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樹棟
精神調養
夏屬火,與心相應,所以要重視心神的調養?!端貑枴に臍庹{神大論》指出:“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就是說夏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胸懷寬闊,精神飽滿,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氣機的通泄。嵇康《養生論》說,夏季“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于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指出了“心靜自然涼”的夏季養生法,很有參考價值。
起居調養
夏季宜晚些入睡,早些起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炎熱可使汗泄太過,令人頭昏胸悶,心悸口渴、惡心、甚至昏迷。所以,安排勞動或體育鍛煉時,要避開烈日熾熱之時,并注意加強防護。午飯后需安排午睡,一則避炎熱之勢,二則可恢復疲勞。每天洗一次溫水澡,不僅能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膚清爽,消暑防病,而且可使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擴張體表血管,加快血液循環,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
夏日炎熱,腠理開泄,易受風寒濕邪侵害。故有空調的房間,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納涼時不要在房檐下、過道里,以防賊風入中得陰暑癥??稍跇涫a下、水亭中、涼臺上納涼,但不要時間過長。夏日天熱多汗,衣衫要勤洗勤換,久穿濕衣或穿剛曬過的衣服會使人得病。
飲食調養
夏時心火當令,心火過旺則克肺金。味苦之物能助心氣而制肺氣。故孫思邈主張:“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養肺氣。”陰陽學說則認為,夏月伏陰在內,飲食不可過寒,如《頤身集》指出:“夏季心旺腎衰,雖大熱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涼粉、冷粥。飽腹受寒,必起霍亂。”心主表,腎主里,心旺腎衰,即外熱內寒之意,故冷食不宜多吃,以免寒傷脾胃,令人吐瀉。
夏季致病微生物極易繁殖,食物極易腐敗、變質。腸道疾病多有發生。因此,講究飲食衛生,謹防“病從口入”。
運動調養
夏天鍛煉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公園、河湖水邊、庭院空氣新鮮處,鍛煉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氣功、廣播操為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運動。劇烈運動可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僅傷陰,也傷損陽氣。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鹽開水或綠豆鹽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不要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否則會引起寒濕痹證、“黃汗”等多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