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蘭 林麗娟
[摘要] 目的 深靜脈置管在臨床中的應用廣泛,而尿毒癥患者需要長期維持血液透析治療,有深靜脈置管的患者占很大比例。由于尿毒癥患者疾病本身的特殊性,發現在深靜脈置管護理操作中,常規應用透明敷貼貼敷,部分患者出現局部皮膚瘙癢,過敏等不良反應。該文就透明敷貼應用于深靜脈置管護理中的優點及不良反應做統計學分析。對今后的護理操作有一定的參考意義。方法 選取2017年7月—2018年3月間該院長期應用深靜脈置管規律血透患者46例,按照護理方法及是否合并糖尿病分為4組,對出現的不良反應如皮膚瘙癢、過敏、感染、脫管等做統計學分析。結果 4組患者感染的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合并糖尿病患者,應用無菌紗布,局部皮膚瘙癢和過敏的發生率較應用透明敷貼組明顯降低(P<0.05)。脫管的發生率,應用透明敷貼或紗布固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不合并糖尿病患者,過敏,皮膚瘙癢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觀察認為,在尿毒癥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本身存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及皮膚病變,應用透明敷貼貼敷保護增加了患者的瘙癢等不適感,同時存在一定比例的患者出現皮膚過敏,反復抓撓后出現皮膚感染,人為脫管等嚴重結果,但如果無任何固定措施,脫管發生率高。所以該研究認為,在尿毒癥患者深靜脈護理中對于合并糖尿病患者,可以采用無菌紗布敷貼覆蓋保護的措施,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關鍵詞] 透明敷貼;尿毒癥;糖尿病;深靜脈置管護理;血液透析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5(b)-0152-02
目前常規深靜脈置管在臨床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1],特別是在一些慢性病長期住院治療患者中,如何預防深靜脈置管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成為護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尿毒癥患者需要長期維持血液透析治療,許多患者均有深靜脈置管。對于置管的護理尤為重要。而由于許多尿毒癥患者均存在皮膚瘙癢癥狀[2],特別是一些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尤為明顯。發現在深靜脈置管護理操作中,常規應用透明敷貼貼敷,部分患者出現局部皮膚瘙癢加重,過敏等不良反應。而部分依從性不佳的患者由于瘙癢自行撕除敷貼導致脫管甚至感染等嚴重并發癥。糖尿病腎病致尿毒癥患者在長期血透患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達到25%左右[3-4],這類患者出現過敏及皮膚瘙癢癥狀的機率更高。有部分醫院在操作中省略敷貼貼敷保護這一步驟或者直接應用無菌紗布來代替。該文就透明敷貼應用于深靜脈置管護理中的優點及不良反應做統計學分析。分析2017年7月—2018年3月間該院收治的46例血透室長期規律血透者46例的臨床資料,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血透室長期規律血透患者46例。各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4組患者具有可比性。以上患者均符合納入標準。
1.2 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腎臟病診斷與治療學》中尿毒癥診斷標準[5];年齡在30~60歲間;均為尿毒癥規律血透患者;透析時間超過1年;透析間隙身體一般情況正常,生命征穩定;依從性較好;均采用深靜脈置管進行血液透析。排除標準:年齡>60歲;合并有心功能不全,肺部疾病如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皮膚病變,過敏體質,全身其他部位感染且以上合并癥均需治療的患者;依從性差的患者。
1.3 分組
將患者根據深靜脈護理換藥操作的不同方式分為4組,分別1組:11例患者不合并糖尿病患者應用無菌紗布代替透明敷貼覆蓋進行換藥護理操作。2組:10例患者合并糖尿病患者應用無菌紗布代替透明敷貼覆蓋進行換藥護理操作。3組:12例患者不合并糖尿病的尿毒癥患者應用透明敷貼進行換藥護理操作。4組:13例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尿毒癥患者應用透明敷貼進行換藥護理操作。
1.4 方法
對出現不良反應發生的例次,即若同一例患者在觀察期內出現2次或以上不良反應且均為治愈后再發。不良反應包括皮膚瘙癢、過敏、感染、脫管等做統計學分析。
1.5 統計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各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4組患者感染及脫管的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613>0.05)。在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應用無菌紗布代替透明敷貼固定,局部皮膚瘙癢和過敏的發生率較應用透明敷貼組明顯降低(P=0.004<0.01)。而不合并糖尿病患者,過敏,皮膚瘙癢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882>0.05),見表1。
3 討論
在長期規律血透患者中,常規深靜脈置管護理是必不可少的日常操作,而深靜脈置管在應用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并發癥的可能。良好的深靜脈置管護理,可以有效的預防和減少深靜脈置管并發癥的發生率。而與深靜脈置管后換藥及敷料固定有關的并發癥主要有脫管,感染,局部過敏及皮膚瘙癢等。長期需要血液透析患者本身腎功能不全,電解質鈣磷代謝紊亂,同時合并有各種引起腎功能不全最終腎功能衰竭的基礎疾病,在深靜脈置管護理工作中存在著多樣性。針對不同疾病患者個體化的護理可以達到更加良好的護理效果,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不適感,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同時提升患者整體的滿意度,減少患者疾病本身病痛的負擔。通過該次研究數據證實,不良反應分析中,局部瘙癢1組有3例,2組有2例,3組有3例,4組有12例;局部過敏反應中,1組有0例,2組有1例,3組有1例,4組有6例,感染分析中,1組有0例,2組有1例,3組有0例,4組有1例。以上數據通過統計充分說明了合并糖尿病的尿毒癥患者,應用透明敷貼進行深靜脈置管護理,局部瘙癢及過敏反應的發生率遠高于其他幾組。
常規的深靜脈換藥過程中,通常采用透明敷貼固定穿刺管,透明敷貼具有很多優點,包括透明,對穿刺部位觀察方便,無需揭除敷料;防水,無菌屏障,保護穿刺部位或傷口免遭外界液體或污物污染;相對透氣;較紗布及膠布使用時間更長,減少皮膚損傷及觸摸留置管的機會,減少穿刺部位污染機會;對位準確,可避免張力性粘貼;粘性溫和、低敏、減少患者換藥揭除敷料的痛苦;順應性強,隨皮膚一起伸縮,不限制局部運動,感覺舒適。但尿毒癥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特別是本身因為血糖控制不佳導致糖尿病腎病,最終腎功能衰竭的患者。本身很可能由于長期的血糖控制不佳同時存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及皮膚病變。這類患者本身皮膚敏感,免疫力差,容易出現接觸性皮炎、皮膚瘙癢等癥狀,透明敷貼較之無菌紗布通透性相對較差,通透性差的敷料本身易導致接觸性皮炎。從而增加了患者的瘙癢等不適感,反復抓撓后出現甚至皮膚感染經久不愈,人為脫管,局部皮膚感染導致導管感染甚至引起膿毒血癥造成嚴重后果,但若如果無任何固定措施,脫管發生率高,同時也增加了感染的風險。
4 結論
綜上所述,在尿毒癥患者深靜脈護理中我們可以根據患者基礎疾病的不同采取個體化的護理措施,對于合并有糖尿病患者,可以采用無菌紗布敷貼覆蓋保護的護理操作方式代替透明敷貼保護的措施,通過相應增加換藥的頻率,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同時可以像患者家屬宣教不同護理措施的優缺點,更加體現出個體化護理的優勢,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及滿意度。而對于其他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通過研究認為,通常應用的透明敷貼在換藥護理中療效顯著,減少換藥頻率,且對穿刺點的保護更為周全,長期應用對血液透析深靜脈置管護理安全有效,且使用時間遠遠長于無菌紗布可以減少患者的治療費用。值得臨床常規應用。
[參考文獻]
[1] 印慶紅,李曉蓉,龔漪娜.介入科住院患者疼痛評估護理記錄單的設計與應用[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5,24(11):1008-1010.
[2] 鄭偉平.腹膜透析與血液透析在尿毒癥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及價值對比研究[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6, 16(5):18-19.
[3] 江海燕.兩種貼敷方法治療糖尿病腎病血透導管出口炎癥反應的效果觀察[C]//2014浙江省腎臟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杭州: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2014.
[4] 盧紅華.多學科聯合對1例糖尿病腎病尿毒癥合并高血壓患者進行個體化護理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27):3879-3880.
[5] 于曉霞,常明,劉紅.尿毒癥糖尿病與非糖尿病患者主動脈鈣化的情況及其危險因素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18):196-197.
(收稿日期:2018-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