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華,向 勇
?
第19-23屆冬奧會中國競技實力分析及啟示
王志華,向 勇
四川大學體育學院,四川 成都,610065。
采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對比分析法,從男女競技實力、參賽項目、奪金奪牌點、獎牌榜名次變化四個方面對第19-23屆冬奧會中國競技實力進行分析,以期加深對我國冬奧會競技實力的了解,探索影響我國冬奧競技實力的因素,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認為我國冬奧會競技實力男女趨于平衡,“陰盛陽衰”日益消除;參賽項目上穩步增長,力求全面發展;“冰強雪弱”現象依舊,奪金奪牌點單一;目前世界冰雪競技格局區域穩定,亞洲區域內中韓爭霸。由此認為我國在冬奧項目上應精準突破,全面發展;充分利用東道主優勢,科學訓練,完善人才體系培養;加強與冬奧強國的交流,加大對競爭對手信息的搜集力度,深化自主創新。
冬奧會;競技實力;獎牌
目前,在我國由體育大國走向體育強國的過程中,冰雪運動的發展和振興是必然要求。2017年,習近平會見全國體育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代表等時就強調:“加快建設體育強國,需要高質量籌辦2022年北京冬奧會,全力做好各項籌辦工作,特別是要做好備戰工作,加快冰雪運動普及和提高,努力舉辦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1]隨著平昌奧運會落下帷幕,北京冬奧會開始進入倒計時,中國隊如何備戰北京冬奧會,避免平昌冬奧會的“滑鐵盧”,在北京冬奧主場有所成就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問題。有關研究表明,中國近五屆冬奧會的表現基本反映了目前中國冬季運動項目的實力。而學術界共時性地通過對我國冬奧會中的獎牌分布進行統計、比較,來客觀評價我國冬季競技項目在冬奧會中的競技實力水平[2][3][4]。由此,本研究運用文獻資料法等方法對第19-23屆冬奧會(近5屆)中國所獲金牌、獎牌的項目、性別及冰雪項目的特點進行研究和分析,加深對我國冬奧會競技實力現狀的認識,凸顯出我國冬奧會競技實力的問題所在,把握我國冬奧競技實力的發展趨勢。同時結合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冬奧會和殘奧會運動委員主席楊揚提出的“中國軍團力爭參加所有項目”這一冬奧參賽目標,為中國備戰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中國冰雪運動的發展振興提供參考性建議。
從2002年的美國鹽湖城冬奧會至2018年的平昌冬奧會,共產生5屆冬奧會獎牌榜,以此5屆冬奧會的男、女子以及混合項目的金牌、獎牌的歸屬分布作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知網(CNKI)檢索并收集冬奧會的相關文獻資料,結合http://www.olympic.cn/(中國奧委會官方網)、http://www.olympic.cn/(國家體育總局官方網)等官方網站收集和整理第19-23屆冬奧會中國獲得金牌、獎牌的詳細數據。
1.2.2 數理統計法 搜集了19-23屆中國冬奧運會比賽的各項成績,以及歷屆冬奧會我國參賽運動員人數、參與項目數量,通過spss19.0對在第19-23屆冬奧會所獲的男子、女子及混合項目的金牌及獎牌的數據進行處理。
1.2.3 對比分析法 對中國隊在第19-23屆冬奧會所獲金牌、獎牌的項目、性別及冰雪項目的特點進行對比和分析,對冬奧會各競技體育強國獎牌的分布特征、優勢項目的構成等指標進行比較分析,得出金牌、獎牌分布的規律以及相互之間的聯系。

表1 第19-23屆冬奧會中國男女運動員參賽獲得金牌和獎牌數情況統計
從表1可以看出,第19屆、20屆、21屆三屆冬奧會,在金牌獲得數方面,除了第20屆男女金牌數相同外,第19屆、21屆中國女運動員金牌獲得數都遠多于男子運動員,而在獎牌總數方面,中國女運動員獲得的獎牌總數甚至比男運動員獲得獎牌數量的兩倍還多。極大地證實了冬奧會中國女子運動員爭金奪銀的實力要略高于男子運動員的相關研究。但是從第22屆、23屆冬奧會中國男女參賽獲得金牌和獎牌的統計情況來看,這種局面已經得到改善。即使在第22屆索契冬奧會中國男子運動員沒有獲得金牌,而女子運動員獲得3塊金牌,但是兩者在獎牌總數的差距已經縮小到1塊獎牌。特別是在剛落下帷幕的平昌冬奧會中,中國男子運動員武大靖為中國代表團取得了本屆奧運會唯一的一塊金牌,足以看出男子運動員取得的進步。由此可見,我國冬奧代表團“陰盛陽衰”的局面已得到改善,男運動員的競技成績與競技實力開始與女運動員平衡。研究發現,其實不管從冬奧會參賽人數還是男女設項比例看,都是男子多余女子,在美國、挪威、加拿大等冰雪項目傳統強國中,男運動員也是占據主導地位。所以,培養男子運動員,強化男子運動競技水平,發展男子項目是我國冬季運動項目發展中不能忽視的重要環節。

圖1 第19-23屆冬奧會中國參賽分項數和參賽小項數統計
冬奧會參賽項目的多少代表著國家冰雪體育的總體水平和實力,從圖1中可以看出,近5屆冬奧會中國隊在參加小項數量上基本處于穩步增加的狀態,參加分項數量上整體也是呈現上升姿態。參賽項目的增多反映出在我國由體育大國邁向體育強國的進程中,冰雪運動的發展受到了相應的重視,冰雪運動項目的拓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別是在2015年北京聯合張家口成功獲得2022年冬奧會主辦權后,冰雪運動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習總書記更是提出要讓3億人以上參與冰雪運動的宏偉目標,這也促使在2018年平昌奧運會上,中國隊參加分項數量和小項數量與前幾屆冬奧會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盡管如此,對比冬奧會的設置總項目數,中國隊的參賽數還是遠遠不夠。以平昌奧運會為例,總共設置了102個小項,中國隊僅獲得了其中50%的參賽資格,這對與志在參加2022年北京冬奧運會所有項目的中國隊來說,還有很多的參賽項目需要培育,同時也需要拓寬部分參賽項目,力求以點帶面、全面發展。
獎牌榜能真實、充分地反映出各參賽代表團在各項目上的發展水平和競技實力[5]。從表2可以看出,在第18-23屆冬奧會中,中國隊短道速滑項目獲得的金牌數最多,為10枚;花樣滑冰雙人滑、速度滑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都為1枚。在獎牌總數方面,短道速滑項目依舊遙遙領先,為25枚;花樣滑冰雙人滑為6枚;速度滑冰為5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為10枚;冰壺和單板滑雪各一枚。可以看出,我國獲得獎牌的項目主要為冰上項目的短道速滑、花樣滑冰雙人滑、速度滑冰。其中,冰壺是第21屆冬奧會的重大突破,但是在第22、23屆奧運會中都再未有上好表現,反映出我國冬季項目存在突破面臨后繼無人、斷層的問題。在雪上項目上,只有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具有穩定的奪牌實力。雖然平昌奧運上女子單板選手劉佳宇為我國取得了新的歷史突破,在U型池比賽中為中國隊摘得一枚寶貴的銀牌,但是整體上中國隊在此項目上還處于弱勢。研究發現,冬奧會我國競技實力依然存在“冰強雪弱”的特點。然而雪上項目的金牌總數占冬奧會金牌總數的70%,一個國家在冬奧會上是否具有競爭實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個國家的雪上運動項目[6]。所以,對于中國隊來說在雪上項目中尋求突破與發展,是必然選擇。在金牌和獎牌的獲取中,目前中國隊的奪金奪牌點比較單一,集中于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速度滑冰等幾個項目。而僅僅在這幾個項目上發展是遠遠不能夠滿足我國冬奧會競技發展需要,并且獎牌點過少,對冬奧會競技成績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在平昌冬奧會上,中國隊就因為項目獎牌點過于依賴短道速滑項目,而短道速滑項目意外頻頻失利,致使中國隊的競技成績排行一下回到了十年前,與1998年日本長野冬奧會的第16名持平。為此,需要我們積極在潛優勢項目中尋求突破,在新興項目上尋求立足,從而保持我國冬季運動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表2 第19-23屆冬奧會中國獲得獎牌的分布情況統計

表3 第19-23屆冬奧會獎牌榜前8名國家統計表
雖然每屆冬奧會上都有個別國家在某項冰雪項目上取得突出成績,打破原有的競爭格局。但是從整體上即獲得的獎牌總數排名來看,由表4可以知道近5屆冬奧會世界冰雪運動競技格局基本處于一個平穩狀態。在第19-23屆冬奧會上,獲得前8名的國家共計40次。其中歐洲26次(分別是德國5次,挪威、瑞士各4次,俄羅斯、瑞典各3次,荷蘭2次,法國、意大利、芬蘭、奧地利、白俄羅斯各一次),北美洲10次(分別是加拿大5次,美國5次),亞洲4次(分別是韓國3次,中國1次)。可見,歐洲、北美洲的冰雪運動強國依舊是獎牌榜前8名的主導力量,亞洲是獎牌榜前8名的有利競爭者,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等部分國家和區域的冬季競技實力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此外,在亞洲,近5屆冬奧會獲得前8名的國家只有中國與韓國。而通過查閱資料發現中國在第19-23屆冬奧會中取得的名次分別為13、14、7、12、16,韓國取得的名次則分別為14、7、5、13、7。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韓國的冰雪競技實力強于我國,將成為我國在未來亞洲區域冰雪競技比賽中的主要競爭對手,中韓兩國也將是亞洲冰雪運動霸主地位的爭奪者。
隨著冬奧會的發展,冬奧項目總數也由最初的28個小項增加為如今的102個小項。為此,只有客觀地認清我國冰雪運動項目在冬奧會中的整體實力,依據我國在冬奧會中奪得的獎牌情況,將我國冰雪項目分為優勢項目、潛優勢項目、后發優勢項目、弱勢項目。其中,優勢項目是指已獲得過金、銀、銅牌的項目;潛優勢項目是指已獲得冬奧會參賽資格但未取得獎牌的項目;后發優勢項目是指獲得分項參賽資格,小項未取得參賽資格的項目;弱勢項目是指將我國尚未獲得分項參賽資格的比賽項目[7]。從而科學地布局我國冰雪競技項目的發展走向,才能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對于我國優勢、潛優勢項目來說,要重點給予支持,使強項更強,優勢愈優;對于后發優勢項目要加大培育,爭取獲得更多的小項資格;對于弱勢項目要吸取國內外經驗進一步開發,從而促進我國冬奧項目的全面發展。
研究發現,冬奧會上東道主的主場優勢是顯著存在的,吸取歷屆東道主取得成功的寶貴經驗,充分利用主場優勢,是大幅提高中國冰雪運動競技水平的一個重要環節。在2018年平昌奧運會上,韓國隊短道速滑正是充分利用了東道主優勢,從一年前鹿特丹世錦賽短道速滑的顆粒無收到平昌冬奧會上完成了3金1銀2銅的轉變。因此,北京2020年冬奧會上,中國應在合理的范圍內讓東道主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化。科學的訓練是取得良好競技成績的保障,我國在冬奧項目競技訓練上經驗還不足,科研水平比較落后。在備戰北京冬奧會之際,要加強對冬奧會項目訓練規律的研究,加大對訓練科研工作的投入,以此加深我國冬奧訓練的科學化。完善的人才體系保障是冬奧項目可持續發展的源泉,我國冬季運動項目總體水平落后于歐美冰雪強國,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運動員、教練員人才體系不夠健全,存在運動員培養渠道的流暢性受阻、運動員選拔制度不足、教練員整體水平落后等問題。其中,教練員作為培養高水平冬季競技體育后備人才不可缺少的條件和基礎,直接影響到后備人才的質量[8]。為此,發展冰雪運動的過程中,亟需對冰雪運動員的培養、教練員的培育體系進行完善。
目前,中國還處于冰雪運動的第二集團,在訓練理念、科學選材、項目規劃等等存在著許多的問題與不足之處。因此,我國需要加強與加拿大、美國、挪威等冰雪強國的交流合作,學習冰雪強國的先進理念和科學方法,結合中國自身特點來用于指導中國冬季競技項目的發展。同時,加大對對手信息的收集,有針對性布置比賽戰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無論是冰上項目還是雪上項目,無論是團體項目還是個人項目,在冰雪競技當中戰術都顯得極為重要。而影響戰術制定的一大因素就是對競爭對手的熟悉程度,所以情報收集工作極為重要。加深創新能力,創新是事物發展的不竭動力,中國在學習冬奧強國先進技術、理念的同時,更應該加深自我創新能力的培養,在理念、方法、培養體系等等建立一套符合中國特色的創新培養體系,唯有此才能推動我國冰雪競技運動的可持續發展。
[1] 張 帆.高質量籌辦北京冬奧會[EB/OL]. http://www.sports. people.com.cn/n1/2017/0901/c412458-29509409.html.2017-09-01/ 2018-04-04.
[2] 吳 迎.中日韓冬奧會競技實力對比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6(12):90~94.
[3] 蘇本磊.索契冬奧會主要競爭國競技實力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4(10):102~105,113.
[4] 余海濤.我國短道速滑冬奧會競爭實力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4(05):68~71.
[5] 王拱彪,龍 麗.第13~22屆冬奧會獎牌洲際分布特征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6(04):71~71.
[6] 朱景宏.溫哥華冬奧會主要運動強國的競爭實力及成功因素對中國的啟示[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09):44.
[7] 趙 晶,閆育東.冬奧會我國參賽競技實力解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3(06):50.
[8] 宋毅林,黃華明,朱玉霞,等.冬奧會主場優勢分析與中國第24屆冬奧會展望[J].體育文化導刊,2016(03):93.
Analysis and Enlightenment of China's Competitive Strength in the 19-23 Winter Olympic Games
WANG Zihua, XIANG Yong
Institute of P.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5, China.
By literature data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from the competitive power, the sports men and women, gold medal rankings change point, MEDALS table 19-23 Olympic winter games in four aspect of China's competitive strength is analyzed, in order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Olympic competitive strength in our country, explor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its competitive power in our country,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proposal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balance between men and women in China's Olympic Gam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balanced. The participating projects are steadily growing and striving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The phenomenon of “ice strong snow weak” still exists, the gold medal point is single; At present, the world's ice and snow competitive landscape is stable, and China and South Korea are striving for hegemony in the Asian region. Therefore, it is believed that our country should make accurate breakthrough in the winter Olympic project and develop comprehensively.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host country, make scientific training and improve the training of personnel system. We should strengthen exchanges with the great powers of the winter Olympics, increase the information gathering of competitors, and deepen our ability to innovate.
Winter Games; Competitive strength; Medals
1007―6891(2018)05―0005―03
G811.212
A
2018-03-28
2018-05-15
10.13932/j.cnki.sctykx.2018.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