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開封市婦產醫院(475000)劉彩虹
1.1 基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1月~2017年1月共80例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中男23例,女17例,平均胎齡(35.0±0.2)周;對照組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胎齡(34.9±0.3)周。兩組患兒在性別、胎齡等基本資料方面未呈現出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的方式,包括禁食1~2周,恢復喂養并從水開始逐漸增加奶量與濃度,保證患兒的舒適度。關注患兒的生命體征,防止腹脹現象出現,觀察患兒早期征象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內容如下:①病情觀察。早期NEC可以采取內科保守治療的方式,早期新生兒的臨床癥狀表現不明顯,極易出現誤診的情況。因此,在護理過程中,要全面、系統地觀察患兒的生命體征,及時發現異常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密切觀察患兒的精神、面色、生命體征變化,判斷是否出現煩躁不安、心率減慢、呼吸暫停等現象。觀察患兒的大便顏色、形狀、量以及次數,如果出現黏液便或鮮血樣便,要立刻進行檢查。觀察患兒的嘔吐物顏色、量,如果出現黃綠色、鮮紅色、咖啡色,則應檢測患兒的生命體征。觀察患兒腹部情況,腹脹一般是NEC最早且一直存在的臨床癥狀。②胃腸減壓。胃腸減壓的療效直接關系到患兒的預后??捎媒浛诓逦腹苓B上胃腸減壓器,對胃腸進行持續減壓,護理人員應當檢測胃腸減壓的胃液量以及性質,并進行詳細地記錄。③體位指導。如果患兒的體位錯誤,很可能出現窒息、猝死等情況。引導患兒采取側臥位或半臥位,從而減輕腹部張力,緩解患兒的疼痛感。④感染預防。患兒一旦出現感染的情況,可能導致病情加劇甚至出現死亡,因此,必須要對感染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在對患兒進行護理時,要進行全面清潔消毒,床邊保護性隔離,各類護理物品需要定時消毒。⑤合理喂養。在靜脈營養供給的基礎上,逐漸恢復患兒的飲食。先試喂5%葡萄糖水,經過2~3次后患兒未出現腹脹、嘔吐等情況,則可以通過微量配方奶或母乳進行喂養,由少漸多,逐漸恢復正常。⑥合理使用藥物。為了降低患兒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應當嚴格遵照醫囑用藥,并觀察患兒是否出現副作用,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⑦情緒護理?;純涸陂L期禁食、腹痛時,容易出現煩躁哭鬧的情況,此時護理人員應當給予患兒非營養性吸吮,在病房內播放輕緩柔和的音樂,平靜患兒的情緒。此外,護理人員應當主動向家長介紹病情治療情況,并安撫家長,緩解家長的緊張心理,提高治療依從度,保證臨床療效。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2.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附表 兩組患兒總有效率、滿意度對比[n(%)]
2.1 總有效率、并發癥發生率、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患兒,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兒,差異明顯(P<0.05),具備統計學意義。詳見附表。
2.2 住院時間對比 觀察組住院時間(1 6.7±1.4)d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9.0±3.5)d,差異明顯(P<0.05),具備統計學意義。
壞死性小腸結腸炎主要是以小腸急性廣泛性、出血性、壞死性炎癥為特性的消化系統急癥。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便血等,病情發展速度快,病死率較高[1]。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治療,患兒可能在幾天內病死[2]。護理的質量直接決定了患兒的預后,因此,本次研究在傳統護理的基礎上進行了護理干預,包括病情觀察、胃腸減壓、體位指導、感染預防、合理喂養、合理使用藥物、情緒合理等多個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有效改善了患兒的預后。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對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可以有效提高治療有效率,促進患兒的康復,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