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杰 戴瑞文
【摘要】開發和利用課程教材資源是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突出亮點。歷史教材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充分運用,可以保證歷史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進而實現歷史課程目標,對于深化歷史教學改革、轉變歷史教學方式和提高歷史教學質量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開發和利用歷史教材資源,教師要按照課標要求,對教材內容進行增加或者刪除、整合重組、充分挖掘延伸和開發。
【關鍵詞】高中歷史 教材資源開發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4-0044-02
開發利用課程資源是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突出亮點。歷史學科屬于人文社科類,有著比其他學科更為豐富的課程資源。《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在“實施建議”中有著明確的規定:“教學質量是否高效跟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有著很大的關系,充分利用和開發歷史課程資源,有利于歷史課程目標的實現。”2017版高中歷史課標對此也有明確的要求。所以,教師要有課程資源的利用意識,大力開發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以此來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和課程目標的實現。課程資源的有效利用也是培育中學生的歷史素養的有效途徑,符合新課標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
教材是教師上課的重要參考材料,是歷史課程資源的關鍵環節。歷史教材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充分利用,是歷史教學順利進行的基礎和實現歷史教學目標的重要保障,深化歷史教學改革、轉變歷史教學方式進而提高歷史教學質量。
本篇文章以岳麓版普通高中歷史課標教材《政治文明歷程》第三單元第十課《歐洲大陸的政體改革》為例,談一談高中歷史怎樣開發利用教材課程資源。
一、依據課程目標要求,增刪取舍教材內容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說明:“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課程標準是規定著課程的性質、課程的目標、教學的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按照新課程的標準進行教學,課程標準就是依據,這其中的重要性遠遠高于教材。課程標準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所以教師要認真研讀課程標準。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研究教材是怎樣體現課標理念、貫徹課標目標,然后按照自己的學術水平和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對教材內容進行增刪取舍。
《課程標準》規定:“知道《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和《德意志帝國憲法》的主要內容。”教材用了超過一半多的字數來講述法蘭西走向共和的曲折歷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制定的背景、法蘭西共和制度的鞏固、德國實現實現統一的經過和《德意志帝國憲法》的影響,但是對課標明確要求掌握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和《德意志帝國憲法》的主要學習內容,篇章比例卻非常小,以補充材料的形式出現。這樣的教材編排形式重點不突出,詳略劃分的不詳細,這樣的教材編排形式學生學習起來容易找不到重點。遇到這樣的情況,在仔細研讀課標的情況下,按照課標的要求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創造性的改編,課程標準中沒有詳細說明就少講或是不講,對課標中有著詳細要求的內容進行重點的講解,利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呈現知識,進行細致的講解,使之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二、充分挖掘教材資源,高效達成課程目標
教材只是教學的參考,不是教學的權威和唯一的教學材料。但是,教材畢竟是主要的教學資源是進行課程教學的基礎。充分挖掘歷史教材資源,把課程教學的質量提上去,使得課堂教學更加有效率。
例如:指導學生學習“到19世紀后期,……法國建立了穩定的共和政體,德國也建立了聯邦制的君主立憲政體”這段課本中的引語,就是使學生能從整體上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觀察《瑪麗安》和《民主共和深入人心》等插圖,學生對法國共和制確立的印象更加深刻;學生閱讀《法國1875年憲法的主要規定》和《德意志帝國憲法的主要規定》,通過討論歸納兩國政治體制的相同點和不同之處,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三、整合重組教材內容,構建歷史知識網絡
教師是學生的學習和教師教學的橋梁,假設“橋梁”由于某些原因導致課程目標沒有完成時,教師就需要對原來的教材內容進行大膽的、創新性的整合重組,搭建歷史知識網絡,完善課程目標。
按照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可以把法國總統和美國總統的選舉辦法、職權范圍、對誰負責進行比較,把德國和英國的君主立憲制下元首、議會的職權進行比較,這樣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歷史文化知識,還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各國國情的不同,不同國家的資產階級代議制也各有其特點。
按照課標的要求“比較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與法國共和制的異同”和“分析資產階級代議制在西方政治發展中的作用”教師可以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德國君主立憲制與法國共和制比較表》,讓學生在按照表格的提示討論完成課后的“自我測試”,把本課內容和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美國的總統共和制等內容進行整合,讓學生研究討論分析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積極作用。
歷史素材資源發掘和利用是有效的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高中歷史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在課標的要求下進行教學研究和教學設計的工作。教師的專業素養決定了課程資源的開發效果。所以,教師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為學生更好的進行授課,培育中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實現歷史學科的社會教育價值。
參考文獻:
[1]金良.淺議高中歷史新課程有效教學[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新,2010,(10):70.
[2]郭天明.談中學歷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硅谷,2009,(2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