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摘 要】隨著國家不斷的發展,會計人員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同時,新時代的發展和會計領域制度的不斷更新,要求會計人員要從知識型向能力型轉變,這就需要不斷的對會計人員進行教育和培訓。但目前會計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存在機構、內容、被重視程度和考核制度等問題,本文以能力視角入手,針對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會計人員;教育;培訓
一、研究背景
隨著國家不斷的發展,會計人員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作為各單位的核心崗位之一,會計人員成為了各領域工作高效運行的關鍵要素,同時,新時代的發展和會計領域制度的不斷更新,也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從知識型向能力型轉變。這就需要不斷的對會計人員進行教育和培訓,提高會計人員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激發出會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新能力。為了完善會計人員教育與培訓制度,國家相關部門先后發布了《會計法》、《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相關規定中指出會計人員按照初、中、高三個級別進行培訓,培訓的時間不可低于24學時。從客觀方面為會計人員的能力培養提供了制度和環境保障。
同時,相關評審機構和用人單位,對會計人員的準入制度和評價制度也進行了比較大的革新,2017年11月,國家修改了《會計法》,將原來的從事會計工作必須具備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規定,更改為會計人員應當具備從事會計工作所需要的專業能力。這一重大的突破也預示著會計人員之間的競爭,已經從原來的知識和證書的競爭變為能力的競爭,這也促使會計人員必須依靠教育和培訓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二、會計人員教育與培訓的現狀及成因
(一)會計教育和培訓機構運行不規范
目前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機構和相關培訓機構種類繁多,大多是行業協會或私人會計學校承辦,多數培訓機構以盈利為目的,重點關注學員的數量,對學員的培訓質量并不關心,據調查顯示,部分會計學校最高每次容納300人同時上課,連正常的課堂質量都無法保證,更不要說能力的提高了。而且多數會計培訓學校并沒有秉承對學員負責的宗旨,課堂的出勤率和聽課質量沒有嚴格監控,導致很多學員報名之后只交錢不上課,使培訓流于形式。
由于網絡的普及和發展,衍生出很多網絡會計學校,培訓方式主要是聘請專業教師錄制相關的網課,學員報名后,登錄相關網站聽課,雖然網絡授課具有一定的優勢,比如,快速便捷,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影響,但網絡課程最大的弊端就是無人監控學員,網校服務器只能檢測課程的播放進度,無法感知學員是否全程在電腦或手機端聽課,進而無法做到讓每一個學員能力有所提高。
(二)會計教育和培訓內容不合理
我國相關法律要求:會計人員的培訓必須按照職稱層次劃分,不同層次的會計人員應該培訓不同的內容,這樣的培訓才能做到有針對性地指導會計人員的工作,也比較符合會計人員的認知范圍和接受能力,但很多會計學?;蛘吲嘤枡C構為了節約成本,經常將課程和學員整合,這就導致學員所學內容缺乏針對性,也會降低學員的課堂積極性。
多數會計培訓主要針對國家會計制度變更和政策變更進行指導,內容的理論性和普遍性較強,會計人員在學習過程中很難迅速與工作實際結合,無法滿足會計工作的實踐要求和能力要求,課堂講授過程中也多是單方向知識灌輸的形式,會計人員與教師之間無法進行互動和交流,這種授課內容也容易增加疲勞感和枯燥感。
通過部分的經濟犯罪可以看出,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應該被社會所重視,但會計培訓的內容大多傾向于知識講授,重點放在如何更新會計人員的業務內容上,忽視了會計人員的道德指引,而職業道德又恰巧是會計工作的指導思想,所以職業道德的培養缺失,會導致會計工作的失誤,甚至會導致會計人員犯罪。
(三)會計人員對會計教育和培訓不夠重視
會計崗位屬于專業技術崗位,多數單位的專業技術崗位的相關證書都有硬性的培訓要求,而實際工作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并沒有做明確的規定。由于用人單位大多會為會計人員承擔培訓的相關費用,同時,會計工作一般比較繁忙,所以多數會計人員并不重視相關的教育和培訓,每年參加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也抱著走形式的想法,會出現上課缺勤、找人替課等消極行為。
由于專業的限制性,一般單位的領導并不了解會計人員教育和培訓的重要性,簡單的認為會計工作就是記賬、付款、計算人員工資和日常公費報銷等單一的工作,所以并不十分重視會計人員后續教育,更不會面向會計人員強調其重要性,會計人員在這樣的氛圍下久而久之也失去了對會計繼續教育的積極性。
(四)會計人員的考核制度有待完善
會計人員的日常評估主要以工作業績評估為主,憑證處理的數量和質量、報表的處理和分析能力以及常規事務處理狀況等硬性方面都是目前會計工作評價的標準,而會計人員的思想道德品質、職業操守、工作效率、對財務管理方面的預測和判斷能力等相關軟性指標考慮較少。而且,單位對會計人員的考核往往不注重實質,考核評審人員主要以單位領導為主,由于會計工作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所以很多領導無法準確判斷會計人員的工作成績,只要沒有大的錯誤和違規行為,考核基本上只是一種形式。
三、從能力視角提出會計教育培訓對策
(一)規范會計教育培訓市場
政府部門應組織相關專業人員對市面上的會計學校和培訓機構進行嚴格的規范和整頓,出臺相關的法律規定或政策,辦學規模、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師資配備都應該作詳細的規定,尤其是督促會計培訓機構要制定嚴格的學習監督機制,并監督其落實,確保學員培訓期間的出勤和聽課質量得到保證。應派專人定期對各培訓機構進行抽查,不合規的應限期整改,期限內整改不到位的,應予以取締,為會計人員教育和培訓創造一個優良的環境。
對于網絡培訓課程可以設置實時監控系統,可定時發送驗證碼,也可以制定隨機的網絡互動,并實施每次課程的分節考核,考核內容盡量與視頻內容一致,設置每節課限時答題,這樣就避免了很多學員打開視頻不聽課,也避免了很多學員網絡課程考核的作弊行為。也能夠強制性的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能力。
(二)合理設置會計教育培訓課程
會計培訓的課程內容一定要按照會計人員的職稱級別來設置,因為初級、中級和高級會計人員在工作中所處理的會計事項有所不同,工作崗位也千差萬別,而且不同職稱的會計人員對會計知識和技能的認知程度也不同,所以培訓課程一定要具有針對性,讓學員感覺適用和實用。
由于會計人才需求的背景所致,會計課程應多體現能力教學,突出會計技能的培養,改善單方向知識灌輸的傳統教學方法,可多利用實際案例授課,也可以考慮脫離課堂,進入比較規范、業務較復雜的企業進行觀摩學習,通過與企業會計領域的專家進行交流探討,增加會計的實戰能力,解決實際問題。
要把會計職業道德課程放在首要的培訓位置上,因為一切思想都是行為的指南,沒有一個良好的品質,就無法圓滿完成工作,培訓過程中可多利用會計職業道德知識和一些反面案例引發的不良后果,從兩個方向加深會計職業道德的印象,強調其重要性。
(三)加強會計教育培訓的宣傳力度
在對會計人員進行培訓的時候,要強調會計技能是人才競爭要素,利用人才競爭案例,增強會計人員對自身職業生涯的緊迫感,也可以利用國家的相關政策和發展趨勢,引導會計人員自覺積極提升自身的職業技能,利用會計領軍人物的真實事跡或會計專業成功人士的典型案例,激發會計人員增強自身能力的動力。
(四)完善會計人員的考核制度
健全會計人員考核體系是促進會計教育和培訓健康發展的直接手段,會計人員的考核體系應該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會計人員在單位的考核,該項考核應該傾向于綜合素質和全面發展能力考核,多引用軟性和綜合性指標對會計人員進行評價,比如,可以多增加一些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民主測評,會計人員參與財務管理分析測評,會計人員處理會計事項準確率測評等,促使會計人員主動提升自身能力。第二部分是會計培訓機構的繼續教育考核,該項考核應該具有針對性,考核內容要與培訓內容一致,并體現能力考查,減少理論試題。同時還要嚴格考試紀律,對于考試不合格的、有作弊行為的一律不予通過,責令其重修,這種方式可以從考核的角度促進會計人員自覺學習,在會計教育和培訓中積極配合。
(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66)
參考文獻:
[1]姚毅.當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問題研究[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6,(06).
[2]王金榮,王迪.會計準則變革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多角度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6,(10).
[3] 劉碧珍.高校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J].現代 經濟信息,2016(12).
課題名稱:黑龍江省會計學會2018年會計立項科研課題“黑龍江省會計人員教育和培訓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