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許昌市立醫院(461000)袁丹丹
隨著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就醫的護理服務質量效果也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有調查顯示[1],大多數人認為,現代醫學護理不僅需要專業的醫療服務,還需要進行一些針對患者的個性化護理。本文就個性化護理應用于膽結石手術患者術前焦慮的效果進行研究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間在我院進行膽結石手術的200例患者,使用隨機分配法將全部患者隨機分成研究組(n=100例)與對照組(n=100例)。全部患者均經醫學檢查檢測出膽結石;研究組中男45例,女55例,年齡范圍為19~73歲,平均年齡為(49.6±11.7)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3.2±0.8)年;對照組中男49例,女51例,年齡范圍為24~72歲,平均年齡為(51.3±12.1)歲,病程2~5年,平均病程(2.9±1.1)年。全部患者均知情了解本次研究內容,并自愿將知情同意書簽署。對患者的基本資料觀察分析,組間均無明顯的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兩組資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的護理干預:詳細了解患者的病歷資料以及臨床癥狀,對患者進行日常護理,術前告知患者手術的基本流程及原理,術后的飲食注意事項以及其他健康知識。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個性化護理[2]:護士經過專門的醫護服務培訓,熱情服務,積極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交流,取得他們的信任,詳細介紹醫院的環境情況,消除患者及其家屬對醫院的陌生感。認真聽取患者及其親屬的談話,了解他們的想法和顧慮,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向患者介紹心理狀態以及遵醫行為對治療的積極效果,協助患者建立正確的日常行為規范。組織不定期的病友茶話會,會議以病友交流娛樂為主題,會上??漆t生進行簡單的疾病介紹和日常小知識競答,讓患者積極參與其中,既愉悅了身心又學到了知識。同時還邀請在膽結石手術恢復期的患者來進行交流,講述自己的手術體驗與康復進程,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家人的鼓勵與支持是患者最好的精神良藥。每周對患者的家屬進行心理課程培訓,疏導其情緒的同時也教授一些與患者之間的溝通技巧,讓患者親屬參與到患者的個性化護理當中,有利于患者建立自信心。教導患者自我排解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的方法,仔細回答患者的疑問,盡可能滿足患者的要求,鼓勵患者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例如看書、看電視等,將患者從負面情緒中抽離出來。術后加強患者的飲食護理,在禁食結束后盡量提供較營養的飲食給患者,促進其身體機能恢復,并根據患者的身體恢復情況安排患者進行肢體鍛煉,提高患者免疫力。
附表1 兩組的焦慮情況評分比較(±s,分)

附表1 兩組的焦慮情況評分比較(±s,分)
組別 例數 護理前 護理后研究組 100 59.26±4.21 48.21±2.82對照組 100 58.99±5.22 55.41±3.97 T 0.4026 14.7855 P 0.6877 0.0000

附表2 兩組的患者滿意度比較[n(%)]
附表3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比(±s,分)

附表3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比(±s,分)
組別 ADL 軀體功能 心理功能 社會功能研究組 (15.9±3.6) (60.2±7.4) (67.2±9.0) (56.4±5.7)對照組 (10.7±3.1) (53.5±7.0) (56.9±8.3) (50.1±6.3)P<0.05 <0.05 <0.05 <0.05
1.3 觀察指標 在進行護理的前后均讓患者填寫個人焦慮自評量表。根據評分表來判斷患者的心理狀態。在護理完成后對患者進行滿意度問卷調查。問卷調查表為醫院自行設計,共設有12個問題,答案設置為“滿意”、“一般滿意”以及“不滿意”3個選項。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以及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進行問卷調查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心理狀態評判標準[3]: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大于50分是判定患者處于焦慮狀態;焦慮自評量表小于等于50分是判定患者心理狀態較好。
1.4 數據處理 研究數據通過SPSSl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進行對比,檢測結果用(%)表示,如果檢測顯示(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進行對比,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如果檢測顯示(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焦慮情況評分比較 全部患者均行護理后,觀察評價患者的護理效果顯示,兩組患者護理前的焦慮評分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的焦慮評分均降低,研究組的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附表1。
2.2 兩組的患者滿意度比較 全部患者均行護理后,問卷調查結果統計顯示,研究組患者的滿意度為96%,明顯高于對照組80%的患者滿意度(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附表2。
2.3 兩組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研究組ADL評分為(15.9±3.6)分,軀體功能評分為(60.2±7.4)分,心理功能評分為(67.2±9.0)分,社會功能評分為(56.4±5.7)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3。
膽結石是一種常見的疾病,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其發病率呈現逐年上漲趨勢,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體健康以及生活質量[4]。目前,手術治療是膽結石較為常規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是由于患者對膽結石手術的不了解以及其手術的安全性的擔憂,大部分患者在手術前會產生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容易產生應激反應,影響手術的治療效果以及疾病預后[5]。本研究選取了我院200例行膽結石手術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與個性化護理的對比研究,結果顯示行個性化護理及行常規護理的患者護理后焦慮評分均有所降低,行個性化護理患者的焦慮評分明顯小于行常規護理患者,患者滿意度較高,生活質量水平明顯優于行常規護理的患者[6]。
綜上所述,在膽結石手術前對患者行個性化護理能夠有效減少患者的焦慮情緒,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有較高的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