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劍雄(大連醫科大學 遼寧 大連 116000)
對U12/U14/U16網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結構進行研究。調查對象是U12-U16網球訓練的教練員。
(1)文獻資料法。
針對本文的主要研究的目的和內容,通過圖書館、中國知網(www.cnki.net)和中國學術期刊網上進行了大量的、廣泛的查閱、搜集和整理,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理論依據。
(2)專家訪談法。
走訪運動訓練理論的專家,了解青少年的競技能力結構。走訪和電話采訪從事多年網球訓練的教練員,就有關青少年競技能力結構以及影響因素的問題進行了深入交談,從競技能力結構以及影響因素方面了解U12-U16運動員訓練的現狀。
(3)問卷調查法。
根據本研究的需要以及結合網球領域專家建議,設計出有關本研究的調查問卷。分別對國家網球隊教練員和部分各省市級網球隊教練員進行了問卷調查。
(4)數理統計法。
運用SPSS21.0統計軟件對回收的有效問卷進行統計整理,將調查所得的各項數據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5)邏輯分析法。
結合多學科理論對調查結果和統計數據進行邏輯分析。
運動員的競技能力構成中,競技能力結構的主導要素是對本專項競賽起決定作用的要素。想要獲得理想的訓練效果,只有抓住與專項特征密切相關的主導要素,進行有層次、有次序的重點訓練,才能使個體的競技能力的結構與發展在特定的某些階段更加符合比賽的需要。因此,分別處在基礎訓練階段、鏈接區間、專項提高階段的U12、U14、U16年齡組的網球運動員,在發展競技能力結構時不但要抓住各年齡組比賽制勝的主導要素優先發展,而且還要理清各訓練階段競技能力結構的層次性和次序性。
(1)U12網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結構的發展次序。

表1 U12競技能力結構的發展次序
從表1能夠看出,U12組競技能力結構發展次序中技能均值4.09為最高,戰能均值為3.27最低。網球是以技戰能為主導的項目,對技術能力和戰術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在網球基礎訓練階段的訓練重點是發展全面的技術能力。而戰術能力依賴于技能的掌握,在U12運動員各項基本技術正處在分化階段,未達到固定化及自動化,做不出行之有效的戰術組合。戰術能力還受心智能力的支配,U12運動員對網球專業知識掌握不足,認知能力不強,參賽次數不多比賽經驗不夠豐富,都使得戰術能力在此階段不能作為訓練的重點。但是教練員還是應教授U12運動員掌握一些基本的戰術原則和培養戰術意識。
雖然技術能力是U12網球比賽的主導要素以及競技能力結構訓練的核心。表1顯示體能的均值為3.45,排在競技能力結構的五要素的第4位,沒有受到教練員的足夠重視。據對教練員調查訪問,大部分的教練員只注重U12運動員跑、跳、投等基本運動能力的培養,卻很少有人抓住此階段某些運動素質發展的敏感期進行專門性訓練。例如,速度素質、柔韌素質、靈敏能力在此階段都是最佳的發展時期。因此,為了保證運動員在下一階段或未來更高級別的競技能力提高過程中不遇到發展“瓶頸”,教練員必須將U12網球運動員的體能能力訓練視為重點之一。在U12運動員的訓練中除了對網球的興趣培養外,還要注意他們對“球感”的發展,為以后的訓練做好基礎。培養U12運動員正確地對待比賽的勝負,學會在比賽時保持一種積極的形象和姿態,參加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U14網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結構發展次序。
U14組在U12組和U16組之間,屬于一個鏈接區間。它是從基礎訓練階段“以全面訓練為主”向專項提高階段“以專項訓練為主”的訓練轉換過程。運動員在基礎訓練階段中主要著眼于打下全面的、系統的競技能力基礎,訓練的核心內容是協調能力及基本運動技能。

表2 U14競技能力結構的發展次序
從表2可以看出,U14組體能能力均值最高,達到4.45。14歲已經進入了青春發育期,尤其是身體發育進入了快速增長期。在此階段身體素質、身體形態、身體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自然增長,可塑性與提升空間是相當之大的。這一階段對U14體能能力加以科學合理的針對性訓練,在全面的一般體能基礎上,逐漸增加網球專項體能的訓練,如爆發力、無氧能力等。U14運動員體能能力發展程度的高低,將決定進入網球專項提高階段,其競技能力提升速度的快慢以及發展空間的大小。
U14組的戰術能力和技術能力的均值同為4.09。因為,隨著技術能力的不斷提高,比賽經驗的豐富,戰術能力在比賽中逐漸占據重要的位置。U14運動員的技術動作基本上都可以達到自動化,但是各技術間的變換還是不夠嫻熟的,如上旋球與下旋球,底線與網前的轉換。不過運動員已有明顯了的個人技術特點,即優勢技術與弱勢技術,將技術特點與身體條件、個人特點相結合考慮,逐步培養出有特點、有優勢、個性顯明的個人打法和戰術體系。比如,力量素質和正手技術好的選手應主動多采用大力的正手擊球,取得制勝分的進攻性打法;技術全面,身體素質較好的選手可以培養成全面型打法的球員。U14組競技能力結構的主導因素是在以提高體能能力為核心的基礎上,著重培養具有運動員鮮明個人技戰術特點的獨特打法。
進入青春期的U14運動員,心理能力和運動智能力也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心理和智能均值同為4.00。說明通過多年的訓練和比賽經歷U14運動員已具備承受艱苦訓練的心理品質和學習網球理論知識的能力。U14組網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結構發展的均衡性和全面性證明了已經做好進入專項提高階段訓練的準備。
(3)U16網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結構發展次序。

表3 U16競技能力結構的發展次序
隨著年齡的增長,U16運動員的各器官組織、身體機能逐漸成熟,并達到成人水平,神經系統、骨和肌肉發育程度可以完成負荷強度較大的專項體能訓練。不過有些發育期較晚的運動員在訓練時還需謹慎安排訓練內容。并且參加U16網球比賽的運動員至少已有5-7年的球齡,運動員間的技術能力差別不大,因此體能能力可以被看成是此階段取勝的關鍵。
隨著運動員競技能力水平的持續提高,U16運動員接近實戰的戰術練習比例逐漸增加,使得原有的技術能力在現在更加復雜的戰術條件下,很難滿足高強度、高難度戰術能力的需求。因此,針對U16運動員的技術訓練,必須保證運動員特長技術的不斷提高,并且在比賽中穩定高效的發揮。還要在原有的技術基礎上精益求精,不斷地完善和改進錯誤動作及薄弱的技術細節,才能夠使技術在復雜的、困難的戰術環境中表現出行之有效的能力。而戰術方面在堅持發展個人打法的基礎上,更需要圍繞個人打法和個人特點創造出更多的戰術并熟練掌握,使個人的戰術體系更具全面性,應對其它不同球員的打法和技術特點時能夠從容應對。
3、U12-U16網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結構的比較分析

表4 U12、U14、U16網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結構的多重比較
從表4可以看出,通過對U12、U14、U16三組競技能力進行多重比較,在技術、心理和智能方面,U12、U14、U16三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只有在戰術和體能方面,U12較U16兩組之間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

圖1 U12、U14、U16網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結構曲線圖
網球是一項對技術能力要求很高的運動,不管處在任何階段、任何水平的網球運動員對技術的訓練都會給予相當的重視,因此U12、U14、U16運動員在技術方面無顯著性差異。而 U12、U14、U16三組的心理能力和智能不僅在各自年齡階段有著不同的訓練要求和訓練程度,并且運動員還通過參加各種水平、各種級別的比賽不斷積累和豐富比賽經驗,掌控比賽、閱讀比賽的能力不斷提高,心智能力水平逐漸趨于成熟,但無顯著性差異。而在體能能力方面,隨著年齡的增長,青少年的身體發育程度也漸漸地向成年人水平接近,網球專項體能所需身體素質已較好的構筑,因此青少年可以接受更大的訓練強度和訓練負荷,向專項訓練發展。在戰術能力方面,隨著技術能力不斷完善,體能能力逐步向專項特征的要求發展的基礎上,再加之多年訓練和比賽經歷所總結和學習的經驗,這些條件都向戰術能力的訓練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標準。所以,體能和戰術在三組之間的比較中具有顯著性差異。
(1)U12-U16網球運動員在各階段的訓練和比賽中發展的競技能力結構次序有所不同。U12在基礎訓練階段是以技能的學習與掌握為主要訓練任務;U14在鏈接區間是以體能和技戰能為訓練重點;U16在專項提高階段是以體能的提高為訓練的主要任務;
(2)U12-U16網球運動競技能力結構在各階段的訓練過程中,戰術能力和體能能力具有顯著性差異性;而技術能力、心理能力和運動智能無顯著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