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6日, 武安市第一人民醫院被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授予腹部心肺復蘇運用轉化基地,王立祥主委親自為醫院進行授牌。同時,醫院急診科被授予心肺復蘇學醫教研基地。自此,醫院開始培訓師資力量。經過培訓,醫院醫務人員經過外出培訓多人取得了美國AHA認證的培訓合格證書和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授予的腹部心肺復蘇高級救護師的資質認證證書。
2016年的5月14日,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在醫院舉行中華精準健康傳播武安基地成立暨全民心肺復蘇普及進億家健康工程首站啟動儀式。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主任委員王立祥與中華醫學會科普部部長唐芹共同為郝保乾院長授予“中華精準健康傳播聯盟武安基地”牌匾。自此,拉開了醫院傳播心肺復蘇技術的帷幕。整個推廣、培訓活動分兩個部分:一部分進行院內的普及,另一部分進行院外的推廣。
院內普及方面,醫院讓已經取得培訓資質的醫務人員對職工進行全員培訓,其中包括行政、后勤人員;全體醫生、護士;全體進修生及實習生;保安、保潔等物業人員;還有重點科室的患者家屬,尤其是那些冠心病患者的家屬。院內共舉辦90余場、培訓5000余人次。心肺復蘇普及三年來,院內心臟驟停的心肺復蘇成功率由8%提高到了60%。

院外推廣方面,主體是經過培訓并考核合格的醫生及護士,利用業余時間到全市的各個廣場、社區、事業單位、工礦企業、賓館飯店、旅游景區、各級鄉鎮衛生院、各類學校等進行理論講解和操作培訓。上至70歲白發蒼蒼的老太太,下至不過10歲的小朋友都對我院的培訓很感興趣,學習非常認真。我院對培訓過的每一個人都記錄在案,留下他們的聯系方式,并且每一位培訓者還將他們的聯系方式留給學員,以便在緊急的情況下能夠通過電話的方式,指導他們如何進行急救的操作。院外共舉辦41場次、培訓5萬余人次。
此外,醫院還讓這些所有參加過培訓的醫護人員,將所學的心肺復蘇技術傳給他們的家人和周圍的鄰居,從而產生一種“滾雪球”的效應。
2016年11月20日,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 2016 學術年會暨全國心肺復蘇普及進億家精準健康工程啟動儀式在人民大會堂召開。郝保乾院長與解放軍總醫院生命科學院院長付小兵院士等領導共同啟動了“圖說災難逃生自救叢書紀念郵冊”發布儀式。2017年12月16日——17日,第三屆中華精準健康傳播高峰論壇在京召開。郝院長做了題為“中國心肺復蘇基地基層建設”的主旨發言和題為“醫院是精準健康傳播的主陣地”的主旨演講,演講受到了與會領導的高度評價。
我國中醫界偉大的前輩孫思邈曾經說過:人的生命是寶貴的,是不能夠用金錢來衡量的,而用一個藥方來幫助人的生命度過難關,這樣的意義要遠大于藥方的本身。而他說的這個“方”,我院也可以理解成一種方法或方式,比方說我院進行心肺復蘇這項技術,而我院進行普及推廣的意義遠遠要大于這項技術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