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瑞霞 王仁平 王寧寧 張敏 趙潔 崔靜 何美娟
[摘要] 目的 研究炙甘草湯劑治療糖尿病性心肌病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時間為2016年3月—2018年3月,研究對象為該院收入治療的78例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按照隨機對照原則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9例,對照組采用西藥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炙甘草湯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后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研究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4.87%顯著高于對照組82.05%,兩組單項不良反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研究組總不良反應發生率17.95%低于對照組30.77%,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炙甘草湯用于治療糖尿病性心肌病療效顯著,安全性高,可有效促進病情康復,值得推薦使用。
[關鍵詞] 炙甘草湯;糖尿病性心肌病;療效;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 R54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5(b)-0051-02
糖尿病性心肌病屬于糖尿病并發癥的一種類型,主要是因為糖尿病導致內分泌代謝紊亂、微小血管發生病變造成的亞臨床功能異常,病情發展的最終結果為心源性休克、心衰,甚至猝死[1]。該病病情復雜,病程久,臨床治愈率低。發病機制為心肌細胞Ga2+轉運缺陷、代謝紊亂、心肌間質纖維化、冠脈微血管病變以及心臟自主神經的病變。目前,臨床針對糖尿病性心肌病的治療方法包括控制血糖、血壓和血脂,抗心衰、心絞痛,臨床效果未能達到理想程度[2]。炙甘草湯在臨床中主要是用于治療中醫辨證為“脈結代,心動悸”類疾病,此類疾病主要由期外收縮、心律不齊、傳導阻滯、房顫等引起,炙甘草湯治療該類疾病取得較為顯著的臨床效果。故2016年3月—2018年3月筆者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炙甘草湯治療糖尿病性心肌病并與單純西藥治療的患者進行比較,取得較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選出該院收入治療的78例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展開研究,全部研究對象均完成實驗室檢查、超聲心動圖、心電圖等檢查確診為糖尿病性心肌病;按照隨機對照原則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9例;研究組男性14例,女性25例;年齡50~75歲,平均年齡為(62.84±10.92)歲;糖尿病病程5~30年,平均病程為(13.37±7.22)年;心功能分級Ⅱ級18例,Ⅲ級21例。對照組男性15例,女性24例;年齡51~78歲,平均年齡為(62.72±11.06)歲;糖尿病病程5~28年,平均病程為(13.99±7.86)年;心功能分級Ⅱ級17例,Ⅲ級22例。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心功能分級等一般資料的比較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臨床對糖尿病的診斷標準[3];②經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等發現患者心功能不全、心絞痛、心律失常、心臟增大等,確診為糖尿病性心肌病;③對本研究知情且自愿參與并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排除高血壓、風濕、冠心病等導致的心衰,排除嚴重肝腎功能不全;②排除先天性心臟病導致的心衰等患者。
1.3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的藥物治療,對照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卡托普利(批準文號:H44021034,25 mg/片)治療,溫水送服,12.5 mg/次,3次/d,同時給予患者擴血管藥物靜注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炙甘草湯治療,組方為:生地黃250 g,炙甘草60 g,桂枝、生姜各45 g,麥冬、人參、阿膠各30 g,麻仁20 g。加水煎服,煎煮取汁400 mL,200 mL/次,分別于早晚服用,1劑/d。治療1周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均治療2個療程后比較療效及不良反應。
1.4 療效評定標準
患者臨床心衰癥狀完全緩解,心功能提升2個級評定為顯效;患者臨床心衰癥狀顯著緩解,心功能提升1個級評定為有效;患者臨床心衰癥狀未改變或病情惡化評定為無效[4]。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顯效率與有效率的總和。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率比較
兩組在單項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上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性心肌病是糖尿病并發癥,但臨床較少見,尚無特效治療方法[5]。該病的發生在糖尿病基礎上血糖更難以控制,心功能下降,且會發生呼吸道感染、電解質紊亂等,增加臨床治療難度,極易導致難治性心衰的發生,加上西藥治療不良反應大,因此對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的治療在西藥治療基礎上加用中藥治療是較為理想的治療方法。
炙甘草湯出自《傷寒論》,主要用于治療心動悸、脈結代病癥。方中以生地黃為君藥,起滋陰養血的作用;配伍炙甘草、人參健脾益氣,以資氣血生化之源;阿膠、麻仁、麥冬滋心陰,養血,充血脈,為本方中的臣藥。桂枝、生姜為佐藥,以辛行溫通,溫心陽、通心脈,保證氣血充足,調和陰陽。現代藥理研究發現[6],生地黃可促進心臟收縮,也可控制血糖;甘草具有抗心律失常,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而人參主要成分人參皂苷對心絞痛、高血壓、冠心病等有較好的治療作用;桂枝有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能夠調節心肌供氧情況,利于傳導;生姜具有擴張外周血管的作用。該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不良反應率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糖尿病性心肌病采用炙甘草湯治療療效顯著,安全性高。考慮主要是因為炙甘草湯可抑制患者心律失常的發生,調整植物神經功能,改善患者心肌的供血;擴張血管,為后期促進血液循環、微循環奠定基礎,保證正常心肌功能同時促進受損心肌愈合,對糖尿病性心肌病有明顯的治療作用。且現代醫學發現[7],炙甘草湯還具有消炎、抗感染、解毒、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在利尿、強心、抗休克等方面也具有一定作用。因此,該研究采用炙甘草湯治療糖尿病性心肌病取得較為滿意結果。
綜上所述,糖尿病性心肌病采用炙甘草湯治療療效顯著,不良反應率低,值得在推廣。
[參考文獻]
[1] 田靜,呂嶸,郭煒,等.線粒體障礙在糖尿病性心肌病中的作用及中醫藥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2018,43(1):8-14.
[2] 趙一楠,周迎生.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研究進展[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6,24(4):381-384.
[3] 糖尿病診斷標準[J].新醫學,2004,35(8):511.
[4] 楊龍.42例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采用天王補心丹加味治療的臨床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2):9-10.
[5] 熊青,聶榮杰,陳綿雄,等.高血壓性心臟病與糖尿病性心肌病左心功能差異研究[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6,8(4):411-414.
[6] 仇衛鋒,劉佳,向宗興,等.炙甘草湯聯合胺碘酮治療室性早搏療效觀察[J].陜西中醫,2016,15(3):276-277.
[7] 趙曉光.炙甘草湯對糖尿病性心肌病的治療作用探討[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6,22(z2):103-104.
(收稿日期:2018-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