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懷柔區龍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1400)巴翠蓉
高血壓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慢性病,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年輕化和疾病譜超前等特點[1]。2013年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衛計委)統計公報顯示[2],全國診療人次73.1億人次,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僅占22.8%,遠低于70%以上就診率的目標。有調查表示,這與社區醫生技術水平低[3]有關,合理應用抗高血壓藥物使患者的血壓維持于正常狀態,可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和病死率[4]。我社區衛生站對近半年的高血壓用藥情況進行統計分析,以其使用合理性來反映部分社區全科醫生在慢病方面用藥規范,以提高患者對社區全科醫生的信任度,更好推進分級診療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
1.1 資料來源 通過電腦軟件調取2017年9月11日~2018年3月10日門診半年內抗高血壓藥物的處方,按照每名患者最后確定的高血壓治療方案作為其常規用藥,并經電腦系統調取該段時間內各類高血壓藥物的總銷量情況。
1.2 分析方法 計算藥品的用藥頻度(DDDs),了解各種抗高血壓藥物的使用頻率。根據藥物藥理作用將抗高血壓藥物分類,統計各類藥物的銷售金額和所占比例。分析高血壓患病人群及聯合用藥情況。
1.3 計算方法 限定日劑量(DDD):藥物達到主要治療目的的成人日平均劑量。DDD值參照2005年版《臨床用藥須知》、《新編藥物學》第16版[5]和藥品說明書以及臨床實際使用情況,DDD值單位為mg。用藥頻度(DDDs)=用藥總量/該藥品DDD值。DDDs越大說明該藥品的使用頻率越高[6]。限定日費用(DDDc)=某藥物銷售總額/該藥物DDDs值。DDDc值越大說明使用該藥物經濟負擔越重[7]。
1.4 統計方法 將每名患者常規用藥情況以及藥品金額等依次錄入不同的EXCEL表格后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2.1 該社區站近半年來就診的284名高血壓患者一般情況:男140人,女144人,男性患者平均年齡64.04歲,男性60歲以上占75%,女性患者平均年齡60.51歲,50歲以上患病人數占86%。
2.2 該社區衛生站內抗高血壓藥物藥品銷售金額方面以鈣離子拮抗劑(CCB)最高,占44.44%,其次是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ARB),占23.92%,第三是ARB與利尿劑(DA)組成的混合制劑,占17.78%。見附表1。
2.3 該社區站高血壓患者每日抗高血壓藥物費用,平均每日4.45元,最低每日0.59元,最高每月18.33元,每日費用5元以下者76.4%。
2.4 用藥頻度前兩位的是壓氏達和絡活喜,第三是富馬酸比索洛爾,第四是安博維。見附表2。
2.5 從抗高血壓藥物聯合使用上看,單用一聯藥物男性27.82%,女性29.93%,二者共占57.75%;使用二聯藥物男女均為15.49%,共計30.98%;使用三聯藥物男女共9.51%;四聯1.13%。由此可見絕大部分患者(88.73%)使用一種或兩種抗高血壓藥物即可控制血壓,只有10.64%患者需要使用三聯或四聯藥物控制血壓。而一聯藥物中尤其CCB類藥物單用最多,占39.79%。RB單用最少占2.16%。二聯藥物中以CCB+ARB聯用最多,三聯藥中以CCB+ARB+DA聯用最多,符合高血壓藥物聯合用藥原則。

附表1 2017年9月11日~2018年3月10日半年內該社區站各類抗高血壓藥物銷售金額及所占比例藥物

附表2 本社區站38種降壓藥物中DDDs排序前15位抗高血壓藥物
3.1 我社區衛生站高血壓患者年齡分布顯示男性平均年齡(64.04歲)較女性平均年齡(60.51歲)大3.53歲,男性約60歲后高血壓人數開始增多,而女性50歲后高血壓人數明顯增多,可能與女性絕經后神經體液代謝改變及心理精神等因素有關。
3.2 我站高血壓患者每日高血壓費用平均4.45元,低于5元費用患者占76.4%,大部分藥物醫保患者只需付10%的自付費用,因此我站在為高血壓患者藥物使用上經濟合理。
3.3 我社區衛生站現有40種抗高血壓西藥,除馬沙尼和鹽酸坦洛新主要用于前列腺增生,因其體位性低血壓副作用不主要用于降壓外,另外38種降壓藥物基本涵蓋常用幾大類。鈣通道阻滯劑(CCB):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地爾硫卓;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纈沙坦、替米沙坦、厄貝沙坦、氯沙坦;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貝那普利、福辛普利、培哚普利;受體阻斷劑(-RB):美托洛爾、富馬酸比索洛爾、阿替洛爾;利尿劑(DA):氫氯噻嗪。患者在上級醫院使用的降壓藥物在我社區衛生站基本可以滿足需要。
3.4 無論從藥品銷售額排序還是從DDDs,均發現我站鈣通道阻滯劑(CCB)使用最多,其中以氨氯地平的用藥頻度最高,壓氏達因其價格優勢使用頻度遠高于絡活喜。CCB為治療高血壓的重要臨床藥物,降壓起效迅速,療效和幅度相對較強,個體差異小,服藥依從性好,對老年患者有較好的降壓療效,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外周血管病患者,長期使用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8]。氨氯地平作為三代鈣拮抗劑,半衰期長,生物利用度高,降壓作用持久,可每日1次給藥,增加患者的用藥依從性[9],是我站首選降壓藥物。
ARB銷量明顯超越ACEI,成為僅次于CCB的抗高血壓藥物。其對肥胖、糖尿病、心臟和腎臟靶器官受損的高血壓患者有保護作用,不良反應少, 無ACEI干咳的副作用,持續治療依從性高[8]。
富馬酸比索洛爾DDDs位居第三位,因RB降低心率,降低心臟耗氧,適用于心率較快的中、青年或冠心病患者,對頑固性舒張壓高患者效果好,且每日服用1次,且價格相對較低,每片0.94元,依從性較好。RB多數時候是和CCB、ARB或ACEI聯合使用,單獨用于降壓不多。
3.5 通過聯合用藥情況分析,多數高血壓患者使用一種抗高血壓藥物即可控制病情,少數患者需兩種藥物聯用,只有極少數老年高血壓患者需要使用3種抗高血壓藥物才能控制病情。二聯藥物中以CCB+ARB聯用最多,其次是ARB+DA,三聯藥中以CCB+ARB+DA聯用最多,符合高血壓藥物最優聯合治療方案[8]。
綜上所述,我社區衛生站高血壓藥物品種較全,價格控制在正常范圍,藥物選擇及聯合使用上規范合理,具備為轄區高血壓患者治療的基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