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梅
(山西省平遙縣計劃生育婦幼保健服務中心,山西 晉中031100)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與患者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及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關系密切,當外在因素干擾性腺軸正常功能時,將導致患者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其出血類型包括排卵期出血、月經前出血、月經后出血、子宮內膜增殖導致的出血及子宮內膜成熟不全引發的出血[1]。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打破女性的生物節律,使患者出現不規則的子宮出血,經血量遠高于正常量,部分患者出現淋漓不止的情況,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2]。筆者采用清經散聯合屈螺酮炔雌醇片對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探討其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平遙縣計劃生育婦幼保健服務中心收治的60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年齡22~54歲,平均42.5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6年,平均13個月。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所有患者進行婦科檢查及影像學檢查,行診斷性刮宮。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制定。月經周期紊亂,出血時間長短不定,持續數日至數十日,血量時多時少,出血常發生在短期停經后,或伴白帶增多、不孕等癥狀。
1.3 排除標準 器質性病變導致的子宮出血者;過敏體質、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及血液系統疾病者;由妊娠、腫瘤、炎癥、帶環及全身出血性疾病等引起異常子宮出血者。
所有患者均給予營養補充,保證患者鐵劑、維生素C及蛋白質的供給,對于持續出血的患者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兩組患者均以連續治療12周為1個療程。
2.1 對照組 給予屈螺酮炔雌醇(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國藥準字J20130120)1片口服,每日1次,持續服用21 d,待撤退性出血5 d后繼續服用21 d。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清經散治療。清經散組成:牡丹皮9 g,地骨皮9 g,白芍15 g,青蒿9 g,黃柏6 g,熟地黃15 g,茯苓15 g;腎陰虛者加墨旱蓮、女貞子各10 g。每日1劑,每劑水煎2次,共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服用。
3.1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紅蛋白濃度及血清內分泌指標(雌二醇、黃體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孕酮等)的變化情況,測量患者子宮內膜厚度。
3.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學統計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3 結果
(1)血清內分泌指標變化情況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內分泌指標均低于治療前(p<0.05或p<0.01),觀察組血清內分泌指標下降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治療前后血清內分泌指標變化情況比較

表1 兩組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治療前后血清內分泌指標變化情況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孕酮(p mol/L)觀察組 30 治療前 15.4±2.6 8.9±1.4 98.4±3.8 1.92±0.06治療后 8.1±1.4△△▲ 4.9±1.1△△▲ 52.9±3.6△△▲ 1.00±0.02△△▲對照組 30 治療前 15.5±2.4 8.7±1.6 98.2±4.0 1.93±0.04治療后 11.3±1.9△ 6.1±1.4△ 66.8±3.9△ 1.42±0.05△組別 例數 時間血漿卵泡刺激素(U/L)黃體生成素(U/L)雌二醇(p mol/L)
(2)子宮內膜厚度及血紅蛋白水平變化情況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子宮內膜厚度顯著下降(p<0.05或p<0.01),血紅蛋白含量顯著上升(p<0.05或p<0.01);觀察組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治療前后子宮內膜厚度及血紅蛋白水平變化情況比較

表2 兩組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治療前后子宮內膜厚度及血紅蛋白水平變化情況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子宮內膜厚度(c m) 血紅蛋白水平(g/L)觀察組 30 治療前 1.35±0.62 88.7±6.2治療后 0.56±0.13△△▲ 108.4±7.1△△▲對照組 30 治療前 1.38±0.66 88.5±6.5治療后 0.67±0.19△ 96.9±6.7△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是指由中樞-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神經內分泌失調導致的異常子宮出血,由于體內僅有單一雌激素作用,使子宮內膜增生,孕激素缺乏,子宮內膜更加脆弱,繼而發生雌激素撤退出血或突破出血,表現為出血量過多,出血時間過長或間隔時間過短。屈螺酮炔雌醇片是常見女性避孕藥物,主要由屈螺酮與炔雌醇組成,可有效避免子宮內膜波動,并使其快速恢復正常,進而達到止血的目的。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屬于中醫“崩漏”范疇,《內經》云:“陰虛陽搏謂之崩……陰脈不足,陽脈盛搏,見內崩而血流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以血熱多見,癥見月經量多,下腹脹痛,經色深紅質黏稠,口干喜冷飲,舌質紅苔黃,脈數。清經散是《傅青主女科》治療月經病的經典方[4],原文曰:“婦人有先期經來者,其經甚多,人以為血熱之極也,誰知是腎中水火太旺乎……然而火不可任其有余,而水斷不可使之不足。治之法但少清其熱,不必泄其水也,方用清經散。”清經散由牡丹皮、地骨皮、白芍、青蒿、黃柏、熟地黃及茯苓等組成,牡丹皮滋陰降火,瀉血分伏火,其含有的牡丹酚及糖苷類物質,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還具有鎮痛、解熱等功效。牡丹皮水提物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活性,抑制血栓素A2的生成,也可有效提高細胞免疫。地骨皮退熱除蒸、清肺降火;地骨皮煎劑可有效降低機體血糖,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長;地骨皮水溶物具有退熱作用,水煎劑可有效抑制機體產生白細胞介素-2。白芍具有養血調經、平肝止痛、斂陰止汗的作用,尤其適用于月經不調的女性,對盜汗和自汗也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青蒿可清陰分之熱,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促進淋巴細胞的轉化。黃柏瀉火除蒸,清熱燥濕。熟地黃補血滋陰,對月經不調、血虛萎黃、心悸失眠、眩暈等癥狀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對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產生明顯影響,對卵巢組織形態、卵泡發育和排卵、卵巢激素分泌、卵巢局部因子及對卵巢自身免疫均有良好作用,同時可改善造血系統功能,有助于改善貧血癥狀[5]。茯苓可治療心神不安、痰飲眩悸、驚悸失眠、水腫尿少等。諸藥共同,相互補充,有效促進患者機體恢復。
本觀察結果顯示,屈螺酮炔雌醇片聯合清經散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可使血清內分泌指標下降,子宮內膜厚度變薄,血紅蛋白含量上升,且治療組較對照組降低更明顯,提示聯合用藥可以更好地治療患者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