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東
(河南省鄭州市骨科醫院,河南 鄭州450000)
膝骨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退行性關節疾病,其病因包括內因和外因,內因為年老體衰,骨質流失,體重增加,肝腎不足,使筋骨無法得到濡養;外因為勞動強度大,長期站立,生活環境差等[1]。本病病理改變為關節軟骨面發生生理性退化和繼發的骨質增生[2]。若不及時有效治療,將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筆者采用三七消腫止痛散外敷和扶他林聯合微波治療膝骨性關節炎患者,并評估其臨床療效,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擇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鄭州市骨科醫院收治的膝骨性關節炎患者88例,排除有心肺功能不全、血液系統疾病、肝腎功能衰竭者。采用隨機數字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4例。觀察組男26例,女18例;年齡46.7~80.1歲,平均(63.4±3.48)歲;病程2.6~7.4年,平均(5.0±1.3)年。對照組男24例,女20例;年齡46.2~80.4歲,平均(63.3±3.45)歲;病程2.5~7.6年,平均(5.1±1.2)年。所有患者均對本觀察知情同意,并積極配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 對照組 采用三七消腫止痛散外敷和微波治療。取三七消腫止痛散粉適量,用雞蛋清調成糊狀,敷于患處,用繃帶固定,每日1次,連用10 d。然后用微波治療儀治療,病灶距離治療儀10~15 c m,每次照射20 min,每日1次,共治療10 d。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口服扶他林[國藥集團致君(深圳)坪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70209]治療,每次1片,每日2次,共治療10 d。
2.3 護理干預 兩組患者均給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中藥外敷期間禁冷飲、海鮮、辛辣、肥膩之品,若患處有過敏反應立即停止治療。②微波治療時采用最佳照射功率,充分照射患處,病房保持適宜溫度、濕度。治療時觀察患者反應,發現患者不適,立即告知醫生。③指導患者循序漸進地進行膝關節伸展活動,雙膝垂于床邊,伸直膝關節并保持直位,待出現酸脹感時屈曲膝關節。
3.1 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患者能正常活動膝關節,活動時無疼痛癥狀,X線檢查結果正常;顯效:患者膝關節活動不受限,主要癥狀消失,X線檢查結果提示病情好轉;有效:患者膝關節活動有輕微受限,主要癥狀消失,X線檢查結果提示病情有好轉;無效:患者病情與治療前比較,無改善或病情加重。總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3.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學統計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3 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膝骨性關節炎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膝骨性關節炎是骨科常見病,中老年人多發。膝骨性關節炎最早載于《黃帝內經》,屬于“骨痹”范疇,正氣虛弱為痹證之內因,本痿標痹為其特點,精血虧虛、肝腎因素、內濕為其病機[3]。中醫治療以活血通絡、化瘀止痛、益氣活血、舒經通絡為原則。三七消腫止痛散由三七、當歸、紅花、川芎、乳香、沒藥、龍骨、兒茶等組成。三七消腫止痛,散瘀止血;當歸活血補血;沒藥祛風解表,散瘀定痛,勝濕止痛;乳香行氣止痛,消腫生肌;紅花通經活血,祛瘀止痛。將其敷于患處,具有活血止痛、消腫散瘀的效果。
三七消腫止痛散外敷聯合微波治療,可進一步消炎鎮痛,解除患者痙攣,恢復關節功能。微波采用高頻電磁波,其熱效應分布均勻,能促進毛細血管擴張,加強局部血液循環,從而改善膝關節周圍的血液供應,促進膝關節功能恢復,消除炎癥[4]。李素琴[5]采用中藥外敷聯合特定電磁波譜(TDP)和扶他林乳膠劑治療180例膝骨關節炎患者,結果顯示用中藥外敷聯合TDP治療的有效率更高,中醫證候積分下降更明顯,表明中藥外敷聯合TDP治療膝骨性關節炎效果理想。本研究在三七消腫止痛散外敷聯合微波的治療基礎上,輔以扶他林內服治療,觀察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證實3者聯用效果更佳。扶他林為非甾體抗炎藥,可選擇性切斷花生四烯酸代謝過程中環加氧酶的作用環節,阻斷前列腺素合成,從而起到消炎、鎮痛、解熱的作用 。此外,在治療過程中,輔以護理干預,能進一步提高療效。
綜上所述,在三七消腫止痛散外敷結合微波治療的基礎上,聯合扶他林口服治療膝骨性關節炎,治療效果明顯,可有效減輕患者痛苦,縮短治療周期,具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