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世芬 編輯/蘇二
“走路慌慌張張,手抖不能持物,說話含含糊糊,寫字越來越小”,這是帕金森病患者張大爺生活上多年的困擾,可能也是大眾提到帕金森病時映入眼簾的畫面。帕金森病到底是怎樣的疾病呢?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多見于50歲以上中老年人,65歲以上發病明顯增多,目前其發病率正逐年增高,且有年輕化的趨勢。
該病起病隱匿,為早期診斷帶來一定的困難。發病之初,患者可出現靜止時一只手節律性的震顫;扣鈕扣、系鞋帶等精細動作時動作遲緩;走路時雙臂擺動幅度不一致。隨著疾病的進展,出現啟動方面(特別是從坐著到站起)的困難、步伐變慢、面部表情減少、肢體僵硬、失去平衡能力等表現。發病以一側肢體的震顫或活動笨拙為主,逐漸累積對側肢體。同時,患者伴有易被忽略的非運動癥狀,如便秘、排尿困難、失眠、疼痛或麻木等,很多帕金森病患者的非運動癥狀早在運動癥狀出現之前就困擾患者多年,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目前,該病的治療仍是醫界難題,尚無治愈的特效藥,多用抗膽堿能、多巴胺能等藥物對癥治療,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癥狀且延緩了病程,但有些藥物可導致惡心、嘔吐、便秘、排尿困難、頭暈、失眠、精神抑郁等不良反應,加重患者非運動癥狀,且患者服用西藥數年后常出現療效減退、癥狀波動、運動障礙等現象。如何突破治療瓶頸?針灸療法可視為一條重要途徑。
帕金森病屬于中醫學“顫證”等范疇。其病因、病機為本虛標實,肝腎陰虛、氣血不足、脾腎陽虛為本,風、火、痰、瘀等為標,主要涉及肝、腎、脾臟腑。臨床常見肝腎陰虛、痰熱風動、氣血不足、氣滯血瘀等證型。針灸遵循辨證論治的個體化治療,在患者辨證分型的基礎上分別采用滋陰潛陽、平肝熄風、清化熱痰、熄風潛陽、益氣養血、熄風通絡、理氣活血等治法。針灸療法作為是一種安全、有效的綠色療法,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其治療帕金森病臨床療效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改善運動及非運動癥狀。針灸治療帕金森病具有整體調節的優勢,充分調動患者機能,對震顫、行走、書寫、便秘、排尿困難、乏力、疼痛、失眠等癥狀均有改善。

2.減少西藥用量。帕金森病患者隨著病情的發展常需不斷加大劑量或增多藥物種類,針灸治療可延長藥物的作用時間,有效降低西藥用量。
3.減輕西藥的不良反應。西藥在治療疾病的同時可引起惡心、嘔吐、便秘、頭暈、失眠、精神抑郁等并發癥,加重非運動癥狀,聯合針灸治療可降低上述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4.延緩病程發展。通過對比針灸聯合西藥治療和單獨運用西藥治療的患者發現,針灸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緩病程發展。
5.增強患者體質,提高生活質量。患者生存質量越來越受到患者和醫生的重視,逐漸成為臨床療效評估的一部分。針灸治療通過糾正患者“陰陽失衡”的狀態,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動態調整患者生存質量。
總之,針灸治療帕金森病具有整體調節、標本兼治的優勢,與西藥治療互補,為帕金森病患者帶來一條希望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