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鄭州市惠濟區人民醫院(450000)田文英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異位妊娠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有停經史,符合異位妊娠診斷標準。觀察組45例,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26.33±4.94)歲;其中腹腔妊娠1例,子宮殘角妊娠2例,卵巢妊娠3例,輸卵管妊娠39例。對照組45例,年齡20~35歲,平均年齡(26.84±4.78)歲;其中腹腔妊娠2例,子宮殘角妊娠1例,卵巢妊娠4例,輸卵管妊娠3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方面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附表1 兩組干預前后SAS和SDS評分對比(±s,分)

附表1 兩組干預前后SAS和SDS評分對比(±s,分)
組別 SAS評分 SDS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t P 干預前 干預后 t P對照組(n=45)65.25±4.33 46.45±5.01 19.045<0.05 67.42±3.71 45.24±5.18 23.352<0.05觀察組(n=45)66.11±3.98 35.22±5.16 31.798<0.05 66.93±4.25 33.68±5.02 33.911<0.05 t 0.981 10.475 - - 0.583 10.750 - -P >0.05 <0.05 - - >0.05 <0.05 - -

附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n(%)]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用藥指導、基礎護理、健康宣教以及飲食指導等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圍術期護理干預,包括:①術前指導: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讓患者做好思想準備,使其在術后能迅速適應護理人員的各項護理措施,叮囑患者注意飲食,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并教會患者進行有效的咳嗽,在咳嗽時能夠保護傷口,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同時叮囑患者盡早下床活動。②術前心理護理:患者的情緒變化直接影響患者的恢復情況,因此,對患者實施必要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護理人員在護理期間應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使患者對其產生信任,保持良好的心態面對治療和護理。③術前準備:術前給予患者術前所需的各項檢查,并向患者耐心講解每項檢查的作用。采用抗菌皂液清洗腹部手術術野部位,保證術野皮膚的完整性。此外,護理人員應叮囑患者禁食禁飲至少6h。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可以在患者麻醉狀態下給予留置導尿管,一方面可以減輕其留置導尿管不適,另一方面能顯著緩解患者等待手術的焦慮情緒。④術后一般護理:手術結束后,麻醉師應與護士一起將病人送入病房,并告知病房護士患者的麻醉情況,做好交接工作,便于病房護士接下來的護理工作。護理人員應讓患者去枕平臥,避免發生嘔吐物誤吸。手術后1d內使患者病情穩定的關鍵,在此期間應對患者進行密切監測。仔細觀察留置尿管中流液的色、質、量,當留置尿管的尿液達到尿袋的2/3時,要及時將尿液倒掉,防止發生尿液過多逆流造成感染,且要保證引流管固定牢固和暢通,避免發生堵塞、扭曲。術后6h,若患者病情明顯好轉,可以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促進胃腸功能的增強、恢復,防止下肢靜脈血栓形成,降低肺部感染發生率。對于患者的飲食,起初應以流質食物為主,然后逐漸轉變為正常的飲食習慣。⑤術后切口護理:手術結束后當天應密切觀察患者切口是否存在滲血現象,若存在由于腹壁穿刺部位血管破裂出血,可采取局部加壓包扎進行壓迫止血,避免發生皮下大面積淤血。⑥術后疼痛護理:腹腔鏡手術所伴有的疼痛處于患者耐受范圍,但CO2殘留氣體刺激膈肌所引起肋下和肩背部疼痛較難以承受,因此,應叮囑患者盡早下床活動,術后2~3d可自行消失。⑦出院指導:護理人員應叮囑患者出院后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并進行適量活動,多吃富含維生素、熱量以及蛋白的食物,保證患者營養。叮囑患者的按時到醫院復查HCG,若發現流血量大、腹痛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到醫院就診[1]。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焦慮、抑郁情況以及睡眠質量,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2]評價心理狀態,評分越低,心理狀況越好;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表對患者睡眠質量進行評分,評分越低,睡眠質量越好。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總分100分,90~100分之間為非常滿意,60~89分之間為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非常滿意例數與滿意例數之和占總例數的百分比為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心理狀態 干預后,兩組患者SAS和SDS評分均顯著降低,且觀察組患者SAS和SDS評分下降幅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1。
2.2 睡眠質量 干預前,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分別為(8.92±1.23)、(9.02±1.09)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分別為(6.14±0.85)分、(4.24±0.52)分,質量評分顯著降低,且觀察組睡眠質量評分下降幅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較觀察組明顯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2。
異位妊娠患者多伴有卵巢囊腫、子宮肌瘤等婦科疾病,給未來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帶來嚴重的心理負擔,加上患者對疾病缺乏認識,使患者產生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進而影響患者睡眠質量,導致患者生活質量顯著降低[3][4]。對于不能采取藥物保守治療的患者,手術治療是清除患者病灶,緩解患者病情的有效手段。目前,腹腔鏡手術是治療異位妊娠的有效手段,但術后患者多伴有自卑、抑郁、恐懼等不良情緒,不利于患者預后。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和睡眠質量評分下降幅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分析原因在于圍術期護理干預對患者實施術前護理,采取有效的措施緩解患者不良情緒,促使患者對治療充滿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術前做好相關準備工作,確保手術順利進行,并告知患者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使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對術后相關護理措施能加以配合。通過手術后一般護理,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一旦發現異常,應采取針對性措施及時加以處理,在患者身體好轉時,叮囑患者盡早下床活動,從而顯著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此外,對患者傷口和疼痛進行護理,將患者的不適降至最低,能有效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睡眠質量。出院后對患者進行指導,對患者飲食進行干預,促使患者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叮囑患者按時復查,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通過對患者圍術期全面護理,能顯著減輕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睡眠質量和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對異位妊娠腹腔鏡手術患者實施圍術期護理干預,能有效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睡眠質量和護理滿意度,使患者早日恢復健康,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