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廣成,朱翠苗
?
高職軟件人才實踐創新訓練體系建設研究
鄭廣成,朱翠苗
(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 軟件與服務外包學院,江蘇 太倉 215411)
針對國家雙創人才培養和現代學學徒要求,以培養實踐創新人才為目的,以高職軟件技術人才為例,以“課產融合、訓賽相長”為主線,從高職軟件人才實踐創新課程體系框架、教學資源、實踐訓練環境、專兼教師隊伍、實踐訓練模式、管理制度機制等方面,對高職軟件創新人才培養進行探討和闡述,構建了高職軟件人才“課產融合、訓賽相長”實踐創新訓練體系,為高職軟件創新人才培養提供思路和參考措施。
軟件人才培養;課產融合;訓賽相長;訓練體系
2015年6月11日,政府發布《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提倡“雙創”,即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并舉辦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優秀創新創業項目、技術技能競賽等各類國家、省部級賽項,大力推動雙創工作。為此,高等職業教育掀起了現代學徒教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改革的熱潮,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全面推進“產教融合”,新創業教育課程模塊逐步貫穿人才培養方案,完善和建立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機制,探索構建高職實踐創新訓練體系,將“以賽促學”作為人才質量檢驗的重要標準和手段。為此,要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高職院校必須全面推進改革,構建高職實踐創新訓練體系,創新人才培養理念和路徑,優化實踐實訓教學環境,推行“課產融合、訓賽相長”課程與教學改革,創新“課產融合、訓賽相長”教學路徑[1],改進人才質量評價標準,成為創新人才培養重要改革工作。本文將結合高職軟件技術專業創新人才培養要求,開展現代學徒視角下高職軟件人才實踐創新訓練體系建設與探討。
課產融合是“產教融合”推進課改教改的一種手段,主要指教學內容與產品項目融合、教學流程與生產流程融合、課程考核與產品驗收融合、工程師與專業教師融合、生產實操與課堂訓練相融合,生產流程主要指產品生產流程、工藝流程或項目任務實施流程,產品不僅僅是有形產品,更包括各類崗位項目、業務服務、業務操作等實際內容;訓賽相長主要指比賽內容、關鍵技術方法融入實踐訓練,按照雙導師指導現代學徒的方式[2],基于真實競賽性題目開展訓練,實現賽事訓練與實踐訓練相融合、互促進的訓練效果,提高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高職軟件人才“課產融合、訓賽相長”實踐訓練課程體系是指導軟件技術專業,開展各類課程訓練、綜合實訓、實踐實習訓練的總方案,更是現代學徒教育的培養方案,如何提高高職軟件人才創新創業能力,必須從根入手,建設“課產融合、訓賽相長”實踐訓練課程體系[3]。
高職軟件技術人才培養主要包括軟件編碼、軟件測試、軟件技術服務、大數據運維等四個核心模塊,原有的課程體系缺乏創新創業實踐課程模塊,更缺乏“課產融合”教學內容,欠缺“訓賽相長”的實訓模式和方法,為此,針對高職軟件人才創新創業培養需求,以實踐訓練課程體系建設為目標,高職軟件人才“課產融合、訓賽相長”實踐訓練課程體系框架如圖1所示。

圖1 高職軟件技術專業實踐訓練課程體系框架
高職軟件技術專業實踐訓練課程體系框架中,圍繞四大課程模塊,進行“課產融合”課程設置,首先將競賽項目嵌入到各個課程模塊的具體課程中,結合課程知識、技能訓練要求,逐步選擇對應的競賽項目、大數據項目、創新項目、軟件產品、社會服務項目等真實的軟件產品或項目[4],對應嵌入到模塊課程,實現課程內容與產品項目的融合,教學標準與軟件產品規范的深度融合,為開展“課產融合、訓賽相長”的課程建設和教學實施提供整體框架。
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核心是教學內容,重點是教學模式和方法,必須實現教學內容與產品項目融合、教學流程與生產流程融合、課程考核與產品驗收融合、生產操作與課堂訓練相融合,才能讓學生在真實產品項目中得到體驗式訓練,不僅能學到技術方法,更能積累一定的實戰經驗。除了在項目中提高,在目前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創新項目、技術技能比賽中,更能從技術點、多技術聯合創新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技術綜合實戰能力,將教學內容與競賽項目相融合也是關鍵環節,從而為“訓賽相長”實踐訓練儲備教學內容[5,6]。
“課產融合”的目的是將真是的軟件產品、項目、任務、競賽項目等作為課程項目載體,將相應的軟件產品流程和操作規范,或依照賽項流程和標準,嵌入到項目實現的全過程,從而滿足對知識點、技術點實戰性學習訓練需要。
充分挖掘競賽項目內容,分析各級各類題目,匯總競賽資源,按照課程模塊分類匯總競賽題目、解題標準和操作流程,形成競賽項目課程教學資源庫,轉化成課程實訓教學內容,成為實踐訓練的 載體。
根據課程特點和技術教學目標,按照軟件技術專業四大課程模塊,劃分子模塊并設置核心課程,例如:軟件編碼模塊可以分成web軟件編碼和移動軟件編碼兩大子模;web軟件編碼模塊可以設置JAVA編碼、PHP編碼、H5前端界面設計、數據庫編碼、商務網站綜合開發、綜合項目開發等課程;移動軟件編碼模塊可以設置JAVA編碼、PHP編碼、Android編碼、iPhone編碼、微信平臺、移動商務軟件、移動軟件綜合開發等課程。為此,針對高職軟件技術軟件編碼模塊,可以將軟件產品、軟件子模塊項目、軟件創新項目、軟件服務項目等針對性地嵌入到各個課程當中,也可以貫穿在多門課程(課程模塊中),建設基于軟件產品(項目)為載體的實踐訓練課程教學資源[7]。
在不斷積淀“課產融合”教學資源的基礎上,必須加緊完善基于軟件開發流程和技能大賽規則的訓練環境,聯合企業行業,與省部級賽事承辦單位對接,以“能開展真實軟件產品研發”、“滿足競賽技術訓練與創新”、“符合技術研發”的實訓環境為目標,校企共同改造現有實訓環境,建立對接省部級賽事的技能大賽實操實訓場室,快速引進軟件測試、軟件技能比賽、移動商務技術競賽等軟件硬件,營造“以賽促學”的實訓室環境[5];進一步對接企業崗位流程和規范,建立承載“軟件產品、技術創新和軟件研發”的實訓場室,重點是按照企業崗位和軟件研發流程進行環境改造,按照各個課程模塊的訓練要求和職業標準,將各個課程教學內容與實訓環節無縫對接、完全融合,從而滿足軟件研發(編碼、測試)要求、適合技能大賽要求,建成現代化、智能化實踐創新實訓工廠,為創新人才實踐訓練提供硬件環境支持,為舉辦各類賽事和軟件研發提供場所。
全面推進教師脫產到軟件企業頂崗鍛煉,實施專業教師輪訓脫產制度,讓專業教師快速深入企業一線,經過一定周期的頂崗實踐,提高教師對軟件產品開發技術的把控能力,鼓勵專業教師與企業互聘互兼,在共同研發、技術創新過程中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和實踐應用經驗,與企業工程師一同學習企業新設備、新軟件的使用方法,保證掌握最新的軟件技術、應用實踐方法,鍛煉并積淀實踐創新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保障實踐創新訓練有效開展。
深入剖析競賽流程、新技術、新方法的特點,研究競賽規范和流程,立足賽事軟硬件環境,校企雙導師指導,按照課程模塊,開展符合競賽要求的“訓賽相長”訓練;進一步分解和優化軟件產品開發流程,遵循軟件開發規范,基于企業化、標準化軟硬件環境,開展基于軟件產品工作流程的“訓產并行”實踐創新訓練,實現基于軟件產品、軟件項目和軟件任務的實踐創新訓練,進一步加大軟件創新服務社團建設[8,9],對于軟件特長人才,通過長期專兼導師雙指導,學徒雙身份訓練,實現社團“長期小灶”訓練培養模式,培養一批善創新、能創新、會創新的優秀專業人才。
圍繞實踐創新訓練體系、模式、方法、流程、內容等要求,按照軟件崗位周期流程和軟件規范標準,構建“基于產品驗收”的實訓考核方法;制定“引企入教”的教學管理辦法,重點是明確企業師資要求、考核標準和服務報酬[10];加大在線專業社團管理平臺建設,擴大實踐實訓教學效果和影響力,帶動所有專業學生熱心實踐創新、專心實踐訓練;健全實踐實訓教學資源建設項目獎勵和考核辦法,保障“課產融合、訓賽相長”教學資源建設工作;建立健全“課產融合、訓賽相長”教學流程,進一步完善實踐訓練工作程序和獎勵支持辦法,保障“課產融合、訓賽相長”創新人才實踐實訓教學工作長效、有序的開展。
軟件技術是發展快、實操要求高的專業,更是對接國家移動互聯、物聯網、現代服等支柱產業的核心專業,對人才的實踐創新能力要求更高,為此,高職院校必須抓住“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機遇,按照現代學徒教育新要求、新標準,加大軟件技術專業實踐創新人才培養工作,制定科學的實踐創新課程體系、建設優質實訓教學資源、改善企業化訓練環境、打造實踐創新專兼教師隊伍、健全實踐創新管理制度和機制,為推進高職軟件創新人才培養工作,提供扎實有效的保障舉措。
[1] 朱翠苗. “崗學交替、輪轉互動”的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的探索—以高職軟件技術專業為例[J]. 軟件, 2016(8): 70-73.
[2] 朱翠苗. 鄭廣成. 現代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師資培養的研究[J]. 計算機教育, 2017(12): 129-132.
[3] 朱翠苗. 基于ITSS的高職軟件技術專業“產學并行”教學模式創新與實踐[J]. 軟件, 2013(6): 134-136.
[4] 朱翠苗. 鄭廣成. “產學并行、訓賽相長”現代學徒訓練模式研究——以軟件技術專業為例[J]. 計算機教育, 2017(11): 40-42.
[5] 吳蘭. 基于SP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課程的應用研究[J].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6, 12(33): 151-153.
[6] 楊潔, 唐煉, 董久奎. 基于騰訊系列軟件的高校體育SPOC教學平臺構建與實現研究[J]. 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1): 116-120.
[7] 戴浩. 高等職業教育校企協同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 軟件, 2014, 35(3): 210-213.
[8] 殷勇, 鄭廣成. 中高職計算機類現代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的建設研究[J]. 軟件, 2014, 35(10): 63-66.
[9] 張偉, 張永斌, 張偉華, 等. 中高等職業教育銜接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試點方案[J]. 軟件, 2012, 33(8): 134-135.
[10] 馬艷紅. 高職為企業提供在線培訓學習平臺服務的研究[J]. 軟件, 2013, 34(1): 75-76.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raining System for Software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ENG Guang-cheng, ZHU Cui-miao
(Su zhou Chien-Shiu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iangsu Taicang 215411)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 training and modern apprenticeship in china, for the purpose of cultivating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talents, take high-level software and technical talents as an example, focusing on the "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and production;integration;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as the main line,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framework of higher vocational software talent practice innov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resources, practical training environment, special and teacher team, practical training mode, management system mechanism, etc., the paper explores and expounds the training of high-level software innovation talents, and builds high-level software, the practice innovation training system of talents "integration of course and production,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provides ideas and reference measures for the training of high-level software innovation talents.
Software talents;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and production; Integration;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Training system.
TP311.5-4
A
10.3969/j.issn.1003-6970.2018.09.043
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教改立項重點課題(JG201702:高職軟件人才“課產融合、訓賽相長”實踐創新訓練體系研究);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2016SJD880125:“校企互動、中高本貫通”的現代職業課程體系研究)
鄭廣成,男,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高職教育改革、Web移動軟件、電子商務技術教學;朱翠苗,女,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高職教育改革、軟件技術教學。
本文著錄格式:鄭廣成,朱翠苗. 高職軟件人才實踐創新訓練體系建設研究[J]. 軟件,2018,39(9):20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