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描繪了東漢靈帝中平元年(184)至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近一個世紀的歷史風云畫卷,展示了狂風暴雨般的黃巾大起義等歷史事件。《三國演義》是一部英雄志士的頌歌,塑造了一大批英雄人物形象,女性的形象顯然也是值得我們注意。作者為了將女人與男人的步調拉到一起,有意的將歷史上的女性人物改造、嬗變,把她們的言語和行為糅合進政治人格,由而形成一道獨特的三國女人文化,富有倫理色彩。本文從對政治走向的影響角度解讀在那個男人時代下的女人的精彩生活。
關鍵詞:《三國演義》;政治;影響;女人
一、私愛誤國的女人們
1.呂布妻嚴氏。在《三國演義》中,呂布的妻子嚴氏對當時的政局曾產生過一定的影響,她之過在于私愛。呂布在徐州鏖戰中失敗,撤退到下邳固守,自恃溝深城高,以為可保無虞。可是謀士陳宮卻不這樣認為,勸諫他引兵前去城外駐扎,以成犄角之勢,進可攻退可守。可是在嚴氏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卻不讓呂布出去,哭泣說“君委全城,捐妻子,孤軍遠出;倘一旦有變,妾豈得為將軍妻乎?”呂布本就少謀寡斷、一介武夫,聽后便放棄陳宮建議。又幾日,陳宮見呂布不出,情勢危急,又建議他引精兵斷曹操糧道。呂布對嚴氏說了之后,嚴氏又上演悲情戲,傷心痛哭。貂蟬也對呂布說“勿輕身自出”。于是,呂布便終日不出,只同嚴氏和貂蟬飲酒,如此數月,呂布自己窺鏡也嘆道“吾被酒色傷矣!”。不久之后,下邳被攻破,呂布自己也被梟首殞命。
嚴氏對三國政局的影響就在于她不懂軍事而談軍事,致使呂布以婦人之言的決策而耽誤戰機,導致失敗。在《三國志.魏書.呂布傳》和《魏氏春秋》中都透露出一個意思:呂布聽了妻子言,坐困下邳城,活活地被釘死。將嚴氏定格在了紅顏禍水的地位上,可見后世對她的影響是持否定態度的。
2.吳國太。吳國太是《三國演義》中孫權生母吳景姐的親妹妹,是孫權的姨母又是孫權的庶母。因此,她在東吳的地位極高,經常左右政局決策。在赤壁之戰前,孫權拿不定戰與降的時候,是她提醒孫權,“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孫劉聯手抗曹。可是她對政局產生影響的關鍵不在此,而在于她的身份地位影響到的孫權的另外一項決策——荊州問題。
赤壁之戰后,孫權想收回荊州,卻又不敢直接攻打,因此周瑜獻計以招劉備為東吳女婿為名,將他誘入荊州囚禁,使劉備讓部下用荊州來換他。這計劃被吳國太聽了以后,大為震怒,怒斥周瑜“汝做六郡八十一州大都督,直忒無條計取荊州,卻將我女兒為名,使美人計!”最后在喬國老的勸說下,才同意先過過自己的眼,若是自己看不上,那就斷然不行,荊州的事情你們就再想辦法,看上了自然就招他做女婿。后來劉備的表現贏得了吳國太的認可,為他在東吳的婚旅之行畫了張保護符。吳國太一句“我的女婿,誰敢傷害!”[1]震得東吳多少官員不敢對劉備懷有殺心。這在后面劉備回逃荊州途中被徐盛、丁奉、陳武、潘璋截住時,東吳將領的內心活動就可以看出,“他一萬年也是兄妹。更兼國太作主;吳候乃大孝之人,怎敢違逆母言?明日翻過臉來,只是我等不是。不如做個人情。”在劉備取得西川以后,仍然不還荊州,這就讓孫權有了攻打荊州的準備。吳國太聽了卻馬上反對,原因是自己的女兒還在荊州,一旦開戰,可能性命不保。孫權又一次諾諾的收回成命,改變自己的政策。吳國太的威勢很盛,盛到超過國家利益,盛到能讓將士不敢盡心竭力執行任務,這不能不見出吳國太的影響。
不論是嚴氏還是吳國太,作為女人她們在滾滾歷史洪流里面都不過是一顆小石子,扔進歷史的大河里面都會波瀾不驚,但是她們卻在特殊的歷史階段擁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做了一些特殊的事情,從而改寫了書中的歷史政局。因為自己的一己之私不顧國家大局,真可謂是私愛誤國也。
二、《三國演義》中女人很少被提及的原因
1.英雄當自持。《三國演義》是一部長篇巨著,然而描寫到的女性竟然這樣少,第一個原因就是作者理解中的英雄就應該是不近女色的。這從《三國志.蜀志》中可以看出來,《蜀志》記載“曹公與劉備圍呂布於下邳,關羽啟公,布使秦宜祿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許之。臨破,又屢啟於公。公疑其有異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這里的記載和我們平時所了解的關羽有很大的出入,但是卻刪除了這一段,沒有把這一段寫入《三國演義》,這樣做是為了替關羽這樣的蓋世英雄遮丑,為了塑造一個完美的“武圣”形象。經過作者的選取剪接,英雄人物就更具有代表性,更加的神化。
2.反對婦女干政。《三國演義》中的女人少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作者反對婦女干政,在封建時代,女人是沒有政治地位的,要想讓自己顯身揚名只有干政這一條道路。可是受時代的局限,這一條道路卻很難走通,因而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很少。
三、現代人應該如何樹立正確的女性觀
1.樹立平等的女性觀。在當今時代,社會迅速發展,人權意識快速蘇醒。以往那些消極的、不正確的、不合時代的女性觀念都應該及時的得到糾正。現代社會是一個平等的社會,樹立男女平等的觀念符合我們的時代要求,符合我們的主流價值形態。只有真正的樹立了平等的女性觀念并身體力行,那么我們的社會才能實現真正的平等,才能實現真正的和諧。
2.樹立發展的女性觀。當今時代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用一種發展的眼光來看問題是符合實際。面對《三國演義》中的女性形象,我們應該本著實事求是的對待。用還原歷史人物所處時代背景來看待她們,我們不以今律古也不以古律今,在時代的動態中看問題,吸取她們身上優點和長處為現代生活服務。發展的觀點是一個永遠不過時的觀點,我們在面對當今女性的時候,也要看到我們的時代性,不拿過去教條的眼光來束縛女性,也不拿超自由超現實的眼光來放縱女性。
綜上所述,三國是一個動亂的時代,也是一個偉大的時代,眾多的戰爭并沒能讓女人走開,反而讓一些女人對政局產生了巨大的作用。《三國演義》中對政治走向產生影響的女人們雖然不都是有意參與政治的,可是政治卻就像一個巨大的風暴,所處在其中的人是無力抗拒或者回避的。因此,后世就有很多評價,褒也好貶也好,都付諸于歷史書簡,藏于史冊。三國中的女性形象對現代依然有很大的影響,我們現代人在樹立對于女性的觀念上面應該更加的合理。
參考文獻:
[1](明)羅貫中.三國演義五十五回.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5年.
[2]嚴明.<三國演義>矛盾觀.明清小說研究.2001年第1期.
作者簡介:姓名:郭中明(1993.10--),性別:男,籍貫:重慶榮昌,研究方向:先秦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