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泉
摘要:本量利分析是企業內部成本管理的一項重要工具,以條件假設為前提,探索有關產品的數量、單價、變動成本及固定成本之間的相互關系,并分析確定企業的盈利目標。本文介紹了本量利分析的方法理論、分析目的及作用,并以翟鎮煤礦為案例進行量本利模型的應用分析。
關鍵詞:企業成本;本量利分析模型;財務管理;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F234.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18-0247-01
一、本量利分析模型及案例的背景介紹
本量利分析模型,起源于上個世紀20年代的西方發達國家,在變動成本計算的基礎上,以會計模型及圖表等形式揭示產品的產銷量、銷售單價、固定變動成本及利潤之間的內在規律性聯動關系,為會計分析預測及規劃提供決策依據的方法。
翟鎮煤礦是一家主營原煤開采及洗煤銷售的企業,根據不同的工藝研發不同熱值煤炭產品。因煤炭產品單一性特點,不同的生產方式使產品質量及價格差別不大,但成本消耗差異卻很大,影響預期利潤的完成。為了揭示問題所在,引入本量利分析模型進行分析。
二、本量利分析模型相關理論
本量利分析首先確定盈虧平衡點。即測算在保本保利的情況下,市場價格固定的情況下應實現的銷售額及銷售數量,對銷售成本進行分解為固定成本及變動成本并進行預測。但這是理想狀態下的預測,在實際環境中,成本、銷量、價格和利潤之間的關系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它們之間并非理想狀態下的線性關系。因此在對成本、價格、及利潤等變量之間的關系做一些基本假設的情況下,建立本量利分析模型。
(一)相關范圍和線性關系假設
在相關范圍內,企業固定成本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變動成本隨產銷量的變化而成正比例關系。總成本=固定成本+變動單位成本×業務量,即總成本與業務量呈線性關系。在單價不變的情況下,銷售收入也隨銷售業務量的變化而成正比例關系。銷售收入=業務量×銷售單價,即銷售收入與業務量也呈線性關系。這樣,在相關范圍內假設下,成本與銷售收入均分別表現為直線。
(二)產銷平衡假設
產銷平衡是企業理想狀態,即產品產量等于銷售量,無期末庫存。但在很多情況下,產銷量是不等的,這時產量因素就會對本期利潤產生影響即庫存影響利潤。企業必須從動態管理的角度,分析各項經營活動因素變動對利潤的影響,即生產經營條件、價格、產品結構及產銷平衡等因素的實際變動情況,調整分析結論。
三、本量利分析模型應用價值
(一)企業達到多少產銷額時才能盈虧平衡。以翟鎮煤礦為例,即研究當產量達到多少時,做到不盈不虧。這一產量是保本產量,即最小計劃量。在此基礎上利用各種手段增加多少產量,才能達到確保完成企業的利潤計劃。
(二)研究企業的固定成本總額發生不發生變化時,產品的銷售單價產生變化時,對成本和利潤所帶來的變化。
(三)研究產品的品類改變時,會造成利潤變化。以翟鎮煤礦為例,改變煤炭產品品種,增加配煤比例,研發新的煤種,將對完成利潤目標所帶來多大的影響。
(四)研究在規定允許的范圍內,如果降低銷售價格,擴大銷售數量,或者提高價格,減少銷售數量對盈利的影響。
通過上述研究分析,為領導者提供決策依據,確保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
四、本量利分析模型的實踐應用
(一)實踐應用的方面
1.生產經營決策方面
通過統計數據,分別畫出總收入線、原方法的固定成本線、銷售總成本線和盈虧臨界點;再畫新方法的固定成本線,銷售總成本線和盈虧臨界點;對兩種方式進行比較,如果新方法的盈虧臨界點低于現行方法的盈虧臨界點,則說明在企業生產能力得到充分發揮,新方法比原方法能獲得更大的利潤。
2.選擇生產投入方面
在確定原生產方案有關的單位變動成本、單位產品貢獻毛益、盈虧臨界點的產(銷)售量、及利潤等數據,再測算新方案投入后的變動成本等盈虧臨界點產(銷)量。對比兩種方式下的利潤情況。選擇是否投資新的生產方案。
3.利潤完成分析方面
通過本量利模型分析,分別依據所提供的數據銷量、銷售單價、銷售單位成本等,在計劃利潤指標確定的條件下的各項變動因素影響情況。分別利用以下公式計算各變動因素的影響情況,測算為實現當期計劃利潤各因素應當達到的最低或最高值。
(1)實現計劃利潤的銷量=計劃利潤÷(銷售單價一銷售單位成本)
(2)實現計劃利潤的銷售單價=噸煤銷售成本+計劃利潤÷銷量
(3)實現計劃利潤的噸煤銷售成本=銷售單價一計劃利潤÷銷量
4.客戶分析方面
翟鎮煤礦主要提供動力煤及煉焦煤,在市場份額一定的條件下,剩余供給能力無法轉移時,當訂貨方要求以低于正常價格的特殊價格訂貨時,只要其提供的特殊價格大于單位銷售成本,即單位貢獻邊際是正值,就應當接受訂貨;否則,應當拒絕接受訂貨。
(二)應用的效果
1.降低了單一產品成本消耗差異,實現了企業利潤最大化
翟鎮煤礦通過引入本量利分析模型進行分析,設定了各類假設條件,通過比較擇優選擇方案改進,降低了單一產品成本消耗差異,實現了企業利潤最大化。
2.幫助決策者制定正確的產供銷政策,優化成本管理、控制考核政策
通過對成本、業務量及利潤之間數學關系并進行分析,幫助企業經營決策者制定正確的產供銷政策及成本管理、控制考核政策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
3.健全了煤炭企業成本管理長效機制,切實提高財務管理能力
通過對本量利分析模型的研究、實施、再優化,健全了煤炭企業成本管理長效機制,提高了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增強了面臨嚴峻煤炭形勢的主動意識和抗風險能力。
五、結語
本量利模型分析是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實用模型之一,在本量利分析模型應用時,注意基本假設,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因地制宜使用,并從動態角度去研究企業經營條件、市場與價格、生產要素、品種結構與技術條件等實際的變化情況調整分析結論,從而做出決策,達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