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路透社10月13日報道,原題:不速之客:美國關稅陰云籠罩中國最大商品交易會 生產摩托車、拖拉機和圣誕樹燈飾的眾多中國出口商將在周一開幕的廣交會上推銷產品。他們中大多有個共同點:隨著中美貿易戰加劇,對未來訂單心里沒底。一家電池制造商說,“我們保持價格穩定,自己消化了關稅帶來的后果。”
中美貿易爭端升級,令中國許多出口商意外。北京一直敦促他們將海外目的地多樣化,減少依賴美國,或把焦點轉向國內顧客。隨著像廣東這樣出口依賴型地區感到壓力,中國決策者正推出更多措施幫助本土企業抵御貿易風暴。(作者瑞恩·吳)
香港《南華早報》10月14日文章,原題:受貿易戰沖擊的中國出口基地提供甜頭吸引專業服務公司中國主要制造業和出口基地,宣布一系列新激勵措施以吸引并留住專業服務公司,這是抵御中美貿易戰影響的最新努力。據廣州市公布的新規,赴當地發展的新公司且達到一定營業收入的企業,連續3年按地方經濟社會貢獻給予1000萬元封頂的獎勵,對專業服務業領域的高端人才,將給予每人6萬到10萬元獎勵……廣州一直渴望重新打造自己。最新激勵措施(還包括在子女教育和落戶等方面給新來者提供幫助)是吸引投資者的一攬子政策的一部分。
在增強專業服務業的同時,包括吸引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專家等,廣東一直在制定新辦法支持傳統產業。最近放松了對在該地區經營的外國投資者的一些管理規定。當地政府還表示正敲定一個政策包以支持本土制造業公司。▲
(陳一譯)
環球時報201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