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法銘 黃太 賀強 劉生春 韓正波
摘要:研究區目前壓裂方式多采用封上填下壓中、光油管壓裂及封隔器的壓裂方式,壓裂液采用胍膠體系,支撐劑為粒徑0.45-0.8mm的石英砂,砂比35-50%,排量1.8-2.2m3/min,采用放噴排液。但實際應用存在著以下三點問題:1.缺乏對壓裂裂縫和施工參數的優化,對地應力基本未進行研究;2.射孔工藝只考慮地層物性,沒有考慮目的層地應力;3.壓裂液配比單一,沒有充分考慮到儲層壓力系數低對返排的影響。因此,需要針對性的開展壓裂方面的工藝技術優化研究,以期待提高研究區整體壓裂效果。
關鍵詞:青海油田;牛東區塊;壓裂工藝;技術優化
鉆研究區古近系—新近系為主力開采層位,該段氣藏儲層巖性為長石巖屑砂巖、巖屑長石砂巖。以往地質研究表明,該段儲層受成巖作用及膠結作用影響,導致儲層原生和次生孔隙較小,儲層較為致密[1]。因此在開發過程,需要利用酸化壓裂來改善儲層物性,以達到增產目的。
一、壓裂工藝方案設計
1.壓裂規模優化。
根據研究區壓裂規模優化結果及以往的壓裂經驗。由于主力產層為低滲透性儲層,需要相對較長的支撐縫以增加油井的泄油面積,因而采用菱形反九點井網[2]。對于新井投產采用光油管壓裂方式,單層壓裂;若老井改造,則采用封上壓下,多層壓裂。平均砂比主要影響支撐縫寬和導流能力,為保障壓裂的有效期,根據前期的壓裂試驗推薦平均砂比為35-45%,排量2-2.5m3/min。
2.壓裂管柱設計。
綜合理論和實際計算值,研究區氣藏井底破裂壓力為15~40MPa。選用J55鋼級、27/8〞油管,最小抗內壓強度51MPa,滿足壓裂管柱注入要求。井口裝置選擇KQ-350型壓裂井口,新投油井單層開采時采用單上封裂管柱。
3.壓裂液設計。
根據研究區氣藏儲層特征和施工工藝要求,推薦選用硼砂交聯羥丙級胍膠壓裂液體系。考慮到氣藏地層壓力低,排液困難的特點,在分析現用壓裂液體系的基礎上,推薦儲層壓裂體系配方如下:
0.30%胍膠(HPG)+0.1%引發劑(W-3)+0.5%防膨劑(KCl)+0.5%助排劑(HS-4)+0.05%硼砂+0.035%破膠劑(APS)。
增稠劑:選用0.30-0.35%胍膠。
破膠劑:楔形加入,過硫酸銨0.035%。(壓裂結束前10分鐘)
交聯劑:0.05%硼砂,交聯比:100:10。
配液水采用清水。施工前按照要求配制好工作液,所有施工用水水質要求pH值在6-7之間,機械雜質含量<1mg/L。
4.支撐劑選擇。
①具有較高的抗壓強度,在適應壓裂目的層的閉合壓力下不致破碎。
②具有較低的密度,以保證在施工過程中便于泵送,并在裂縫中按預期的要求鋪置。
③顆粒大小分布均勻,圓度與球度好。
④具有較高的純度與較低的雜質含量,來源較廣,成本低廉。
研究區氣藏井底破裂壓力為15~40MPa,井深1400~2100m,閉合壓力在8MPa~23MPa之間,根據支撐劑的性能和使用標準,考慮現場原料的來源,推薦使用0.45~0.8mm石英砂作為支撐劑。
二、壓裂配套工藝
1.裂縫診斷及監測技術。
(1)裂縫高度監測:采用井溫測井,解釋垂直裂縫高度,檢測壓裂效果,判別壓裂層之間是否竄通。
(2)裂縫方位監測:利用裂縫監測儀監測裂縫方向,了解水力壓裂裂縫的走向,指導方案設計,改善低滲油藏壓裂增產作業效果。
(3)裂縫形態監測:利用地面測斜儀和井下測斜儀,了解水力裂縫在地面和井下產生的傾角(變形和扭曲),裂縫的方位和裂縫的幾何形狀。
(4)井下壓力溫度計:采用井下壓力溫度壓裂監測及壓后評價技術,對壓裂過程及壓降進行反饋,分析裂縫延伸情況。
2.壓后快速返排工藝。
由于砂比過高,壓裂后需要較長的閉合時間,在此之前,壓裂液已完全破膠,支撐劑已大量沉降,因此排液初期通過控制返排速度的辦法,盡可能減小地層閉合應力,讓支撐劑留在裂縫內(提高裂縫的有效支撐),減少支撐劑的破碎和倒流,從而能夠獲得較大的裂縫導流能力。因此,用Φ5-8mm油嘴控制放噴20-30分鐘,之后用活性水沖砂強排。
三、壓裂工藝方案實施建議與要求
1.壓裂方式及規模:研究區氣井都在1400m以上,且有部分老井需要壓裂改造,因此推薦對新井投產采用光油管壓裂;對老井改造,采用封上壓下。為保持壓裂的有效期,推薦平均砂比為40-45%,裂縫導流能力為30um2·cm以上。
2.壓裂管柱選用J55鋼級、Φ73mm油管,對新井采用單層壓裂,對老井改造采用多層壓裂。
3.壓裂體系推薦配方:0.25-0.3%胍膠(HPG)+0.1%引發劑(W-3)+0.5%防膨劑(KCl)+0.5%助排劑(HS-4)+0.05%硼砂+0.035%破膠劑(APS)。
4.壓裂支撐劑主要采用0.45-0.8mm石英砂,20-40目。
5.壓前用活性水洗井,壓完放噴20-30min后也用活性水沖砂強排。
6.應用壓裂材料優選技術、壓裂設計優化設計、強化破膠與快速返排和水利裂縫的監控與診斷技術,進行單井壓裂優化設計,提高壓裂效果。
7.優選壓裂材料、優化壓裂設計、強化破膠與快速返排和水力裂縫的監控與診斷技術,進行單井壓裂優化設計,提高壓裂效果。
8.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按泵注程序進行壓裂施工,壓裂施工符合HSE管理規定。
參考文獻:
[1]曾東初,陳超峰,毛新軍,等.低滲儲層改造低傷害壓裂液體系研究[J].當代化工,2017,46(9):1841-1844.
[2]楊新新,王偉鋒,姜帥,等.抗高溫高密度低傷害壓裂液體系[J].斷塊油氣田,2017,24(4):583-586.
[3]戰永平,付春麗,胡毅,等.新型低傷害壓裂液體系的室內研究[J].新疆石油天然氣,2016,12(3):54-57+62+4
作者簡介:單法銘(1990-),男,漢族,助理工程師,從事油氣田開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