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張帥
近年來,一向被稱為“清水衙門”、譽為“社會凈土”的教育領域,屢曝腐敗丑聞。很多地方行風評議中,教育系統(tǒng)的群眾滿意度極差,甚至被指為“十大腐敗行業(yè)之首”,教育系統(tǒng)成為社會腐敗的“重災區(qū)”,坦率地講我國教育腐敗規(guī)模、覆蓋面、嚴重程度,讓人觸目驚心。
擇校擇班中的腐敗現(xiàn)象。近年,很多地方小學和初中都實行劃片區(qū)招生,因為教育資源不均衡,擇校和擇班現(xiàn)象十分突出,學區(qū)外的想進重點學校,學區(qū)內的想進重點班。盡管中央、省、市明文規(guī)定不準學校分快慢班,但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是當今教育系統(tǒng)存在的一種法不治眾現(xiàn)象,許多初中學校分快慢班一直是公開的秘密。在師資配置中快班的教師都是名教師,慢班的教師都是社會或學生反映不好的教師。于是,很多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進入快班,就不擇手段托關系走后門,送錢送物就成了一種最直接的方法。
教育亂收費。一些學校未經有關部門批準,巧立名目,擅自向學生收取各種費用,這些費用無疑加重了學生家長的負擔,也損害了教育界的聲譽,給學生造成了不良影響。
招生潛規(guī)則。每年的暑期招生,具有教育資源優(yōu)勢的重點學校校長、教務主任往往是“最受歡迎”的人、最忙的人、最難約的人,一般的學生家長很難聯(lián)系到他們,即使拿著錢你也找不到要送的人。這個時候只有通過有“門路”的人引見,才有可能辦成事情。
權力的異化。權力的異化在校園表現(xiàn)在擁有社會某種權力背景的學生在學校會享受到重點學校招生、優(yōu)秀班級選擇、優(yōu)秀學生推薦、升學甚至班級座位選擇等各種優(yōu)待,但在權力的魔影下,來自學校的“關愛”變成了“愛官”,教育公平公正受到各種特權越來越多的侵蝕。
內部管理腐敗。一是財務管理腐敗,學校在坐擁優(yōu)良教育資源的背景下,通過贊助費等方式攫取了大量的資金,而一些學校的財務管理及其運作機制存在較大缺陷,在資金的管理和使用上頻頻出現(xiàn)“暗箱操作”,或上下勾結或里應外合,侵吞、挪用國有資產。二是職稱評選腐敗,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每年分給學校的高級職稱名額少之又少,而符合條件的教師往往會有好多人,在同等資格條件下,就該考驗各自的額外功力了,請客、送禮、托人找關系等等本不應該在學校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都呈現(xiàn)出來。
充當教輔材料的推銷員。每個學期的開學,部分教師就會向學生推薦某種只能在指定地方才能買到的教輔材料,從經銷商處私下拿取回扣。
有償補課,部分教師受利益所致導致額外補課收費現(xiàn)象屢禁不止。課堂上不講課后講,美其名曰“補課”,這已經屬于公開的秘密。很多老師,尤其是重點班的“高級老師”,將課堂上應該講的重點章節(jié)放到課后講,收取學生費用。
收受學生家長財物。過年過節(jié),一些學生家長給教師送禮,希望老師給自己的子女以照顧,這一現(xiàn)象已經成為中小學校的“潛規(guī)則”。教師無形中忽視那些沒有送禮的學生,有的教師甚至以“禮”待人,有送禮的,給予特殊照顧,沒送禮的學生,可能還要疏于管理甚至遭白眼。
充當特定學校的招生代理人。在學生畢業(yè)升學前期,部分老師私下與某些特定學校達成協(xié)議,在不同的場合向學生極力推薦報考某些特定學校,甚至肆意夸大所報考學校的優(yōu)勢,一旦學生成功進入該校,老師就會從學校收取數額不菲的提成。

人民教師是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傳授知識的偉大職業(yè),但有些學校的個別老師把學生安排座位當做創(chuàng)收的手段,一個星期或者3天調整一次學生座位,收到那個學生家長的紅包就馬上把那個學生調整到前排,沒有送紅包一個學期只能在后面座了。一位學生的家長對記者說:“我送了300元的紅包給老師,孩子只是在前排座位上面座了一個月”。有的家長說,他不定時間就去給老師送禮,讓老師多照顧孩子的學習,孩子的成績也提高了一些。還有的學生家長說,我的孩子身材不高,要座前面才可以看清楚黑板,但是沒有給老師送紅包,孩子始終座后面……
有少數老師確實有愧于“教師”這個光榮稱號,借機收受紅包,不負人民教師應負的責任。開學在即,教師節(jié)馬上來臨,教育部門要加強教師隊伍的教育培訓,嚴格遵守職業(yè)道德;紀委部門發(fā)揮監(jiān)督作用,嚴格查處教師借開學、借節(jié)日收紅包的微腐敗發(fā)生,發(fā)現(xiàn)一起查處一起。只有全社會齊抓共管,才能形成風清正氣和預防教師微腐敗發(fā)生,還孩子一個純潔的教育氛圍。
事實上,教師掌握的教學能力和可調配的教學資源,多是公共資源,是由公共財政支持的,受國家權力維護的,由此,教師才具有教學的權力,分配座位的權力,以及給予獎懲的權力等。教師腐敗,也是職業(yè)腐敗的一種。

教育主管單位人員檢查學生書包,看有無違規(guī)征訂教輔資料問題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樹立人民教師良好形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要求廣大教師認真學習《教育法》《教師法》《義務教育法》《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等規(guī)定,加強教師的黨性鍛煉和道德修養(yǎng),增強法制觀念和紀律意識,堅持杜絕有損于人民教師形象的不良行為發(fā)生。
加強制度建設,構建規(guī)范管理長效機制。只有制度才是最可靠的,只有嚴格依法治校,構建學校規(guī)范管理、依法管理長效機制,杜絕教師腐敗現(xiàn)象的發(fā)生。學校招收新生、征訂教輔用書、班級管理等重大事項必須按照規(guī)范的制度程序進行,防止教師或者校長個人說了算。讓劃片區(qū)招生制度真正落到實處,防止擇校行為,杜絕人情生,推行學生座位大輪換制度,防止班主任以學生座位謀取私利等。
要強化社會監(jiān)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權力失去監(jiān)督,必然導致腐敗,教育權力也難逃這個魔咒。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只有加強監(jiān)督才能徹底根除腐敗的土壤。實踐中,可以采取開通校園網站、公開欄,利用家長委員會參與決策、接受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監(jiān)督檢查等方式深化政務公開、校務公開、班務公開,讓學校的工作接受社會和家長的監(jiān)督,有效杜絕教師腐敗行為的發(fā)生。
強化案件查辦,警示教育廣大教師遵紀守法。對于那些屢教不改的教師,可以嚴肅查處,大力營造不敢腐的氛圍。對于教師違紀案件,一經查實,既可以依據《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yè)道德行為處理辦法》《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guī)定》等有關規(guī)定予以嚴肅處理。
加大對教育腐敗的查處力度。造成腐敗者做出腐敗決策的最關鍵因素是腐敗行為被查處的概率和力度都太小,因為教育腐敗活動具有很大的隱蔽性,這種隱蔽性使腐敗者不必承擔太大的風險就能得到腐敗的收益。同時,一些教育部門的主管領導對腐敗危害認識不清,發(fā)案之后遮遮掩掩,甚至為腐敗分子鳴冤叫屈,托關系說情,對查處工作產生了較大阻力。一些地方連年發(fā)案,辦案機關以書面、口頭方式提出批評和整改建議,但是有關單位依然措施不力,以致案件年年查,年年發(fā)。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隨著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教師隊伍不斷壯大,教師素質參差不齊,甚至連一些品德低劣的人也混入了教師隊伍。所以,開展一次教師隊伍大整頓活動是很有必要的,把一些“害群之馬”清除出教師隊伍。不斷建立健全和完善教師資格認證制度,吸收高素質人才到教育界。
成都市成華區(qū)教育系統(tǒng)開展專項治理“微腐敗”工作實施方案,治理對象是教育系統(tǒng)的全體教職員工。治理內容:惠民政策執(zhí)行、專項資金管理中的違紀違法問題,重點治理教育資助工作中對象識別不準確、路徑措施不到位、暗箱操作、貪污侵占、擠占挪用、套取騙取資助金等問題;財經管理工作中的違紀違法問題,重點治理私設“小金庫”,貪污侵占、截留私分、挪用公款,財務報銷流程不規(guī)范,票據不真實等問題;教育收費工作中存在的違紀違法問題,重點治理超標準收費、自立項目亂收費,強迫或變相強迫收費,擇校亂收費,違規(guī)征訂教輔材料等問題;執(zhí)法、公共服務和窗口等行業(yè)和領域的違法違紀問題,重點治理教育系統(tǒng)內有委托執(zhí)法權、行政審批權及服務窗口的工作人員以權謀私、濫用職權,執(zhí)法不公、亂收亂罰,收受紅包禮金、購物卡,以及行政審批超時限等問題。

執(zhí)法人員正在對校外培訓機構進行檢查
山西省忻州市第六中學,在5月14日開展教育領域腐敗和不正之風專項整治安排部署動員大會,把開展教育領域腐敗和不正之風專項整治工作擺在突出位置,讓學校黨內政治生活進一步嚴起來、黨內政治生態(tài)進一步好起來。本著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原則,認真解決師德師風方面存在的問題,逐步消除各種教育霸權,堅持問題導向,著力整治教師隊伍中存在的“三亂”行為等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從總體要求、基本原則、整治重點、工作任務及方法步驟、保障措施、工作要求六方面做了詳細部署,特別是對在職教師收取家長禮品禮金、違規(guī)有償辦班補課、向學生推薦或銷售教輔資料吃回扣、誘導學生到校外參加培訓等師德失范問題。
4月16日,河北省邯鄲市教育局召開2018年全市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暨教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視頻會議。為進一步做好今年的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市教工委書記、教育局局長楊華云局長強調,各縣(市、區(qū))教育局和各學校“一把手”要把招生入學工作作為當前頭等大事,必須親自抓、親自部署,吃透政策,真正研究出有效方案,拿出實實在在的措施,全力做好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市、縣教育局和學校要通過網站、微信、微博、公開信等形式,做好政策解釋宣傳,公開電話、安排專人全天候接受家長問詢?!耙话咽帧币袑嵷撈饟斬熑危鲃臃?,絕不能讓家長為上學的事兒亂找關系、亂打電話、亂花冤枉錢!要讓每個家長明白自己的孩子該去哪兒上學,讓每一個家長放心自己的孩子有學可上。要下大力氣,重拳出擊,堅決打擊一切違規(guī)甚至非法招生行為,堅決查處“以錢擇校,以優(yōu)擇生、以權入學”行為。
還有一些地方瞄準教育腐敗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治理,重點治理如下問題:一是執(zhí)行黨章黨規(guī)不堅決,搞變通“做選擇題”、抓落實做“簡答題”等問題;“蘿卜招聘”“帶病提拔”“近親繁殖”等違規(guī)選人用人問題;二是“四種行為”治理,嚴肅查處“不作為”,處置矛盾回避問題、推諉扯皮,接受任務拈輕怕重、挑肥揀瘦,面對困難退避三舍、左推右擋;三是嚴肅查處“假作為”,不從實際出發(fā)、不顧民生民力、不顧長遠利益,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等行為;落實上級安排部署“輪流圈閱”“層層轉發(fā)”,虛張聲勢不干活等行為;大事小事層層請示匯報,貌似賣力、實則裝樣,蒙騙上級、糊弄群眾;“編數據”“作假賬”,搞虛假繁榮、“數據政績”等行為;四是嚴肅查處“亂作為”,用權任性、放縱妄為,專權弄政、吃拿卡要,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在社會保障、政策扶持、款物分配等事項中辦事不公等行為;拿回扣、收紅包,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等行為;嚴肅查處“慢作為”;五是教育扶貧領域腐敗問題治理,在貧困生認定、建檔立卡精準幫扶和獎助學金評選、發(fā)放等方面是否存在變形縮水、擠占挪用、暗箱操作、優(yōu)親厚友、吃拿卡要、分配不公等問題。對發(fā)現(xiàn)和查處的違紀違法問題,加大通報曝光力度,準確運用“四種形態(tài)”,按照“一案雙查”的要求,嚴格追責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