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朝應
摘 要:在高中地理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圖表解讀能力是其重要內容之一。在高考對地理的考查中,經常有地理圖表題,所以讓學生了解圖表信息的組成要素、掌握其判斷步驟及解析方法在地理教學中非常重要。
關鍵詞:高中生;地理教學;地理圖表
在地理學科中,地理圖表的概念為:把通過各種技術及手段收集到的地理數據和資料等地理信息繪制成比較直觀的圖形或表格。地理圖表可以直觀、形象地將各地理要素的空間分布及其相互關系以及各種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地理現象的原因機理與發展變化的過程展現出來。地理圖表的種類多樣,本文選取了高中常見的幾種圖表類型,并結合具體案例進行簡單的說明。
一、坐標圖:注意理解坐標系統中各坐標的含義
坐標圖借助數字坐標,在圖中表現兩項或多項的地理要素。在地理信息的表現形式上一般有柱狀、曲線、折線、點等。在解讀這類圖表時,首先要教會學生理解坐標系統中各坐標的具體含義,知道該圖反映的具體地理事物是什么,思考橫、縱坐標兩者的含義及聯系;其次要注重觀察坐標中的數值和變化走勢。另外,尤其要注意曲線或折線變化的起點、終點、轉折點,通過分析找到其中的規律或特征。
例如圖1所示的多維坐標圖,是京津冀周邊部分城市發展優勢比較圖,圖中信息所示:離坐標中心點越遠說明發展優勢越明顯。如果要分散北京的批發、物流業,比較合適的承接城市是哪幾個?在這道題中,我們根據常識可知批發、物流業的發展離不開便利的交通,承接北京這兩項業務,要求城市必須具備便捷交通條件。讀圖,我們發現保定和廊坊兩個城市的交通狀況比較好,很適合去承接北京的批發、物流業。
二、等值線圖:注意等值線的極值、走向和形態
所謂等值線,就是在地圖上將地理要素值相等的各點連接成線,常見的類型有等高線、等深線、等溫線、等降水量線等。在考試中,經常會出現很多比較獨特的等值線,教師要引導學生去觀察等值線的極值、走向、彎曲形態、疏密狀況等,因為這些往往是考試的重點。
例如,圖2是我國北方一個冶煉廠附近土壤中污染物銅含量等值線圖。讀圖,我們知道土壤含量( )。四個選項分別為:因河水稀釋而逐漸變小、從冶煉廠向北遞增幅度小、高值區沿盛行風向延伸、在居民點大于200 mg/kg。在這道題中,雖然銅含量等值線圖是我們并不常見的一種等值線,但其判讀方法都是一樣的。通過觀察圖片,我們發現河流經過的地區等值線并沒有發現變化,這說明了河流的流經對其地區的土壤銅含量并未產生較大的影響。從冶煉廠向北發現其等值線較密集,幅度遞增得很大,在居民點我們發現其土壤銅含量為150~200之間,等值線圍繞冶煉廠朝向西北部、東南部凸出,這意味著凸出區域土壤銅含量比較高,西北、東南方向和當地的盛行風方向是一致的。
三、景觀圖:注意觀察地理要素特征準確進行定位
考試中經常會列舉一些典型的景觀,考查學生對當地地理特征及其成因的分析。景觀圖主要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對不同類型的景觀圖,我們應采取不同的判讀方法。對于自然類景觀圖,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判讀確定景觀的地理位置、景觀特色以及景觀的成因等。學生在細心觀察中,去分析景觀圖的地理要素特征,并以此進行定位,結合當地的區域特征分析產生的原因、與人類生活的關系等。
例如看到“風蝕蘑菇”一圖(如圖3),我們可以分析其形成原理:在風沙強勁的地方,出露地表的巖石水平節理、層理發育,易被風蝕成奇特的外形,尤其是一塊孤立突起的巖石如果下部巖性較軟,經長期差別侵蝕就會形成頂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外形,其主要還是風力的侵蝕作用。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圖表試題強化訓練,將對圖表解讀能力的培養貫穿在整個地理教學活動之中,通過圖表的解讀,可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綜合分析能力,提升高中地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志.高中生地理圖表信息獲取能力培養[D].曲阜師范大學,2015.
[2]丘永平.高中地理圖表教學的困境與對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
?誗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