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粉蘭 李星 侯冰潔(隴東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甘肅 慶陽 745000)
隨著經濟的發展,居民可支配收入顯著提高,人們消費理念發生了變化,對體育消費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體育消費在日常生活消費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斷加大,成為衡量一個地區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標。本文將通過查閱文獻,社會調查及資料分析等方法對慶陽市的體育消費問題進行研究。
體育消費就是人們用于體育活動及相關方面的消費,包括實物型消費、勞務型消費、觀賞型消費三大類。目前慶陽市的體育消費發展處于初級階段,體育消費能力也比較低。與經濟發展的總體水平不協調,發展比較滯后。

表1 慶陽市不同收入群體的年體育消費支出水平
慶陽市居民體育消費中集體消費所占比重較大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居民對體育消費的接受度比較低,缺乏主動性。比如器材方面,居民鍛煉時大多數使用公共器材。二是慶陽市中學生和老人在居民人口中所占比例較大。這兩類人屬于低收入或零收入群體,個人體育消費能力較弱只能選擇集體體育消費。三是鎮、社區和單位組織體育活動比賽會統一購買體育服飾及器材。減少個人在體育消費方面的支出。集體體育消費有助于居民在較低消費水準下得到充分的體育鍛煉,推動人民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但是不利于個人體育消費水平的發展也不利于慶陽市體育消費的整體發展。
體育消費主要被區分為體育實物消費,體育勞務消費,體育觀賞消費三大類。觀念動機的差別,使城鄉居民在體育消費方面不僅存在消費水平的差異,而且側重點也有所不同。慶陽市城鄉體育消費結構不合理,不同種類體育消費支出比例也嚴重失衡。具體表現有慶陽市居民的體育消費支出主要用于實物消費。在體育實物消費中,體育服裝所占比重最大。慶陽市體育勞務消費包括有健身房的年費,各種體育俱樂部,社團的會費等。主要消費群體是高收入年輕人,他們受教育程度較高,對新生事物的接受度也高,比較注重健身及美好形體的塑造。綜上所述慶陽市的體育消費還處于實用性階段,對于自身體育鍛煉投入較多,但是觀賞性體育消費投入就很少。
慶陽市的城鄉居民的消費內容主要是就是衣食住行等,體育消費是新興消費類型,發展還比較滯后。除了收入以外,觀念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目前居民的體育消費觀念主要分為四種。

表2 不同收入水平的群體對體育消費的認識
從表中可以看出,收入2000以下的居民主要分布在農村,這一部分人大多數認為日常繁重的勞動是可以代替體育鍛煉的,體育消費是不必要的,是一種浪費;收入2000-3000的群眾大多數從事服務行業或基層工作者,這些人日常工作比較繁忙,收入較低其中大部分需要解決衣食住行問題,缺少時間體育鍛煉,體育消費能力也有所欠缺;收入3000-5000的居民基本上有正式工作,收入穩定,待遇較高。這一部分人觀念比較先進,健康意識強消費水平高,零體育消費的人比較少;收入5000以上的人大多數是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或個體經營商戶,這一部分人大多數是比較重視體育鍛煉的,但是有于長期創業過程中養成的生活習慣比較節儉,用于體育消費的支出也較少。一般來說這一部分人空閑時間少缺乏時間體育鍛煉。總的來說慶陽市城鄉居民的觀念比較滯后,對體育消費的認識明顯不足。
慶陽市城鄉之間體育消費差距明顯,存在發展不平衡的現象。差異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在消費水平方面的差距較大。農村人收入低,在體育消費方面也是以省錢為主。而城市居民收入較高,在消費方面選擇余地更多。二是對體育消費品消費訴求的差異。農村居民的體育消費主要是體育服裝訴求也只有實惠。三是城鄉居民在體育消費觀方面有差異。農村居民在體育鍛煉方面的觀點是勞動可以代替體育鍛煉,因此在體育消費方面的態度也比較被動,對體育消費品的購買通常也不是為了體育鍛煉。四是城鄉體育基礎設施條件存在差異。慶陽市城市地區有專業體育場館以及基礎體育器材,而農村地區甚至基礎體育器材都不能分區域的到完善。這也就拉開了城鄉居民的體育消費差距,是發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體育消費行為直接表現體育消費觀。從慶陽市城鄉居民的體育消費行為可以看出。慶陽市的大多數居民沒有自己系統的體育消費觀。有些居民的體育消費行為是無意識的。有些居民購買運動服飾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穿衣需求,而不能發揮該服飾作為體育消費品的功能。
消費的前提是收入,收入水平決定消費水平。慶陽市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居民整體收入水平低。慶陽市是一個農業城市,對農業依賴性比較高,經濟來源單一為當地經濟發展留下不穩定的隱患。慶陽市產業結構不合理不利于當代經濟發展,工業發展的水平也比較低,生產力水平落后,經濟發展的優勢不明顯。城鎮化水平低,基礎條件差,山大溝深交通不便制約了慶陽市經濟發展。
慶陽市體育消費發展的基礎條件較差。一是體育場館數量較少,規模較小容納能力有限;二是社區公園及廣場鋪設的體育器材種類較少。維修保養工作不到位,一些遠離市中心的社區公共體育器材,使用不當有部分損毀現象;三是農村大量人口外遷,留守人口較少村子中組織體育活動難度較大;四是農村雖然有較多閑置土地,但是沒有平整專業的體育鍛煉場地,而且大多數村子中甚至沒有鋪設公共體育器材。
慶陽市體育消費發展過程中政府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一是政府對體育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不夠。預備人才少,缺乏專業教練培訓。缺少優秀運動員作為體育代表,來帶動居民體育鍛煉,體育消費的積極性。二是在體育事業上的投入過少。慶陽市城鄉居民兩百多萬但是正式專業的體育場館只有兩個,在社區,鄉鎮體育器材的鋪設沒有完全到位而且種類較少。三是引入的體育消費品品牌少。體育消費的市場中產品品牌較少,一部分品牌價格過高一般收入水平的居民難以負擔。而非品牌體育消費品,也存在質量較差等問題。供消費者的選擇余地少。四是在體育方面宣傳不到位。慶陽市舉辦的體育比賽,活動等比較少。居民對慶陽市舉辦體育比賽的信息也是知之甚少,不了解體育比賽舉辦的時間地點,因此觀看比賽的觀眾也比較少。同時慶陽市舉辦的體育活動中居民的參與性也比較低。這都是缺乏宣傳造成的。所以在今后慶陽市體育消費的發展中,政府應該起到更積極的作用。
觀念是影響慶陽市體育消費的重要因素,因此應該轉變居民的體育消費觀。一是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學校教育應該在體育方面加大投入。二是舉辦體育活動,居委會可以以社區為單位舉辦小型體育活動或比賽。提高居民在體育活動中的參與性,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潛移默化的影響居民的體育消費習慣,加強居民的體育消費意識。
加強經濟建設,增加居民收入是體育消費發展的重要條件。大力發展經濟符合慶陽市的發展需要,是慶陽市各項工作開展的重點。因此慶陽市的經濟建設應該更加深入,更有效率。一是優化產業結構,著重發展第二第三產業。改善現有的經濟發展模式,減弱對農業的依賴性,擴寬居民收入來源。二是引進外資外企,為慶陽市的經濟建設注入新鮮血液。同時提供更多工作崗位,讓更多的人就業。同時刺激當地企業發展,提高自身競爭力。三是鼓勵居民創業。可以增加就業崗位,提高城市就業率及居民收入,從而提高居民消費水平。四是大力發展公共事業吸收更多閑置勞動力,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經濟發展條件。
慶陽市要加強體育消費基礎條件,要抓住兩個重點。第一個重點是建設體育鍛煉場所。針對慶陽市現有體育場館容納能力較低,而且農村的部分地區沒有體育鍛煉的場所這一現狀。城市方面在人口較密集的地方建設小型體育場館;各社區建設小型體育廣場方便城市居民就近體育鍛煉。農村方面,利用閑置土地建設一些可以進行體育鍛煉的廣場;也可以在各縣城建設小型體育場館,以滿足農村居民體育鍛煉的需要。第二個重點是體育器材。目前慶陽市公共體育器材存在種類少,損毀嚴重的現象。首先完善各體育場所的公共體育器材種類,部分體育器材可以根據人流量增加數量避免出現器材不夠用的現象。其次,對各體育場所的體育器材應定期檢查,做好時時保養,及時維修。延長體育器材的使用壽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政府的作用想要在體育消費發展中得到充分發揮。就應該在政策,活動中合理引導。體育消費與其他消費相同,也有消費主體、消費內容、消費市場及消費條件,政府的引導也應該在這些方面進行。消費主體方面,在體育人才培養方面加大力度。引進專業優秀教練為優秀運動員的培養創造條件。優秀運動員不僅了以為我市增光,而且可以帶動居民體育鍛煉體育消費的積極性。消費市場方面,引入更多體育消費品品牌,改善慶陽市的體育消費環境。使居民在消費中有更多選擇其權益也能得到保障,拉開體育消費品層次降低城鄉居民體育消費差距。消費條件方面,在體育基礎設施方面加大投資力度。在人口密集的鄉鎮建設小型體育場館,完善社區體育器材種類,保養和維修已已壞器材。在體育活動方面加強宣傳。慶陽市的體育比賽及活動中宣傳不足,居民消息來源緩慢會導致錯失觀賞體育比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