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軍
“十三五”以來,灌云縣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以爭創全省綠色發展示范縣為目標,始終把打贏三大攻堅戰擺在重要位置,解放思想,致力提升發展的“含綠量”和“含金量”,全面拉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后發先至的戰略布局。
目前成功創成省級生態縣,建成國家級生態鄉鎮1個、省級生態鄉鎮11個。一是堅守和優化生態空間。把全縣生態紅線保護區域由原來的272.04平方公里,調整擴大到354.95平方公里。二是集聚和擴張生態產業。從源頭把關入手,抬高項目準入門檻,集聚擴張全域旅游、先進制造、現代物流、電子商務和高效農業五大綠色生態產業。三是拉長和補齊生態短板。堅持問題導向,以實施“兩減六治三提升”的“263”專項行動為重點,以生態創建為抓手,整合資源,集中要素,加快彌補生態環境建設短板。灌云以“高質發展、后發先至”統攬一切工作,把臨港產業區化工集中區整治作為崛起振興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決不要“黑色的GDP、帶血的GDP”。重點抓好幾個方面工作:
第一,重拳出擊、鐵腕治污,舉全縣之力推進。黨的十九大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省委、省政府把“生態環境高質量”作為“六個高質量”之一,強調以天藍地綠水清、綠色低碳循環、寧靜和諧美麗為目標,補齊拉長生態環境這個突出短板。市委、市政府把整治環保突出問題、保護好生態環境作為推進“高質發展、后發先至”的重要內容,提出了一系列明確要求。全縣將認清當前嚴峻形勢,抓好臨港化工園區整治。嚴格按照省里最高標準進行復查,凡是達不到標準的企業一律停產。嚴格落實“一評估一核查”和“兩評價一會審”環保安全舉措,對環保不達標的企業堅決實施“兩斷三清”,逐企逐廠把問題整改到位。
第二,突出重點、攻堅克難、徹底整治。始終把環保整改突出問題緊緊抓在手上,確保整改任務措施全面快速落實到位。繼續開展環保整改工作,鞏固已取得的成果。持續開展清管行動,不留任何盲區死角。強制化工行業落后產能淘汰退出,完善企業退出機制。對違法違規經營的污染企業,堅決依法予以關停;對“四個一批”關停企業,嚴格按照標準要求落實到位。完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監管體系,加強對已建成的環保設施進行運營監管。健全完善環保、安監等部門聯動處置的工作機制,對違法違規企業和環境污染行為進行從嚴、從重、從快處罰。
第三,源頭把關、生態優先,以常態之效推進轉型。大力實施“高質發展、后發先至”三年行動計劃,堅決不上不符合國家產業導向、重度污染和難治理的項目。大力發展新材料、新能源以及裝備制造和節能環保等產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建設綠色生態園區。以海河聯運為依托,發揮區域性樞紐的集聚輻射作用,發展功能性物流中心,打造港口物流園。以豐林木業為引領,打造木材加工產業園。依托綜合優勢,優先發展海工裝備、高端船舶制造等產業,推動投資10億元的金風科技海工裝備等項目盡快開工建設,打造裝備制造產業園。以投資超百億元的華能能源基地、30億元的金風科技海上風電為龍頭,打造新能源產業園。依托臨海新材料、本元新材料等項目,推動產業鏈延伸,打造新材料產業基地,以產業轉型發展推動園區環境提升。
(作者系中共灌云縣委書記)
責任編輯:張 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