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欣
摘要:體育課程是培養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是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體育教師要通過游戲在體育課中的運用,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活”起來,“動”起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體育鍛煉能力,提升體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游戲與體育;結合類型;游戲策略
問卷調查發現,在小學生范圍內70%的學生喜歡體育課,10%處于一般狀態,20%的學生不喜歡體育課,對體育課不感興趣。究其原因,主要是傳統體育教學模式過分強調紀律、規矩,學生被動接受教師的指令,體育課中部分學生情緒較低,甚至對體育課失去興趣;實踐證明,如果體育與游戲結合起來,就能改變傳統體育教學過分嚴肅、死板的課堂氣氛,教學方法靈活,很大程度上能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科的積極性,深化學生對體育理念的認識,學生就會有意和無意地了解、嘗試體育對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性。
一、游戲與體育結合的意義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按照教學目標的要求,學生開始系統地接受必要的體育技能的訓練與練習。包括乒乓球、羽毛球、足球在內的諸多球類運動,以及游泳、體操、武術等體育項目都可以成為小學體育教學的內容。但是,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把體育教學與專業的體育訓練進行一定的區分。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體育與游戲巧妙結合。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加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趣味性,另一方面這種寓教于樂的體育教學方式也是所提倡的發展方向。小學生在體育課程的參加與學習過程中,需要體育教師充分考慮到學生體育學習的動機與情感需求,通過人性化的溝通和結合游戲的教學方式,激發出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其在體育活動的參與及學習兩方面都能表現出更多的積極性。
小學體育課堂中,體育教學可以根據課堂教學內容,設計游戲與體育相結合的教學活動,滿足小學生好奇、好勝、求異心理。如有的教師在投擲訓練中,設計成“敵我雙方”的攻擊游戲。將學生劃分為幾組,分為“敵我雙方”,將壘球作為“炮彈”,設置模擬的攻擊目標,讓學生對準“敵人”進行“射擊”訓練,教師在旁邊進行觀察、指導和點撥。學生勁頭足,興致高、斗志揚,一節課下來有的投擲成績提高一大截。
另外,體育與游戲的結合,學生都有參與、展示的機會,在自主發揮的同時能培養其觀察力、感知力,以此促進思維能力的提升。在教學中,我們要設計各種各樣的體育結合游戲的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動作間的關系、結構以及對身體的影響,學生在模仿、練習的同時就會不自覺地思考、創新,以此實現自我意識的體現,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游戲與體育結合的類型
常見的體育游戲有很多種,根據其特征大致劃分為四種類型。
1.情感趣味型。這類游戲內容生動有趣,符合學生心理特征,游戲形式開放,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體育活動情感。
2.故事情節型。將某一主題或故事內容貫穿整個游戲過程,如“龜兔賽跑”“老鷹抓小雞”等,學生通過角色扮演進行游戲。這類游戲一般有著嚴格的規則要求,主要訓練學生的策略性思維。
3.德育滲透型。將某一教學目標,尤其是思想品德內容融在游戲體育中,通過游戲過程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品意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寓德育與游戲體育教學中。
4.開發智力型。通過游戲活動開發學生智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及創造力。這類游戲只有游戲目標而不限定游戲過程,由學生自我發揮,從而達到教學目的。一般來說,在體育教學中運用的游戲都具有高度綜合性。如今體育與游戲結合教學在不斷豐富,不斷發展,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實際,創造性地發展游戲內容,使其更符合教學需要,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三、體育結合游戲的策略
1.有效指導。由于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與生理特點,在進行體育游戲時很容易遇到瓶頸,通過教師有效的指導,能夠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所以,教師要正確把握好指導時機。在體育游戲過程中,教師要時刻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與游戲完成情況,并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分析,只有在學生真正遇到瓶頸時,加以指導才是最有效的。由于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體育游戲理解程度上也存在著個別差異。因此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1)對于掌握要領較慢或者有學習心理偏頗的學生,教師可以先通過游戲講解或游戲示范的形式,讓學生對體育游戲有個初步的認識,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結構;(2)對于交際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要積極加以鼓勵。由于體育結合游戲往往是團隊活動,教師要幫助學生解決各種心理不適應現象,讓學生能夠主動投身到體育游戲中去,加強同學之間的合作與交往。(3)對于有自卑心理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加以鼓勵,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2充分考慮學生的性格特點。教師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融入體育游戲,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學習中去,同時要為學生創建出自由與開放的學習環境,培養好學生的思維能力。從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出發,結合學生學習的體育知識,調好學生的思維方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盡情展現自我,從而提高體育教學效果。
3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教師在教學中要創新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確保體育課堂的靈活性、生動性,要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教學中學生與教師之間要拉近距離,不斷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在教學中教師還要觀察學生,不失時機地糾正學生的不合理動作,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來充實教學內容。
4.游戲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體育游戲的運用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學效果,因此在游戲的選擇上教師要認真的挑選與研究,讓游戲與體育有機結合。特別是一些相對枯燥或者活動量大的體育教學項目,更需要教師寓教于樂。
體育是小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只有從基礎教育階段,引導小學生樹立好良好的體育學習目標,在今后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才會呈現出更大的發展潛力。實踐告訴我們:在游戲與體育結合方面存在著很大的發展與提升空間,還有待于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更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許國亮.體育教學中游戲教學法的運用[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4).
[2]羅亞麗.“教”與“玩”結合是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方法[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8(10)。
[3]郭偉利.新課程理念下小學體育游戲教學的體會[J].中國校外教育,2014.(02)。
[4]陶翠芬.淺論體育游戲對小學體育教學的影響[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