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永超
摘要: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已經成為了未來社會發展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基本要求,其在環境保護以及生態修復方面具備較強作用價值,為了更好實現對于低碳經濟的有效貫徹落實,充分加強對于新能源技術的有效應用必不可少。本文就重點圍繞著新能源技術在低碳經濟環境下的發展應用進行了簡要分析論述。
關鍵詞:低碳經濟;新能源;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TE0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18-0013-01
引言
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能源和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如果能源和環境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不僅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難以實現,而且人類的生存環境和生活質量也會受到嚴重影響。新能源技術的應用就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類,其能夠較好實現對于低碳經濟環境的有效適應,作用價值較為突出。
一、新能源技術應用特點分析
新能源技術的應用主要就是充分借助于太陽能、風能、核能以及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進行充分運用,促使其能夠在社會經濟發展中表現出更強的作用價值。結合當前我國新能源技術的有效應用,其具體應用特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低碳特點。對于新能源技術的有效應用,其在實際應用中必然表現出了較為明顯的低碳特點,能夠較好實現對于碳排放的有效控制和降低。相對于傳統煤炭以及石油等能源的應用,新能源技術的應用具備更強的二氧化碳排放控制效果,如此也就能夠更好提升其低碳價值,有效實現生態環境的改善和保護。
2.可持續性特點。對于新能源技術在當前社會發展中的有效應用,其能夠表現出較強的可持續發展效果,這也是當前我國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目標。隨著當今社會能源短缺問題的日益嚴重,如何降低社會發展對于傳統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賴也就顯得極為必要,應該切實圍繞著新能源進行充分運用,確保新能源能夠較好替代傳統能源,如此也就能夠表現出可持續應用特點,服務價值更為突出。
3.不確定性。在當前社會發展中加大對于新能源技術的充分研究是未來發展趨勢,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但是新能源技術應用存在的不確定性同樣也是比較明顯的。因為我國很多新能源技術的應用并不是特別成熟,存在著較為明顯的高風險,相應運行效率也并不是特別突出,進而也就很可能形成較大的隱患,這種技術并不成熟帶來的不確定性也就需要在未來發展中予以充分關注,確保其能夠在實際研究和推廣中體現出更強的高回報性。
二、低碳經濟環境下的新能源技術應用
結合現階段我國低碳經濟環境的不斷發展,相應要求同樣也越來越高,對于各項技術的應用也提出了更高的限制,進而也就更加需要注重對于新能源技術的充分研究運用,其中較為常見的應用技術手段如下:
1.太陽能發電技術。在我國新能源應用研究中,太陽能是接觸比較早的一類能源,其應用方式也是比較多的,除了傳統的太陽能取暖和采光運用,當前太陽能發電技術的應用同樣也得到了理想推廣。太陽能發電技術主要就是借助于太陽能電池板進行合理布置,促使其能夠實現較為高效的光一電轉化,如此也就能夠提升太陽能的實際應用效益,保障其能夠更好的服務社會。結合這種太陽能發電技術的有效應用,其在當前雖然應用范圍較廣,但是轉化效率并不是特別理想,相對較低,并且應用也存在日照時長的限制,難以較好匯入電力系統發揮更強作用,如果利用地域特點,把光伏與水電站結合就可以實現不間斷發電。目前更有熔鹽塔式光熱電站,白天通過光伏發電,晚上利用高溫度的熔鹽熱能轉換進行發電,這樣能夠突破光伏自身能源局限,實現24小時不間斷發電。
2.風力發電技術。在新能源技術的具體應用中,當前風力發電技術的應用同樣也得到了較好價值呈現,成為新能源應用的一個重要方式。風力發電技術的應用主要就是在一些風能儲量較為豐富的區域進行風力發電設備的合理布置,促使其能夠較好實現對于風能到電能的轉換。風力發電技術的應用雖然在當前的應用較為常見,尤其是對于一些平原及沿海區域,風力發電設備的布置更是較為豐富,但是其在具體應用過程中同樣也存在著一些較為明顯的限制,風有停的時候,穩定性不足,在長期運行中也容易表現出較多的故障,在電網融入時也容易發生一些較為明顯的不穩定威脅,最終導致風力發電技術應用效果不理想。如果滿足多重能源調和條件,可以給風機和光伏裝上磷酸鐵鋰電池,組成聯合發電體,電池組在風力和日照較好時進行儲能,在天氣不佳時進行輸出,維持電網需要的穩定功率,高性能電池組的出現讓自然能源變得有效可控。
3.水力發電技術。當前我國對于水力發電技術的應用同樣也比較常見,并且作用價值相對而言是比較突出的,能夠更好實現水能資源到電能的有效轉換。現階段比較常見的水力發電技術不僅僅局限于傳統河流水能的應用中,對于潮汐水能以及海流能源,同樣也能夠表現出較強的左右,能源轉化效率較為理想。水力發電技術的應用在當前的應用還不會對于周圍環境形成明顯的高污染,對于生態環境保護效益較為突出,相對而言,能源轉化效率也比較高,進而也就成為了較為普遍應用的一類技術手段。當然,這種水力發電技術對于地點的要求比較高,限制性較為明顯,需要結合地形以及環境進行合理布置。
4.地熱發電技術。地熱能在當前社會中同樣也表現出了較強的應用價值,地熱能的應用除了能夠在建筑物中合理配置,促使其有效緩解暖通空調系統的運行強度之外,還能夠在地熱發電方面表現出更強的實際效益。地熱發電技術的應用主要就是針對地殼結構中存在的天然熱能進行充分運用,借助于地熱發電設備進行合理布置,促使其能夠表現出更強的能源轉化效果。雖然我國地熱能源較為豐富,但是其同樣對于區域存在著明顯限制,地熱能源較為豐富的地區才能夠確保其能源轉化效率相對比較高,這也就需要重點把握好對于前期勘察工作的充分重視,確保地熱發電設備的布置較為高效,避免濫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同行動。加強全球合作,妥善應對能源和環境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世界各國的共同愿望,也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責任。可再生能源豐富、清潔,可永續利用。加強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向多能源結構的過渡,是應對日益嚴重的能源和環境問題的必由之路,也是人類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