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2012年獲批國家級新區以來,蘭州新區展現了長足的提升潛力和發展動力,合理的融資體系無疑是新區持續發展的重要引擎。文章首先描述了蘭州新區融資的發展現狀,對其融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發展困境做了系統分析,最后提出新區融資模式選擇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蘭州新區;融資模式;地方政府
一、引言
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后,2012年8月,國務院批復蘭州新區為第五個國家級新區。依照中央的戰略布局,蘭州新區是中國向西開放的重要戰略平臺,在國家經濟轉型和承接東部沿海地帶和京津地區產業轉移中發揮先導作用,是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打造甘肅跨越式發展的重要經濟增長極。
翟曉鵬(2017)從基礎設施入手,研究了蘭州新區城市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融資模式問題,對融資方案選擇目標、方法、內容和途徑做了實證分析;盛晨璐(2017)以蘭州新區“朱中鐵路”PPP項目為例,運用模糊綜合評價的數學方法,通過構建相應的指標體系,對其進行績效評價體系的設計與實施的詳細研究,最后,從宏觀與微觀兩個層面,提出相應的績效保障建議;李俊峰,杜黎霞(2016)通過分析蘭州新區產業發展中資金需求狀況以及現階段新區融資方式,剖析了現有融資機制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對蘭州新區新型融資模式做了有益探索;劉華(2016)以蘭州新區為例,著力思考國家級新區建設機制中的缺陷,分析新區建設中內生力量不足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已有的文獻表明,學者們主要從基礎設施融資途徑、蘭州新區產業發展中的融資方式、蘭州新區的建設機制等視角分析蘭州新區發展問題,研究蘭州新區融資模式選擇的文獻較少,因此,文章將從蘭州新區融資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中凝練出蘭州新區融資模式的最優選擇,以期為新區和諧永續發展提供思路。
二、蘭州新區融資的現狀分析
自2012年蘭州新區升級成為國家級新區以來,其發展一直倍受社會各界矚目。蘭州新區不僅是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城市新區,其地理位置也遠離主城區,是在一片幾乎未開墾土地上興建的新區,城市基礎設施近乎空白,建設任務十分繁重。但蘭州新區從地理區位看,處于我國大陸板塊的幾何中心,是我國經濟安全的戰略縱深區、大后方,蘭州新區“坐中四連”,承東啟西,連接南北,這些條件又為新區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經過幾年的發展,蘭州新區已經處于引領蘭州地區經濟發展的引擎,2017年蘭州市GDP 為200億元,其中蘭州新區的增速15.6%,僅蘭州新區GDP 就達到了164.11億元。招商引資方面,2016年,蘭州新區共引進產業項目37個,總投資額為337.25億元,實際到位資金453.5億元。近兩年,新區到位資金保持平穩增長。目前正在對接珠海銀隆等重點項目38個,其中34個項目有投資意向,總投資154.03億元。
蘭州新區在招商引資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產業投入產出比較低,創新力度弱,個別重要工業項目占地面積過大,內部管理機制不完善等一系列問題,使新區面臨新的挑戰。蘭州新區從成立、建設、運營和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各個發展階段對資金的需求特征是不同的。蘭州新區對資金的需求從初期土地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再到新區各個體系運營和產業集聚發展貫穿于整個過程,具有長期的、持續性的資金需求。
三、蘭州新區融資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困境
(一)蘭州新區的建設資金缺口較大
蘭州新區雖然被確定為國家級新區,但是在融資方面存在著很大問題。蘭州新區自設立至今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區域內的各類產業尚未有突出發展,這導致了新區信用規模較小,信用等級較低,能夠從金融機構獲得的融資額十分有限,信用供給的質量不高使得金融機構往往在貸款審批方面比較謹慎。再者蘭州新區自身的直接融資能力也偏弱,當前蘭州新區主要是依靠蘭州市財政支持,由于甘肅省,甚至其省會城市蘭州財政支出通常大于財政收入,財政吃緊的同時,能夠為蘭州新區提供的資金支持十分有限,與此同時,財政能夠為新區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提供的資金也是十分緊缺的,對于新區的各項規劃發展要求而言,是完全不能滿足需求的。而蘭州新區發展必須是可持續的,隨著新區建設的不斷推進,對資金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大,融資無法得到有效解決,則資金需求缺口將會進一步加大。
(二)蘭州新區的融資渠道較少
根據調查,在融資渠道方面,蘭州新區的融資主要是貸款融資和項目融資中BOT方式。貸款融資雖然是最為常見的方式,但是由于蘭州新區的發展處于起步階段,銀行為了規避風險往往通過提高貸款利率為新區提供融資。蘭州新區在BOT方式上的運用多是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但是這種融資方式僅僅能夠為新區解決當前的資金問題,未來新區在發展中將為這種方式付出高昂的代價,會對新區發展造成較大的經濟負擔,而且在BOT融資方式上新區也需要十分慎重,因為信息不對稱導致戰略合作伙伴的選擇是十分艱難的,這也是蘭州新區發展面臨的一大考驗。
(三)蘭州新區融資成本較高
當前蘭州新區所處的融資環境不穩定,融資機制不健全,再加上金融市場及其它可以融資的渠道中存在多方利益博弈,蘭州新區為了順利獲得融資,不得不接受較高的融資成本。具體來說,基礎設施建設融資通常是按貸款基準利率上浮一定百分比,因為基礎設施建設獲得的融資成本自然較高。而蘭州新區的一些企業在進行BOT談判時更多的是以企業利益為上,大多按縮短后的經營期來核算各自的收益。同時,由于介入融資領域的各類企業不多,所以在融資領域政府基本不愿過多涉及,所以也使新區建設的融資成本進一步提高。
四、蘭州新區融資模式選擇的對策建議
對蘭州新區的融資情況進行分析后,發現蘭州新區的融資情況不容樂觀,需要在多方面加以改進,以促進蘭州新區的發展:
(一)政府加強對新區建設的融資力度
蘭州地區的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且經濟基礎較為薄弱,當前蘭州地區的整體投資環境缺乏吸引力,這些需要政府加強對投資環境的建設,通過加強蘭州的基礎建設,更好地吸引資金。同時,在招商引資方面,政府可以為蘭州尤其是新區提供更多的優惠政策,倒逼企業向新區投資。
(二)拓寬融資渠道
在融資渠道的改進方面,蘭州新區可以向國內其他新區建設進行學習。例如,合肥新區在融資渠道上就十分有創意,合肥新區在融資上注意到了我國金融業前后臺業務分離、分工不斷細化并向二線城市轉移的發展趨勢。蘭州新區在融資渠道上,可以按照自身的條件,學習別的新區的做法,通過各種方式吸引金融機構進駐蘭州新區,為蘭州新區提供金融支持。再者,在金融產品上也需要進一步創新,為蘭州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三)改善蘭州新區的融資環境
良好的投資環境能為蘭州新區發展帶來很多利好,也利于招商引資的開展。蘭州新區可以借“一帶一路”的發展契機,打通與周邊地區及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口岸設施建設,提高技術創新水平,以推進項目建設進度,實現融資途徑的多元化。同時,商業銀行要進一步細化金融市場,在信貸種類及營銷方面進行改進和創新。
(四)融資方式進一步多樣化
對于當前蘭州新區的融資方式,顯然過于單一,蘭州新區的建設需要對各種融資方式進行合理整合,通過對項目融資方式進一步分析,研究適合新區發展的新融資方式。具體來看,主要從蘭州新區的發展水平、當前的城市性質及功能定位,結合蘭州新區的政策法律環境等方面,研究適合新區發展的融資方式。
(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甘肅 蘭州730101)
參考文獻:
[1]翟曉鵬.蘭州新區城市發展投資有限公司融資模式研究[D].蘭州大學,2017.
[2]盛晨璐.蘭州新區“朱中鐵路”PPP項目績效評價體系設計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7.
[3]李俊峰,杜黎霞.蘭州新區產業融資模式創新機制研究[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2(2).
[4]劉華.我國國家級新區建設機制的缺陷及對策探討——以蘭州新區為例[J].甘肅社會科學,2016(2).
項目:本論文為2016年甘肅省教育廳高等學校科研項目:蘭州新區招商引資長效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16B-201)、2016年甘肅省教育廳高等學校科研項目:政府環境審計研究—以蘭州市為例(2016B-202)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趙芳(1982—),女,甘肅張掖人,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講師,主要從事貿易經濟、金融經濟領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