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圖形用戶界面作為科技發展衍生出的新事物正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國家知識產權局第六十八號局令將包含圖形用戶界面的產品納入到專利法的保護客體中。由于圖形用戶界面自身的特殊性,以及我國尚未引入部分外觀設計保護制度,目前,我國針對包含圖形用戶界面的產品的外觀設計尚未形成比較成熟的專利申請和審查規范,包含圖形用戶界面的產品的外觀設計在外觀設計表達和權利保護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申請人的智慧付出與所得到的保護并不匹配。通過分析圖形用戶界面的設計過程,結合具體案例分析,本文嘗試探索出針對包含圖形用戶界面的產品的外觀設計更好的表達方式,希望能為行業內外的學者提供一點新的思路。
關鍵詞 圖形用戶界面 表達方式 界面原型
作者簡介:張靜雯,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北京中心外觀設計審查部,研究方向:外觀設計專利。
中圖分類號:D923.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9.111
一、包含圖形用戶界面的外觀設計的現有視圖提交標準的局限性
2014年5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第六十八號局令通過對《審查指南》的修改,將包含圖形用戶界面的產品納入到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客體中。根據《專利法》第五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產品的外觀設計為準;簡要說明可以用于解釋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產品的外觀設計。
專利法予以保護的圖形用戶界面可以是一個靜止的提供人機交互或與實現產品功能相關的功能性界面,但更多的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對于具有動態變化過程的圖形用戶界面,應將關鍵幀視圖,即圖形用戶界面變化狀態圖,與整體產品的正投影視圖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審查,其整體應滿足清楚表達外觀設計的設計要點的要求。
但是,圖形用戶界面不同于一般產品。
一方面,圖形用戶界面基于科技發展衍生出的新產品、可視化操作方式和新的用戶需求而產生,屬于近年來的新生事物,與傳統意義上的產品存在很大差異。
另一方面,由于我國尚未引入部分外觀設計保護制度,針對包含圖形用戶界面的產品的外觀設計尚未形成比較成熟的專利申請和審查規范。
上述兩方面原因使得包含圖形用戶界面的外觀設計在外觀設計表達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站在申請人的角度,從圖形用戶界面的設計過程來看,目前的視圖提交方式在權利保護方面同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圖形用戶界面的設計過程簡介
針對圖形用戶界面,設計人員在前期的產品規劃中的重點內容是確定界面的具體功能和梳理界面變化流程。確定界面的具體功能,包括:列舉界面所具有的具體功能、對界面進行詳細的具體功能區域的劃分。梳理界面變化流程,即以實現具體功能為目的,以人機交互操作為界面變化的啟動方式,確定界面變化過程的依次順序。設計人員在進行產品規劃的同時,會根據以上內容確定出“流程圖”并繪制出一套“界面原型”,“界面原型”是圖形用戶界面的原始框架,以線框形式為表達方式,表示出圖形用戶界面的最核心內容,同樣也是最能體現設計要點的視圖。
在此之后,就是設計人員在“界面原型”的基礎上,進行視覺設計。在“界面原型”中的對應部分加入相應的形狀、圖案、色彩設計要素,以呈現更好的視覺效果,使其富有美感。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視覺設計過程中加入的形狀、圖案、色彩設計要素中,有些是確定不變的,有些則是具有不確定可變化性的。
從現有規范來看,設計人員在整個設計過程中進行了大量的智慧付出,但在申請文件中僅最終一個確定不變的狀態能獲得保護,所得到的保護與智力付出并不匹配。
三、包含圖形用戶界面的外觀設計表達方式的探索
一般來說,圖形用戶界面通常與人機交互和實現產品功能有關,就其自身的特殊性而言,圖形用戶界面注重的是人機交互的方式、人機交互的操作流程和界面的視覺表達效果,這才是帶有圖形用戶界面的產品的外觀設計的設計要點,也是應當清楚表達的內容。
但是,依照我國目前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的視圖提交規范,視圖表示的外觀設計可能并不是申請人真正想要獲得專利保護的內容,而是其中一個具體的情形。視圖表示的內容與申請人想要保護的內容存在差異,不能準確地體現圖形用戶界面的設計內容,不能表示出設計人員的智力付出。而且,基于此種表達方式而獲得的外觀設計專利權,一方面對申請人獲取保護是不充分、不準確的,另一方面對專利權的保護也是不利的。競爭者只需將其中一些具體細節做以調整,即可規避侵權的風險,這樣,對專利權人是非常不公平的。
針對包含圖形用戶界面的外觀設計,現有表達方式中存在的不足,結合界面設計過程的特點,我們應當探索出一種更適合圖形用戶界面特點的表達方式。
在包含圖形用戶界面的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文件中,引入以“界面原型”為基礎的圖片或者照片,以“界面原型”為基礎進行表達,在其對應部分以圖形用戶界面的最終視覺呈現表達出確定不變的形狀、圖案、色彩設計要素,以“界面原型”中具體功能區域劃分的線框形式表達出具有不確定可變化性的設計要素。對于各界面之間的變化關系,這種以“界面原型”為基礎的界面變化狀態圖可以更準確地實現清楚表達的目的。
由前文對界面設計過程的簡介可以總結出,“界面原型”可以有效地表達出設計要點,即圖形用戶界面中提供人機交互或與實現產品功能相關的功能區域的具體劃分,以及各功能區域所顯示的內容的依次變化情況。“界面原型”是抽象的設計要點具象化的最直接表達方式。但是,由于未經過視覺設計的過程,“界面原型”與圖形用戶界面的外觀設計在視覺呈現上又存在較大差異,故此將“界面原型”直接引入作為外觀設計視圖肯定是不準確不符合清楚表達要求的。而以“界面原型”為基礎的界面變化狀態圖,這樣的表達方式與包含圖形用戶界面的外觀設計的最終視覺呈現基本相同,區別點僅在于對具有不確定性的設計要素的表達。
與目前的視圖提交規范相比較,這樣的表達方式清楚地顯示了其中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將設計要點作出了更準確的表達,更符合清楚表達的要求。
專利法予以保護的圖形用戶界面,具有變化狀態的是其中一種情況,另一情況是不存在變化狀態的,是一個靜止的提供人機交互或與實現產品功能相關的功能性界面。對于不存在變化狀態的情況,界面中也可能會存在不確定性,只是相對較少,同樣也可以適用以“界面原型”為基礎的界面變化狀態圖的表達方式來表達圖形用戶界面內容。由此,以“界面原型”為基礎的表達方式可以作為包含圖形用戶界面的外觀設計的通用表達方式,可以作為更好地滿足清楚表達要求的視圖,成為包含圖形用戶界面的外觀設計的必要視圖。
目前,我國針對包含圖形用戶界面的外觀設計尚未形成比較規范的專利申請規范,根據前文的分析和總結,我們可以總結出一個比較明確的視圖提交規范:申請人應當提交整體產品的正投影視圖和以“界面原型”為基礎的外觀設計視圖,其中,界面中具有不確定性的部分內部填充一組X形交叉線作以表達,申請人應當在簡要說明中對其進行輔助說明,界面中具有不確定性的部分不在保護范圍之內。可以以相似設計的形式,將界面中的不確定部分具體化列舉性的提交,此時,以“界面原型”為基礎的外觀設計視圖成為判斷設計思路的依據,也為后續的侵權判定提供有力依據。
由于我國尚未引入部分外觀設計保護制度,對于包含圖形用戶界面的外觀設計而言,整體產品的正投影視圖仍是必要的。在這一視圖提交規范中,整體產品的正投影視圖和以“界面原型”為基礎的外觀設計視圖為必要視圖。以“界面原型”為基礎的外觀設計視圖的視圖名稱可以為界面參考圖。
四、結語
以“界面原型”為基礎的表達方式可以更準確地表示出申請人想要保護的內容,更全面地體現圖形用戶界面的設計內容,更有利于專利權的保護,較好地將所得到的保護與智力付出相匹配。而且,由于我國尚未引入部分外觀設計保護制度,采用以“界面原型”為基礎的表達方式,將有助于與部分外觀設計保護制度相銜接。
由于移動終端的物理造型設計空間越來越小,設計風格日趨簡約,物理鍵盤逐漸消失,在屏幕上顯示的圖形用戶界面成為移動終端人機交互的重點,甚至成為獲得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圖形用戶界面作為近年來的熱點,必將會成為今后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的一個重要類別,圖形用戶界面如何更好地滿足清楚表達,更好地適應專利法律體制,或者專利法律體制如何更好地接納圖形用戶界面這一客體仍值得探索。文中的內容只是筆者對上述問題的一些淺顯的思考,希望能為行業內外的學者提供一點新的思路。
隨著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新生事物將會不斷涌現,專利法律體制和審查規范也應當隨之不斷改進和完善,順應發展趨勢,以更好地服務創新主體。
參考文獻:
[1]李洪海、石爽、李霞.交互界面設計.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2]吳溯、孟雨、謝怡雯,等.設計之戰:移動終端工業設計的知識產權博弈.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