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旸,馮曉麗
?
2000-2017年我國特殊體育教育的知識圖譜分析
王天旸,馮曉麗
山西師范大學,山西 臨汾,041000。
采用文獻資料法、知識圖譜分析法,運用CitespaceV軟件對中國知網(CNKI)收錄的120篇關于特殊體育教育的文獻進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國特殊體育教育研究的熱點主要集中在特殊教育、體育教育、特殊體育、學校體育、殘障學生、體育師資、體育課程設置等方面。特殊體育教育關注度較低,我國特殊體育教育研究尚處于發展階段,該領域學術論文呈波浪式上升趨勢,形成幾個較小的合作團體,我國特殊體育教育的學術研究相對較少,主要發文機構大都來自師范類或體育類高校,主要集中對特殊體育教育關注度較高經濟發展和體育教育發展迅速的的省份。這些成果為研究該領域的學者提供了特殊體育教育發展的前沿及趨勢。主要研究的學科分布,體育學科研究居多,其次是成人體育與特殊教育,醫學教育與醫學邊緣學科占比僅3.19%,而對于特殊群體的體育教育問題,很大一部分知識需要醫學的支持,體醫結合來滿足特殊群體的體育需求。
特殊體育教育;知識圖譜分析;體育
在全面發展全民健身與體育強國的今天,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特殊群體,尤其是注重特殊群體的教育和發展問題,由于體育是一個發展身體,增強體質的教育過程,所以特殊體育教育也變得尤為重要。近年來,我國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辦好特殊教育;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1]”;《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要求“提升殘疾人群特殊教育普及水平、條件保障和教育質量[2]”;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和《“十三五”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規劃綱要》都對推進特殊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3];我國相繼出臺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等相關法律與政策有利政策,等等。這整體上推動了特殊體育教育的發展。更重要的是針對特殊人群的教育問題出臺下列相關文件,2017年5月1日國務院正式實施《殘疾人教育條例》,對殘疾人教育事業發展目標和理念進行了調整、規定,強調保障殘疾人教育機會平等、積極推進融合教育、加強對殘疾人教育的支持保障[4];2017年7月,教育部等七部門關于印發《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提出進一步提升殘疾人受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推進教育公平、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任務[5]。特殊體育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到一定時期的必然產物。通過對特殊體育教育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旨在為特殊體育教育的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
數據來源于中國知網數據庫2000-2017年收錄的文章120篇文章,高級檢索中主題詞設定為“體育特殊教育”“特殊學校體育”“適應體育”“殘疾人體育教學”,來源類別選擇核心期刊和CSSCI,作為本文的數據源。(檢索時間為2018年1月26號)
采用文獻資料法、知識圖譜分析法,運用CNKI(中國知網)數據庫,高級檢索下,輸入“特殊體育教育”,查看特殊體育教育的指數結果,查看并分析特殊體育教育的學術關注度、學術傳播關注度和用戶關注度。
運用CitespaceV軟件,繪制直觀的知識圖譜進行分析,從研究熱點、學術共同體、學術研究平臺上進行分析,形象的展示2000年至2017年出特殊體育教育研究的結構與發展過程。
2.1.1 學術關注度 圖1展現的是CNKI數據庫對特殊體育教育的學術關注度,四條曲線由上到下分別表示特殊體育教育中文發文量、特殊體育教育外文發文量、特殊體育教育中文環比增長率、特殊體育教育外文環比增長率。中文發文量2002年開始有研究,2005年進入波浪式增長階段,2010年和2014年為兩個研究高點。外文發文量與其相較趨于平緩。

圖1 特殊體育教育的學術關注度
2.1.2 學術傳播關注度 圖2展現的是特殊體育教育2005到2017年的學術傳播關注度,圖中兩條曲線分別代表特殊體育教育文獻被引量和特殊體育教育環比增長率,特殊體育教育文獻被引量的增長,說明特殊體育教育的論文被之后的論文當做參考文獻的次數的增長,側面說明了特殊體育教育研究主題的意義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2014年為研究高點。

圖2 特殊體育教育研究的學術傳播關注度
2.1.3 用戶關注度 圖3展現的是特殊體育教育的用戶關注度,圖中曲線表示特殊體育教育用戶下載量,可以看出,2005年至2008年呈增長趨勢,2008年至今特殊體育教育用戶下載量有小幅度下降。

圖3 特殊體育教育研究的用戶關注度
以上圖1、圖2、圖3出自CNKI數據庫特殊體育教育的指數結果,查看并分析特殊體育教育的學術關注度、學術傳播關注度和用戶關注度。了解到特殊體育教育關注較低,我國特殊體育教育研究尚處于發展階段。
2.2.1 研究文獻的時間分布特征 在CNKI數據庫中,所選文獻120篇,總參考數929篇,總被引數2210次,總下載數57 557次,篇均參考數7.68次,篇均被引數18.26次,篇下載數475.68次,下載被引比為26.04。說明特殊體育教育領域有較高的研究價值,由圖4可知,中國特殊體育教育呈波浪式上升的趨勢,2000年發文兩篇主要是講特殊體育論辨析和淺談殘疾學生體育教育的問題,2001年和2002年暫無相關研究,從2003年開始開始增長,主要受到我國對殘疾人的關注度增加,但2004年、2009年、2013年以及2015年發文量下降。總的來說,學術界對中國特殊體育教育的研究較少,但是由于我國人口眾多,特殊群體的總數在世界上也是最多的,結合我國國情,經濟文化教育資源發展不平衡,如何做到以人為本,滿足特殊群體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還需我們進一步思考和完善,因此,特殊體育教育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圖4 2000- 2017年我國特殊體育教育研究文獻數量走勢圖
2.2.2 關鍵詞共現分析 將數據導入citespaceV軟件中,節點類型選擇keyword,閾值設置為Top 50 per slice,網絡裁剪選擇尋徑、修剪合并網,對可視化結果選擇靜態聚類視圖和顯示分析的整體網絡,得到以下結果,篩選的關鍵詞節30個,關鍵詞連線35條,生成關鍵詞知識圖譜。

圖5 關鍵詞共現圖譜

圖6 我國特殊體育教育高頻關鍵詞
從圖5可以看出,2000年到2017 年我國特殊體育教育的研究面較廣,涉及內容較多,有些內容是特殊體育教育的核心問題。節點之間通過連線形成一個大規模的知識模塊,模塊通過中心性較高的關鍵節點連接起來,構成了一個網絡知識體系[6]。其中,較大的節點有特殊教育(23)、體育教育(17)、特殊體育(13)、學校體育(9)、大學(5)、特殊教育學校(4)、現狀(4)、殘障學生(3)、融合體育教育(3)等上述結果可以直觀地看到我國特殊體育教育研究領域的核心熱點問題。
(1)特殊體育教育在特殊教育中的地位、功能研究:特殊體育教育是特殊教育和體育教育發展到一定時期的必然產物。由于特殊群體的生理或心理缺陷,導致特殊群體不運動或者不喜歡運動,長時間不進行肌肉運動,將衍生出更多的健康問題。而在更加注重全民健身的問題和人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問題的今天。人們意識到通過特殊體育教育可以使特殊群體增加身體肌肉練習、促進特殊部位新陳代謝、增強抗病能力、盡力避免并發癥的出現、提高機體的補償性和改善生存狀態,對于特殊群體的家人或學校老師來說,可以使他們了解掌握正確的方法,幫助特殊人群的鍛煉和恢復。
(2)特殊體育教育和學校體育的關系:特殊體育教育和學校體育是被包含和包含的關系,兩者的教學結構基本相同。都是要通過教學大綱,對課程內容、教材教法、組織形式以及場地器材進行設計,以達到教學。而特殊體育教育與學校體育又有一定的區別,這區別在于對于體育教師、場地器材、課程模式的要求更高,體育教師需要更加注重特殊群體個體差異,生理心理的變化,及時對特殊群體做出應答,場地器材應當設計更加安全,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更強,有些教具還要具備康復的作用。
(3)特殊體育教育與師資的關系:據中國教育在線高考服務平臺查詢“特殊教育”專業的數據,顯示出目前我國開設特殊教育的院校(本科層次)共有56所大學[7],其中教育部直屬的有:陜西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西南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6所院校。體育類目前有:天津體育學院、山東體育學院和西安體育學院3所院校。而特殊體育教育需要的師資力量,要同時具備生理學、心理學、醫學、運動訓練學、特殊教育學等多學科的專業知識。其高校培養的特殊體育教育的師資力量遠遠不夠。
(4)特殊體育教育的發展現狀:現階段義務教育對特殊群體的教育問題基本采用隨班就讀、特教班和送教上門等方法。特殊體育教育范圍的不斷擴大,不僅在師資隊伍和課程內容問題上進行了發展,也為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培養了定向特殊教師。特殊體育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有:忽視了體育對特殊人群教育的作用,忽視了樹立正確的體育觀,沒有將促進身體健康和促進身體本體感受器的訓練融入課程,忽視了課程結構的多樣性,忽視了學生適應能力,沒有滿足特殊群體個性需求等。
2.3.1 核心作者分析 運用 EXCEI 軟件對 120 篇文獻的作者進行統計可知,根據普賴斯定律,核心作者的發文量等于0.749乘以根號下最多發文量[8]。在本研究統計中,最多發文量為12,計算得出核心作者發文量為2.59,因此,將發表文章數量在 3篇以上并含3篇的作者界定為特殊體育教育的核心作者,經過統計得出特殊體育教育領域的核心作者共14位(見圖7)。看到我國特殊體育教育政策研究發表數量較多的作者有吳燕丹、曹烴、周坤、劉洋、何敏學、王健、黃漢升等,這些作者成為特殊體育教育研究領域的核心力量。

圖7 特殊教育領域的核心作者
2.3.2 作者合作分析 網絡節點選擇作者(Author),其他參數不變,運行軟件得到我國特殊體育教育作者合作的可視化圖譜。

圖8 我國特殊體育教育作者合作的可視化圖譜
圖8可以看出我國特殊體育教育研究代表人物圖譜節點相對分散,可以看出我國特殊體育教育研究的作者之間有形成幾個小的合作團體,其中合作比較多的是吳燕丹-黃漢升團隊,主要研究的內容為:在以人為本、教育均等的大背景下,對我國高校特殊體育教育如何構建體系,如何執行等方面進行研究,指出殘健融合的深層內涵,提出如何促進殘疾人體育可持續發展;何敏學-宋強團隊主要研究我國特殊學校體育特點、存在的問題,如何改革和如何提升師資水平等方面[12];曹烴-王建團隊主要研究的內容是殘疾學生體育權利和教育改革、中國美國特殊體育教師之間存在的差異等方面;金梅-陳適暉為核心的研究團隊,主要研究的內容為特殊群體的體育游戲設計、運動處方教學對特殊群體的影響等方面。
2.4.1 主要發文機構

圖9 我國特殊體育教育主要發文機構的可視化圖譜

圖10 我國特殊體育教育的主要發文機構

圖11 我國特殊體育教育的基金分布特征
基于Citespace軟件對特殊體育教育120篇作者的機構進行可視化操作(見圖9),顯示發文量在兩篇以上的機構(見圖10),我國特殊體育教育的基金分布特征(見圖11),對核心機構進行研究可了解研究特殊體育教育的熱點區域,而對我國特殊體育教育的基金分布進行了解,又從側面證實了熱點區域存在的原因,其中得到基金支持文章共有27篇,得到國家社會體育科學基金支持的占比40%,得到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基金支持的占比19%,得到湖南省教委科研基金支持的占比11%,得到福建省軟科學研究計劃基金支持的占比7%等。由此看出除國家性和全國性的項目基金,湖南省、福建省、浙江省、河南省、安徽省等省份對特殊體育教育關注度較高,由圖10可知,近幾年來相關特殊體育教育的文章以福建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發文13篇位居首位,安徽師范大學體育學院、蘇州大學體育學院、遼寧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各為5篇,與關注度較高的省份呈正相關,整體來看,我國特殊體育教育研究的發文機構主要來自師范類或體育類高校,主要集中對特殊體育教育關注度較高經濟發展和體育教育發展迅速的的省份。
2.4.2 研究學科分布(CNKI數據庫)

圖12 研究特殊體育教育的研究學科分布
研究特殊體育教育的學者按照學科分布,70.12%來自于體育學科,22.71%來自成人教育與特殊教育學科,3.19%來自中等教育學科,醫學教育與醫學邊緣學科、初等教育、高等教育各占比0.8%,計算機軟件及計算機應用、圖書情報與數字圖書館、教育理論與教育管理、行政法及地方法制各占比0.4%。
總體來說,我國特殊體育教育的學術研究相對較少,主要發文機構大都來自師范類或體育類高校,主要發文期刊為《中國特殊教育》、《武漢體育學院學報》、《體育文化導刊》等期刊,這些成果為研究該領域的人群提供了特殊體育教育發展的前沿及趨勢。研究者的學科分布,體育學科居多,其次是成人體育與特殊教育,醫學教育與醫學邊緣學科占比僅3.19%,而對于特殊群體的體育教育問題,很大一部分知識需要醫學的支持,體醫結合來滿足特殊群體的體育需求。
(1)在對特殊體育教育的關注度方面,通過對CNKI數據庫特殊體育教育的指數結果分析,了解到學術研究對特殊體育教育學術關注度、學術傳播關注度和用戶關注度較低,我國特殊體育教育研究尚處于發展階段。
(2)在研究文獻的時間分布中,我國對特殊體育教育的研究還有待加強,應該更加重視。對關鍵詞共現分析中,我國特殊體育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特殊教育、體育教育、特殊體育、學校體育、特殊教育學校、殘障學生、融合體育教育、專業化、體育師資、體育教師、體育課程設置、全納教育、殘健融合、殘疾人體育等研究內容。
(3)在學術共同體方面,我國特殊體育教育政策研究發表數量較多的作者有吳燕丹、曹烴、周坤、劉洋、何敏學、王健、黃漢升等,這些作者成為特殊體育教育研究領域的核心作者。我國形成幾個小的合作團體,其中合作比較多的是吳燕丹-黃漢升、何敏學-宋強、曹烴-王建、金梅-陳適暉等團隊,主要研究的內容為:特殊體育教育體系的構建、特殊學校體育特點、存在的問題,特殊群體體育權利和教育改革、課堂設計等方面。
(4)在學術研究平臺方面,我國特殊體育教育的學術研究相對較少,主要發文機構大都來自師范類或體育類高校,主要集中對特殊體育教育關注度較高經濟發展和體育教育發展迅速的的省份。這些成果為研究該領域的學者提供了特殊體育教育發展的前沿及趨勢。主要研究的學科分布,體育學科研究居多,其次是成人體育與特殊教育,醫學教育與醫學邊緣學科占比僅3.19%,而對于特殊群體的體育教育問題,很大一部分知識需要醫學的支持,體醫結合來滿足特殊群體的體育需求。
[1]信息時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EB/OI]. http://epaper.xxsb.com/html/content/2017-12/01/content_733658.html, 2017-12-1.
[2]共產黨員網.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EB/OI]. http://news.12371.cn/2016/03/17/ ARTI1458229127484741.shtml, 2016-3-18.
[3]華龍網. 教育部就特殊教育《二期計劃》答問[EB/OI]. http://education.cqnews.net/html/2017-07/30/content_42419641.htm, 2017-7-13.
[4]國務院.殘疾人教育條例[EB/OI]. http://www.gov.cn/zhengce/ content/2017-02/23/content_5170264.htm,2017-2-23.
[5]教育部.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EB/OI].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31/201707/t20170720_309687.html,2017-7-18.
[6]高 明,段 卉,韓尚潔.基于CiteSpaceⅢ的國外體育教育研究計量學分析[J].體育科學,2015,35(01):4~12.
[7]中國教育在線高考服務平臺.特殊教育專業查詢. [EB/OI].http://gkcx.eol.cn/soudaxue/querySchoolSpecialty.html?&argspecialtyname=%E7%89%B9%E6%AE%8A%E6%95%99%E8%82%B2&page=6&argschtype=%E6%99%AE%E9%80%9A%E6%9C%AC%E7%A7%91,2018-2-10.
[8]白 琰,馮曉麗. 聚焦與發展:我國學校體育政策研究熱點的知識圖譜分析[J].貴州體育科技,2017(06):17~22.
[9]何敏學,宋 強.我國特殊教育體育教師資格準入制度初探[J].體育學刊,2011,18(05):82~85.
[10]萬 宇.中美特殊體育教育師資培養之比較研究[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4(12):48~51.
[11]金 梅,沈劍輝,胡 濱.我國特殊教育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研制[J].課程.教材.教法,2017,37(06):75~79.
[12]呂 濤,湯利軍.我國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育理論體系的構建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6(11):143~146,157.
Analysis of Knowledge Atlas of 2000-2017 Special Sports Education in China
WANG Tianyang, FENG Xiaoli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Shanxi, 041000, China.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knowledge atlas analysis, and using CitespaceV software to analyze 120 articles about special sports educatio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hot spots of special sports education in China mainly focus on special education, sports education, special sports, school sports and disabled students. Sports teachers,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so on. Special sports education is less concerned. The research of special sports education in China is still at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academic papers in this field are in a wave rising trend, forming several smaller cooperative groups. The academic research on special sports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s relatively small. Most of the main service institutions are mainly from teachers or spor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ina has a high degree of attention to specia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 province with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apid development in physical education. These achievements provide the frontiers and trends of special phys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for scholars in this field. The main research subjects are the major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 followed by adult sports and special education, medical education and medical edge subjects accounted for only 3.19%, and for special groups of sports education problems, a large part of the knowledge needs medical support, the combination of body medicine to meet the sports needs of special groups.
Special sports education; Analysis of knowledge atlas; Sports
1007―6891(2018)05―0111―05
G80-032
A
2018-05-30
2018-06-26
10.13932/j.cnki.sctykx.2018.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