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軒,徐 軍,孔志強
(益陽市赫山區農業局 湖南益陽 413002)
2018年5月13日,益陽市赫山區會龍山街道辦事處農資店陳女士發來幾張梨樹葉片,并敘述葉片病部橙黃,肥厚腫脹,先產生黃點,漸變黑色,后期長出細長的黃白色毛狀物(圖1),問是什么病,如何防治?

圖1 梨銹病葉片(銹病發生期的葉片正面狀)
經筆者辨認,這是梨銹病,又稱赤星病、羊胡子病,我國南北果區均有發生,但一般不造成嚴重危害,僅在果園附近種植檜柏類樹木較多的風景區(圖2)和城市郊區危害較重。除危害梨樹外,還能危害山楂、棠梨和貼梗海棠等。主要危害葉片、葉柄、新梢和幼果。現將該病癥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介紹如下。

圖2 某風景區梨樹銹病發生重

圖3 梨樹葉片正面病斑形態
葉片受害,葉正面形成橙黃色、有光澤的小點,后逐漸擴大為圓形病斑,中部橙黃色,邊緣淡黃色,最外面有一層黃綠色的暈圈(圖3),并密生橙黃色針頭大的小點,即性孢子器。潮濕時,溢出淡黃色黏液,即性孢子,后期小粒點變為黑色。病斑對應的葉背面組織隆起、增厚,并長出一叢灰黃色毛狀物(圖4、圖5),即銹孢子器。毛狀物破裂后散出黃褐色粉末,即銹孢子。果實、果梗、新梢、葉柄受害,初期病斑與葉片上的相似,后期在同一病斑的表面產生毛狀物。

圖4 葉片背面發病狀

圖5 梨銹病葉背面癥狀近距圖
轉主寄主檜柏染病后,次年3月份,在針葉、葉腋或小枝上可見紅褐色、圓錐形的角狀物(冬孢子角)。春雨后,冬孢子角吸水膨脹為橙黃色舌狀膠質塊(圖6),干燥時縮成表面有皺紋的污膠物。

圖6 檜柏枝梗腫脹狀
屬擔子菌梨膠銹菌。病菌在整個生活史上可產生4種類型孢子:性孢子器(性孢子,受精絲)、銹孢子、冬孢子、擔孢子。性孢子器扁燒瓶狀,埋生于葉正面病組織的表皮下,孔口外露。銹孢子球形或近球形。橙黃色,表面有瘤狀細點。冬孢子角紅褐色或咖啡色,圓錐形。冬孢子紡錘形或長橢圓形,雙胞,黃褐色。
梨銹病病菌是以多年生菌絲體在檜柏枝上形成菌癭越冬,翌春3月份形成冬孢子角,冬孢子萌發產生大量的擔孢子,擔孢子隨風雨傳播到梨樹上,侵染梨的葉片等,但不再侵染檜柏。梨樹自展葉開始到展葉后20天內最易感病,展葉25天以上,葉片一般不再感染。病菌侵染后約經6~10天的潛育期,即可在葉片正面呈現橙黃色病斑,接著在病斑上長出性孢子器,在性孢子器內產生性孢子。在葉背面形成銹孢子器,并產生銹孢子,銹孢子不再侵染梨樹,而借風傳播到檜柏等轉主寄主的嫩葉和新梢上,萌發侵入危害,并在其上越夏、越冬,到翌春再形成冬孢子角,冬孢子角上的冬孢子萌發產生的擔孢子又借風傳到梨樹上侵染危害,而不能侵染檜柏等。梨銹病病菌無夏孢子階段,不發生重復侵染,一年中只有一個短時期內產生擔孢子侵染梨樹。擔孢子壽命不長,傳播距離約在5千米的范圍內或更遠,當然這與風力、風向、地勢等有一定關系。
清除梨園周圍5千米以內的檜柏、龍柏等轉主寄主,是防治梨銹病最徹底有效的措施。在新建梨園時,應考慮附近有無檜柏、龍柏等轉主寄主存在,如有應全部清除,若數量較多,且不能清除,則不宜作梨園。
如梨園近風景區或綠化區,檜柏等轉主寄主不能清除時,則應在檜柏樹上噴殺菌農藥,鏟除越冬病菌,減少侵染源。即在3月上中旬(梨樹發芽前)對檜柏等轉主寄主先剪除病癭,然后噴布4~5波美度石硫合劑。
在梨樹上噴藥,應掌握在梨樹萌芽期至展葉后25天內,即擔孢子傳播侵染的盛期進行。一般梨樹展葉后,如有降雨,并發現檜柏樹上產生冬孢子角時,噴1次20%(質量分數,后同)三唑酮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2~3 波美度石硫合劑、1∶2∶(100~160)倍式波爾液,隔10~15天再噴1次,可基本控制銹病的發生。若控制不住,必須追加20%氟硅唑·咪鮮胺800倍液,若防治不及時,可在發病后葉片正面出現病斑(性孢子器)時,選用20%三唑酮乳油1 000倍液+20%氟硅唑·咪鮮胺800倍液,可控制危害,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可在梨樹發芽后開花前和落花后各噴藥一次,選用30%戊唑·多菌靈懸浮劑1 000~2 000倍液、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2 000~2 500倍液、25%苯醚甲環唑乳油7 000~8 000倍液(落花后慎用)、25%鄰酰胺懸浮劑500~800倍液、40%腈菌唑可濕性粉劑7 000~8 000倍液、30%醚菌酯懸浮劑2 000~3 000倍液、25%肟菌酯懸浮劑 2 000~4 000倍液、12.5%氟環唑懸浮劑 1 500~2 000倍液、10%氟硅唑1 200~1 500倍液、25%戊唑醇水乳劑2 500~3 000倍液、80%全絡合態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50%粉唑醇可濕性粉劑2 000~2 500倍液、5%已唑醇懸浮劑1 000~2 000倍液、25%丙環唑乳油1 500~2 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2 000~2 500倍液等噴霧防治。
或選用混配劑,如20%三唑酮乳油800~1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溶性粉劑600倍液、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8 000倍液、20%萎銹靈乳油600~800倍液+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噴霧防治。
注意開花期不能噴藥,以免產生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