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立君
摘要: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需要注重建設和管理公共事業。當前,阻礙農村發展的最關鍵因素在于公共事業落后發展,也能夠全面反映出農民問題。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全面加強農村自我建設,縮小城鄉差距,能夠從根本上改變農村面貌。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討分析新時期我國農村建設中的公共事業管理,希望能夠對農村地區的發展起到參考價值。
關鍵詞:農村建設;公共事業管理
中圖分類號:C912;F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18-0106-01
新農村建設屬于系統而龐大工程,面臨較多困難和挑戰,因此需要找到適合的發展關鍵點,才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提升改革發展效果。在新農村建設期間首先需要解放生產力,給予農民平等發展機遇。所以需要加強建設和管理農村公共事業。從當前發展現狀能夠看出,我國農村地區公共事業發展較為落后,嚴重影響了農村經濟和生產力發展,因此公共事業在縮小城鄉差距以及自我發展能力等方面具有顯著作用。
一、農村公共事業存在的問題
1.缺乏基礎設施建設
農村地區大部分水利設施失修老化,嚴重降低了抗災能力,并且農民主要依靠著水利工程發展農業。其次,灌溉設施和農用缺乏固定資產,未實現農業機械化程度,還有部分地區還實行傳統手工耕作;再者,農村地區交通不發達,我國某些鄉鎮和行政村還未通公路。最后,農村地區電網陳舊,電費較高,無法應用較多電器產品。農村飲水問題也比較突出,還有部分地區未通自來水。
2.農村公共事業發展落后,生產力不足
第一,農業科技和信息服務已經無法滿足農民需求,我國農業發展的基本國情為科技帶動農業發展,然而我國大多數農業科技開發還處于落后發展階段,缺乏充足的農業科技開發資金和農業科技人員,在推廣農業科技成果時也存在較多問題,導致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低。
第二,教育事業發展不平衡。教育的區域發展不平衡,我國中西部教育因投入不足,教育發展水平、“兩基”普及、師資力量、校舍建設等方面落后于東部;教育城鄉發展不平衡,從近年全國預算教育經費支出情況可以看出,在城鄉教育投入中農村教育投入與城市投入存在不小差距;教育群體發展不平衡,弱勢群體接受優質教育資源的機會較少,尤其是農村女童、城市外來農民工子女、殘障弱智人群等在教育上處于相對不利地位。
第三,農村醫療問題。我國大多數農村合作醫療已經關閉,鄉鎮衛生院處于勉強維持狀態。農村地區缺乏醫療資源,農民在生病之后只能到城市當中治療,治療費用昂貴,增加了農民的經濟負擔。
二、加強農村地區公共事業建設管理的有效措施
導致農村地區公共事業發展落后的最關鍵因素在于缺乏足夠的投入,因此政府部門需要加大對農村地區公共事業的投入力度,加強農村地區基礎設備建設,社會事業發展投入以及社會服務體系投入等。增加醫療,教育以及文化事業投入,中央財政部門需要積極承擔起農村地區醫療和教育職責,提升扶貧投入力度。
1.加大社會資本的參與力度
政府部門需要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到農村地區公共事業建設當中,不僅需要提升直接財政投入,還需要充分發揮出政府導向作用,建立多元化的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其次,國家還需要制定財政扶持政策,對于社會資本投資建設的基礎設施以及公益性支出等給予政策扶持和獎勵。對于農民直接受益的公共品,并且使用結合市場運作和政府供給,在產權清晰情況下實施誰投資誰受益原則,全面提升農村公共品供給。
但是在投資建設期間還需要注效益問題,并且全面注重新農村建設,建立和完善公共事業運作機制,充分應用有限資金。參考國外實施經驗將資金使用權移交至民間組織,政府起到引導,監督和服務機制。
2.建立社會事業管理機制
國家需要積極建設社會事業管理機制,并且全面滿足市場經濟要求,細化市場與政府責任,凸出政府的主導作用,鼓勵市場和社會參與,提供農村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其一,政府部門需要轉變職能,全面注重農村公共事業建設,充分發揮政府在公共品供給當中的主導地位,將公共事業建設作為國家財政為主的工程,使農民能夠享受到國民待遇。在農村地區建立醫療保險制度,養老保險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我國農村地區人口基數大,國家財政無法全面顧及到所有地區,但是按照我國現有的制度,需要大力發展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積。除此之外,政府部門積極履行服務和引導職責,提升農民積極性,使其能夠全面行使管理等權利。最后,政府部門需鼓勵社會企業投資建設農村公共事業,并且在生活垃圾和廢水處理方面實行收費制度。
3.發展小城鎮,促進公共事業建設管理
由于小城鎮密切關聯于農村地區,具有顯著的區位優勢,能夠發揮出帶動和輻射作用,全面促進農村地區環境,道路,通信和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保障社會,醫療,文化以及教育科學等事業發展。所以,小城鎮能夠引導農村勞動力轉移,全面提升農業生產率。與此同時,還能夠全面實現城鄉分割的體制問題,使城市和農村協調發展,建設現代化農村。
4.注重人才培養
在建設新農村和發展公共事業期間需要全面注重人才因素。因此,政府需要在農村地區實行人才培養戰略,加強建設公共事業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以及黨政人才建設等,全面為農村地區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其次,還需要創新和改善現有機制,積極引進城市先進技術和人才,為農村地區提供優質的人力資源,全面促進醫療,教育和技術發展,制定農村人力資源支援政策。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時期的到來,我國農村地區建設公共事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表現在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醫療,教育等方面,嚴重阻礙了農村地區的發展。為了全面緩解以上問題,需要加強管理公共事業,從根本上推動農村地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