游品牌形象建設
一是提升溫泉旅游品牌,打造“健康之城”,積極創建國家溫泉城市。加快重點溫泉旅游項目建設,使鞍山成為遼寧溫泉旅游核心區和國內外知名溫泉旅游健康養生勝地。二是鑄造“祖國鋼都”工業旅游品牌,建設充滿歷史記憶的城市休用中心,爭創國家工業旅游城市。三是打造美麗鄉村旅游品牌。推進鄉村旅游發展,豐富鄉村旅游產品。
2、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此為發展旅游業的鐵律。鞍山擁有得天獨厚的千山風景區,即使經過多年開發,目前生態保護依然非常完好,這都得益于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指導。今后這一傳統要繼續發揚光大,在旅游區新項目的建設上要嚴格審批,禁止建設污染環境的項目工程。
3、強化市場營銷
高度重視鞍山旅游品牌的推廣和市場營銷提升,采用“互聯網+”的營銷模式,全力“引客入鞍”,通過互聯網思維營銷鞍山城市品牌,將鞍山生態旅游打造成世界品牌。營銷載體現代化,在旅游形象宣傳層面上,立足行業媒體,充分利用權威媒體和微信、微博等信息平臺,提高城市旅游形象的知名度、美譽度。積極拓展“互聯網+ ”思維,大力發展OTA 與O2O。
4、提升軟環境服務質量
重點加強旅游廁所、旅游交通。旅游服務中心建設,完善旅游基設施,提升城市旅游公共服務功能。貫徹國家星級飯店評定標準和服務標準,大力開展旅游從業人員培訓,開展聯合執法,加強旅游市場綜合治理,優化市場環境,開展誠信旅行社,優秀導游員評選活動,進一步提升旅游服務質量。
5、促進旅游人才隊伍建設
加快構建行業管理、企業經營、專業服務三個層面相配套的旅游人才體系,建立多元化人才培訓和使用機制。重點強化導游隊伍培訓力度,加快培養和引進中高級旅游管理人才和實用技能型人才,落實旅游策劃、旅游營銷、旅游咨詢、旅游職業經理人、小語種導游(韓語、俄語等)、高級導游等各種高級人才和緊缺人才的引進政策和措施。
(大連大學旅游學院,遼寧 大連116622)
參考文獻:
[1] 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zwgk/2013-12/03/content_2540070.htm
[2] 鄒蔚然,何雄. 資源枯竭型城市的旅游業轉型模式研究[J]. 鄱陽湖學刊,2012(5).
[3] 任宣羽,肖立軍,熊斌. 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背景下旅游發展模式研究[J]. 經濟問題,2012(6).
[4] 周琳,潘石. 大東北旅游圈框架下資源型城市旅游業發展研究[J]. 學習與探索,2010(2).
[5] 崔哲洙,盧萬合. 資源枯竭型城市旅游產業發展途徑探析[J]. 赤峰學院院報(自然科學版),2013,29(11).
基金項目:本文是2017年度遼寧經濟社會發展課題“遼寧資源型城市旅游業發展機制與模式研究”(2017lslktqn-015)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黃磊,博士,大連大學旅游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旅游規劃、旅游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