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怡
摘要:我圖少年兒童圖書館服務一直存在工作起步晚、入館門檻高、發展較遲緩等問題。盡管現在少年兒童閱覽室在我國大部分省級公共圖書館都有開設,但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我們真正意義上的少年兒童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仍是開展晚、進步緩。上個世紀 70 年代,我國其他地市基本上都沒有獨立建制的少年兒童圖書館,各省市公共圖書館內也很少有少兒閱覽室,直到北京、天津、上海等直轄市率先建立了少年兒童圖書館。80 年代后期,恰逢黨中央國務院提出號召,少年兒童圖書館事業才得到大力發展,各地的少年兒童圖書館如星羅棋布般成倍增長,各地市公共圖書館也開始紛紛開設少年兒童閱覽室。然而,新成立的少年兒童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少年兒童閱覽室并未如預期般引起廣大讀者的重視,除了在少數發達省份的讀者服務工作可圈可點,在另外的大部分地方都門庭冷落、無人問津。
關鍵詞:少年兒童圖書館;服務新方式研究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不斷促使著公共圖書館事業特別是少兒圖書館事業的發展。2007 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做出全面部署。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指出,積極引進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是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舉措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并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
一、少年兒童圖書館服務對象類型
根據來館讀者的閱讀傾向、閱讀行為、讀者人群特點的分析,少年兒童圖書館的服務對象有如下類型:
1.研究型。包括中年以上教師及相關教育工作者居多。閱讀要求具體、專深、全面、系統。閱讀計劃性和專業性強,需求主要是關于未成年人心理、未成年人教育、教育學等相關資料。
2.應用型。以中青年讀者居多;干部、教師中均占相當比例及孕婦、嬰幼兒家長。閱讀傾向于未成年人教育過程當中實際問題的解決、胎兒早期教育、親子教育等。
3.學習型。青少年讀者居多,其中待業青年、學生占相當比例。閱讀范圍因人而異,各有側重,學習計劃性強,主要是學習資料、教輔、名著等。
4.體驗、托管型。以部分學生家長及中小學生較多。目的不明確、走馬觀花,孩子托管。
二、少年兒童圖書館服務工作的主要特點
少年兒童讀者服務工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服務的讀者群、服務的內容和服務的方式、手段。
1.把握服務讀者群的特點。少年兒童讀者服務的讀者群:一是少年兒童讀者。少年兒童是少年兒童讀者服務的主要服務對象。二是教師與家長。教師與家長對少兒的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三是社會潛在用戶。凡是與少年兒童有關的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少兒工作者都是少年兒童讀者服務的潛在用戶。
2.明確少年兒童讀者服務內容的特點。一是知識性與趣味性結合,二是實踐性與導向性結合。在提供服務內容上,一要顯示服務的特色化,讓孩子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充分調動小讀者的積極性。二要注重提供高質高效服務,提供精品,將對于未成年人成長的導向性內容與孩子的實踐參與度相結合,做到孩子動手的同時又動腦。三要充分發揮潛在成人讀者群中具有的業務知識和工作特質,結合他們的優勢在專業上狠下工夫,提供專業化的讀者服務。
3.強化少年兒童讀者服務工作方式、手段。在做好陣地服務和開展好特色讀書活動的同時, 開發二次文獻,建立少兒特色的數據庫,對紙質文獻信息和網絡信息精心篩選、加工梳理,建立具有少兒特色的網站。
三、基于圖書館設施的服務項目
由于少年兒童的年齡特征,對于絕大部分少兒圖書館來說,其服務、活動過程當中參與性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少年兒童需要實際的場所來參與活動,與圖書館互動。這也就對少兒圖書館的設計有了較高的要求,要打破常規的設計模式,更多地考慮到少年兒童的特征。館舍本身是圖書館提供服務的最基本要素,但是在最基本的館舍上有所改動和創新,從而提供新的服務方式,才是圖書館本身要考慮的問題。慕尼黑國際青少年圖書館在其圖書館內的布倫敦堡大廳舉辦各式國際展覽、廈門少年兒童圖書館在館舍內設置科學實驗室、香港公共圖書館兒童設有玩具室都是在傳統館舍設計的基礎上做出的改動,利用館舍本身的設施,以不變的館舍,針對不同需求的讀者,采取有變化的設計,基于圖書館的基本設施,利用圖書館在設計上的上的體現了人性化服務的趨勢。
而隨著少年兒童興趣的豐富與發展,科學技術在少年兒童成長中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少年兒童來到圖書館不僅僅局限于閱讀書籍??萍俭w驗需求是少年兒童對少兒圖書館新興的要求之一,將城市科技館與少兒圖書館合二為一,建設青少年文化中心,是未來少年兒童圖書館建設的發展方向。將少年兒童圖書館與城市少年兒童科技館合二為一,在一個建筑履行兩個職能,有一個完整的兒童文娛體驗中心。把科技館中與少年兒童(主要是指16歲以下的少年兒童)關系緊密的體驗式項目與少兒圖書館科普類書籍相結合,把原本單純的科普閱讀形式改為較立體的形式,體驗類項目增加,將“視覺閱讀”、“觸覺閱讀”甚至是“味覺閱讀”結合起來。與中小學的科普課、物理課、化學課有良好的結合,結合學生學校的學習內容,按時推出相應的科普體驗講座。但要注意將少兒圖書館的閱讀區與科技館體驗區區分開來,兩者不能混為一談,注意少兒圖書館職能的保存,否則容易造成少兒圖書館被體驗式服務所包圍,最終導致傳統閱讀喪失的可怕后果。
四、結論
少年兒童圖書館是少年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重要部分,由于不同的少兒圖書館發展水平不同,不一定對每個少兒圖書館都是可行的新方式,本文旨在通過對新服務方式的闡述,給更多的少兒圖書館服務提供模板,希望能為實際工作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霍瑞娟,吳悅.美國公共圖書館的兒童優先服務實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3(3):113-116.
[2]任藝.少年兒童圖書館開展人性化服務的思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7):111-112.
[3]王園鳳.談社區兒童圖書館的服務與管理[J].福建圖書理論與實踐,2013, 33(4):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