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毅 馬抒
摘要:“一帶一路”成為當前我國新一輪開放合作的重要舉措,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方面具備較強作用價值,從文化產業發展中來看,借助于“一帶一路”這一戰略平臺,較好實現自身發展突破也就顯得極為必要,應該結合“一帶一路”可能帶來的影響進行詳細分析,確保相關對策較為適宜可行。本文就重點圍繞著“一帶一路”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產生的影響,及其相應應對策略進行了簡要分析論述,希望具備借鑒作用。
關鍵詞:“一帶一路”;文化產業;影響;對策
引言
現階段我國發展中較好實現對于“一帶一路”戰略的貫徹落實極為重要,因為其具備較強的全局性、持久性和外向性,進而也就需要在發展落實中予以高度重視,確保其能夠表現出更強的實際效益,促進我國和相關國家的共同發展。借助于“一帶一路”這一契機,我國文化產業同樣也需要進行有效調整,較好實現對于自身發展水平的提升,充分展示我國文化軟實力。為了更好促使文化產業能夠受益于“一帶一路”政策,需要詳細了解“一帶一路”帶來的各個方面影響,進而才能夠采取合理對策,綜合提升發展水平。
一、“一帶一路”對文化產業發展的影響
多元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是較為明顯的,但是這些差異并非是指完全對立的沖突,如此也就需要加強多元文化之間的交融,促使其共同繁榮。在“一帶一路”戰略下,相應文化產業的發展必然也就受到了較大影響,能夠更好促進文化交融,其中較為突出的影響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有助于我國文化產業“走出去”。
對于我國文化產業在“一帶一路”下的具體表現,其首要影響就是能夠較好實現我國文化產業“走出去”,促使我國文化產業更具規模效益,逐步趕超韓國、日本、英國、美國,實現文化產業的國際化發展。因為我國以往文化產業發展相對薄弱,沒有更多的“走出去”渠道和內容,而隨著“一帶一路”的發展,必然能夠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提供較高動力,面臨這一機遇做出新的調整,更好的走出國門,實現我國文化產業的更大影響力提升。這一方面的影響也是較為積極的,其能夠更好實現對于我國文化產業競爭力的激發,對于我國文化的蔓延也能夠形成有效渠道,需要加以靈活運用。[1]
(二)有助于文化產業資源整合。
在“一帶一路”戰略落實下,文化產業的發展還能夠表現出較為理想的資源整合效果,這也是有效促進我國文化產業高速發展的重要條件,能夠對于文化產業形成較強支持效果。結合文化產業的發展,其需要多方面要素的支持,比如資金、技術、人才等,都需要具備較為理想的充分性,進而才能夠更好提升我國文化產業的競爭力,為走出國門打好基礎。[2]在以往我國文化產業發展中,之所以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多方面限制因素,主要和相關資源的支持不到位有關,因為缺乏必要的資源支持,進而也就很容易限制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導致其無法形成較強的發展速度。該問題的解決也就需要加大資源的調度管理力度,能夠圍繞著文化產業的發展需求進行有效彌補,“一帶一路”的發展必然會促使國家各個方面較為關注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進而也就能夠促使資源得到較好調動。
(三)有助于推動文化產業區域協作。
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區域化特點較為明顯,在歷史發展中,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表現出了較為明顯的區域性,雖然各個區域之間的文化產品存在著明顯差異,但是同樣也表現出了較為明顯的“和而不同”特點,相互之間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協作可能性。隨著“一帶一路”的發展,其必然要求我國各個區域之間形成較為理想的區域協作效果,能夠更好提升我國文化產業的競爭力,進而才能夠更好提升文化產業的吸引力,促使其更好走出去。這種文化產業區域協作還能夠更好實現對于文化產業資源的有效調動,進而也就必然能夠更好提升文化產業發展水平,相關發達區域的示范作用和先行作用也更為突出。[3]
(四)有助于充實文化產品內容。
對于“一帶一路”戰略的落實,其對于文化產業發展產生的影響還表現在區域協作的優化推動上,這也是未來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閉門造車很難實現文化產業的高速發展。因為多元文化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并非是完全抵觸的,如此也就可以通過有效融合獲取更多的發展可能性。[4]“一帶一路”戰略能夠在較好實現對于經濟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促使文化更好交融,原有沖突可以得到較好緩解,如此也就必然能夠較好實現對于文化壁壘的打破,最終實現文化的聯動發展,對于多個特色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也能夠實現積極影響,相互之間通過互補,共同發展進步。這種文化產品內容的豐富必然也就能夠進一步提升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水平,更好實現對于文化產品價值的提升。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對策
在“一帶一路”發展下,我國文化產業面臨著新的機遇,為了更好把握住發展機遇,促進我國文化產業的有序發展,必然需要重點把握好對于相關策略的有效調整,其中主要發展對策應該關注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做好文化引入工作。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不僅僅需要關注到文化的輸出,在確保文化產業能夠走出去的同時,還需要注重引入一些優秀的外來文化,這也是未來文化產業發展的必經之路,應該盡量促進東西方文化的有效融合。因為我國目前文化產業的發展水平并不是多么高,進而同樣也需要吸收大量外來文化產品和技術,為我國未來文化產業的發展創造理想條件。在外來文化的引入中,同樣也需要做好甄別控制,避免我國文化受到不良內容的侵蝕影響。這種外來文化的引入也代表著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開放性特點,能夠更好凸顯我國文化特色,實現文化的充分交流,更好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5]
(二)注重發展文化旅游。
在“一帶一路”戰略發展下,文化產業的發展還需要重點把握好對于文化旅游的高度關注,能夠較好實現對于文化產業價值的進一步提升,同時進一步開發文化資源。當然,這也就需要加大對于文化資源的挖掘力度,盡量提升文化產業的吸引力。在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中,不僅僅需要加大對于自然資源的開發力度,還需要重點圍繞著人文資源進行重點開發,這也是當前吸引力較大的一個內容,在原有文化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有效創新調整,進而必然也就能夠營造新的旅游勝地,成為當地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做好傳統文化保護。
對于未來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往往還需要重點把握好對于傳統文化的有效保護,避免傳統文化被大量破壞,需要確保其能夠表現出更強的可持續發展效果,能夠更好實現改良和保留,具備更強的傳承效果。當然,這種傳統文化的保護并非是指“閉關鎖國”,需要進一步加強開發和運用,在開發的基礎上才能夠更好實現這些傳統文化的作用價值,如果傳統文化瑰寶僅僅停留在博物館內,則很難表現出較強的實際效益,也不利于我國未來文化產業的轉型發展,需要結合“一帶一路”下的文化交融進行優化調整。[6]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一帶一路”作為當前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其為很多行業的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文化產業借助于“一帶一路”戰略進行有效調整,能夠表現出更強的發展效率,有效促使我國文化“走出去”,同樣在引入外來文化的基礎上,實現理想交融,促使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更具活力,應該在未來文化產業發展中予以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代魁.“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17(10):69-71.
[2]郝大江,霍文慧.“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對策研究[J].商業經濟,2017(09):5-6+34.
[3]李鳳亮,宇文曼倩.“一帶一路”對文化產業發展的影響及對策[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27(05):48-54+60.
[4]李康化.“一帶一路”戰略與中國文化產業發展[J].青海社會科學,2016(05):38-45.
[5]李孝敏.“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文化產業拓展探析[J].求實,2016(07):38-45.
[6]蔡尚偉,車南林.“一帶一路”上的文化產業挑戰及對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建議[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6,37(04):15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