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時代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是現代化教學的重要內容。信息化在教學中的應用轉變了教師的教學思維,改變了課堂教學的模式,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本文主要就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如何改進英語課堂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進行探究。
【關鍵詞】信息化;多媒體;英語教學;課堂;教學方法
【作者簡介】陳娜(1984- ),女,漢族,天津人,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大本,中學一級,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的趨勢加強,帶動人們工作學習的高效與便捷化,特別是帶動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化,信息技術為初中英語教學提供情境創設的載體支持,為課堂師生互動提供教學課件,為初中英語與其他學科的融合提供橋梁與紐帶,實現學生跨文化意識和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新時期探討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具有現實必要性。
一、信息技術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
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現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激發,有助于良好教學情境的創設,也實現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培養提升。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發揮積極作用。明確其教學的重要性,才能重視英語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實現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創新優化。
1.有助于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興趣是第一任老師,英語學習需要學生具備跨文化意識和語境轉化能力,而信息技術作為教學輔助,具有強大的輔助認知功能,從傳統的單向授課模式中擺脫出來,凸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學生在真實的學習情境中接受挑戰性的學習任務,學習類似晉級競賽及游戲互動,大大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2.有利于教學情境的創設。英語學習必須基于特定的語言環境,因此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學情境的創設優化必不可少。借助信息技術實現課堂情境的模擬創設,組織課堂教學讓學生進入虛擬的教學環境,在與計算機交互過程中完成某一項特定的學 習任務,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
3.有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運用,實現了傳統板書教學局限的擺脫,網絡教學,在線考試,多媒體技術帶動信息交流平臺的建構,借助計算機、投影儀及大屏幕等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提高教學效率,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現狀
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英語課堂在素質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其教學局限也日益凸顯。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問題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是教師過分關注學生知識理論的學習把握,忽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升。教師基于傳統的授課理念,以分數作為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參考,導致當前的英語教學側重語法及詞匯知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弱。其二是教師教學理念之后,教學模式滯后。雖然課改不斷上深入,但是多數教師在教學中沿襲傳統的授課模式,板書教學,“滿堂灌”,“一刀切”等,教師習慣性地主導課堂,學生只能被動地聽,這樣的英語課堂教學帶有“填鴨式”教學的影子。學生就顯得非常被動,與教師互動少,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不高。其三是教學方法陳舊,教學形式十分單一,教學評價不夠全面。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仍以黑板和粉筆為主要教學手段,在學習新課的時候,特別是新單詞學習時,一般采用教師領讀—學生跟讀的形式,再或者教師放錄音讀,學生跟讀,教學枯燥乏味。而教學評價中側重考試成績,學生的日常表現被忽視,學生的點滴進步和個性特點被忽視,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初中英語是初中階段的基礎學科,而作為語言學科,其又具有教學的特殊性,其涵蓋聽、說、讀、寫幾個方面的訓練,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必須多管齊下。而信息技術的發力讓多管齊下的初中英語教學取得實效。因此新時期,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做好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革具有現實必要性。
三、信息技術輔助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
1.多元化的課堂呈現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要關注學生興趣的激發。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以形象為主,直觀為主,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借助信息技術,實現課堂教學內容的多元化和趣味化呈現,讓學生獲得直觀生動的學習體驗,奠定其英語學習的興趣基礎。在具體的教學實施中,教師借助課件錄像等載體,引出趣味性的話題,呈現趣味性的圖片和視頻,學生喜聞樂見也十分熟悉,因此學習熱情及探究欲望高漲。例如Side By Side Book 3 Unit 1部分的教學,在新單詞的學習中,教師借助信息技術制作自測課件,借助計算機進行課堂虛擬測試。在學習新單詞typist時,展示打字員在打字的畫面,讓學生猜測單詞的意思,當學生猜對了一點擊鼠標就會顯示漢語意思,然后引導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音標試著讀出來,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英語課本上抽象的語言符號融入到具體的資料背景和情境圖文中,教學語言更為鮮活生動,學生更為積極主動地開啟知識學習的大門。
2.創設英語學習氛圍情境,增強課堂師生互動。對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來說,情境的創設必不可少。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展開英語學習,其學習自主性更強,學習熱情更高。教師可以借助錄像機、投影機等設備為學生創設悅耳、悅心的交際情境,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到語言交流的真實情感。也可以是歌曲的播放,可以是英文電影的觀賞,也可以是話劇的演繹,角色的扮演等,也可以是信息技術輔助下的游戲互動,將課堂學習推向高潮。特別是句式語法的講解,學生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獲得更全面的認知,教師在學生觀看學習的過程中加強指導,學生可以跟著視頻朗讀,在觀看視頻后回答教師的提問等,課堂氛圍融洽,師生互動也更為熱烈,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例如SBS Book 3 Unit 1 Practicing這部分時,教師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文中人物做練習的視頻動畫,豐富趣味的畫面對學生吸引性很強,這樣無形之中,學生聽力學習效率顯著提升,并且在初步聽了一遍之后,教師輔助以提問的形式:Whats he practicing? What does his coach tell him? What does he want to be when he grows up?層次性地遞進,滿足不同學習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然后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聽第二遍,如果學生某一句、某一段沒聽清楚,可以迅速地找到并重復聽,學習針對性更強,學習效率更高。
3.借助微視頻的多元展示,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信息技術應用于初中英語課堂,也帶動教學效率的提升。教師借助PPT或者微課程實現教學知識點的集中性講解與展示,輔助以優美的音樂,契合教學主題的視頻,介紹英語國家的民俗文化和思維習慣,對比英語與漢語的不同點,引導學生運用英語邏輯思維深入課堂學習。例如Flash動畫,通過直觀生動的教學畫面,課堂教學不再是單純枯燥的講解,而是適合中學生的閱讀材料,朗讀視頻,文稿演示等,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標注句子重音、節奏、音變、連讀、弱讀、省音 以及意群劃分等,不知不覺中深入把握知識。利用信息技術組織課堂教學時,可以基于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能力,針對性地選擇學習內容,教學內容可以前進、后退或者快慢調節,學生遇到不懂的可以重復學習,也避免了教師的重復講解,兼顧了不同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節省了板書演示的時間,大大提升了英語課堂教學時效。
四、英語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原則
1.合理適度使用信息技術助力教學。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在發揮其教學優勢的同時必須做好使用度的把握,合理使用。信息技術的運用必須恰當好處,而不是教學的負擔和累贅。當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時,或者遇到復雜問題講解時,運用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實現復雜問題的具體演示,最大限度提升信息教學的魅力。在利用信息技術組織課堂教學中,教師也應該避免重形式輕內容的錯誤傾向,不應該一味追求形式的豐富和多樣,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組織信息技術教學,才能助力英語課堂教學。錯誤地使用信息技術組織教學往往適得其反。
2.要做好信息技術教學頻度的把握。對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來說,必須把握度的原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時間是相對固定的,如果信息技術教學用時占比過高,則不利于教師的教學指導和總結,學習效果并不理想。此外信息技術輔助教學雖然帶來教學的高質高效,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師生互動減少,教師及學生對信息技術課件等依賴性強,自主教學及自主學習能力弱化。因此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必須保持合適的頻度。例如復雜句型的講解,教師可以通過板書的形式向學生進行第二次教學,在多媒體教學的基礎之上更進一步,深化學生對知識的認識與把握。合理控制信息技術課堂使用的頻度,不會因為信息技術的過度使用,分散學生英語學習的注意力,使得初中生英語學習中始終保持較高的興趣。
五、結束語
信息技術是不斷發展的,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也備受關注。基于信息化不斷發展的大背景,我們必須做好英語課堂信息化教學方法的探究關注。肯定其教學的積極作用,思想上加以重視。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興趣的激發及教學效率的提升,多個方面做好課堂信息化教學實施。同時堅持適度和合理性原則,讓初中英語課堂信息化教學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參考文獻:
[1]李美瓊.情境認知和學習理論視角下初中英語信息化教學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6.
[2]李美瓊.初中英語信息化教學現狀調查研究[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6(04):153-155.
[3]張維淑.ASSURE模式在初中英語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D].安徽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