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舞鋼市人民醫院(462500)王春平 劉小芳 姬艷芳
近年來,隨著老齡化加劇及高空作業、交通事故等逐漸增多,肱骨外科頸骨折的發病率也隨之增加[1]。常用手術治療,但術后常因疼痛等因素使患者產生心理壓力,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與鍛煉積極性下降,導致肩關節纖維變性、僵硬,使肩功能出現恢復障礙[2]。本研究主要通過對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實施康復護理干預,探討其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間本院收治的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84例,根據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42例。觀察組男20例,女22例;年齡49~76歲,平均(63.54±8.93)歲。對照組男18例,女24例;年齡48~79歲,平均(64.15±9.02)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院內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實施肱骨外科頸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生命體征監測、常規康復鍛煉等。觀察組給予康復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術前心理護理。根據每位患者不同的心理,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減輕患者負面心理,及時給予患者鼓勵,提升患者抗病自信心,并講解疾病與手術的相關知識,提高患者依從性。②康復鍛煉。術后1~2周可指導并叮囑患者進行握拳、曲肘等簡單的主動活動,加快上肢血液循環,減輕手部水腫情況;術后3~5周指導并叮囑患者進行肩關節前屈、后伸等主動運動,運動時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角度逐漸加大,并向患者強調禁止進行內收、外展功能鍛煉;術后6~10周指導并叮囑患者進行肩關節全面練習活動,使肩關節活動盡快處于正常化;術后11~12周,患者上肢肌力>3級時,可指導患者進行肩關節抗阻力運動,加強患者日常生活自理鍛煉。
1.3 觀察指標 ①肩關節功能利用肩關節評分系統Constant-Murley(C-M)進行判定,總分100分,優:≥85分,良:70~84分,一般:55~69分,差:<55分。②依從性:完全依從:治療期間嚴格遵照醫囑方案,積極配合護理工作;部分依從:治療期間基本遵照醫囑方案,偶爾不配合;不依從:治療期間完全不遵照醫囑方案,甚至中斷治療。總依從=完全依從+部分依從。③護理滿意度利用本院自制問卷調查表進行調查,總分100分,非常滿意:>85分,滿意:75~85分,一般:65~74分,不滿意:<65分。總滿意=非常滿意+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肩關節功能 兩組患者肩關節功能對比,觀察組較對照組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1。

附表1 兩組患者肩關節功能對比[n(%)]

附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對比[n(%)]
2.2 依從性 兩組患者總依從率對比,觀察組總依從率為92.8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1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滿意度 兩組患者滿意度對比,觀察組(95.24%)較對照組(73.81%)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2。
近年來為了加快患者的康復進程,盡快恢復肩關節功能,減少并發癥,術后康復護理已逐漸應用到肱骨外科頸骨折治療當中。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在患者依從性及肩關節功能恢復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表明康復護理干預在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康復護理主要包括心理護理和康復鍛煉兩部分。治療結束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顯著提高,且觀察組較對照組高,表明康復護理干預還可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康復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肩關節功能恢復情況,提高患者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