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并圖片提供/伊 海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要是你身邊有個百歲老人,那就更難得了。今年4月15日是家住江蘇徐州鼓樓區九里新苑小區王秀蘭老人100歲生日,她的3個女兒分別帶著孩子從福建、湖南和山東趕來,全家40多口人相聚在一起,為王老太祝壽。
王老太的小兒子李發喜告訴筆者,母親平時和他們住在一起,他自己患有腦梗死,平時全靠妻子張德美照顧母親。半個月前,他打電話給在福建、湖南和山東的大姐、二姐、三姐,大家一商量,決定給母親辦個百歲生日宴,并預定了酒店。大姐、二姐、三姐三家是今天上午趕到的,大家圍在王老太身邊,說些祝福的話語。老人看到這么多孩子聚集在一起,滿臉歡喜。
王秀蘭老人眼不花、耳不聾。就在筆者與李發喜談話過程中,王秀蘭還不時抬頭看看,笑一笑。筆者注意到,這位百歲老人氣色一點不輸中年人。“可能跟老母親的生活方式有關系”,一旁的張德美說,婆婆平時身體較好,喜歡走動,2003年的時候,婆婆85歲高齡,還爬了泰山,老人堅持不坐纜車,順著臺階自己爬到山頂,當時有不少游客看到后都很驚訝。
談起王老太的日常生活,李發喜說,母親三頓飯很正常,但都只吃七八成飽。早餐吃一碗面條和一個荷包蛋,午飯和晚飯都要喝1兩半白酒。以前母親還愛吃肉,最近兩年不大吃肉了,喜歡把白糖摻到芝麻醬里,然后包在煎餅或者饅頭里吃。
李發喜認為,母親長壽的秘訣主要在于生活很有規律,性情溫和,從來不和別人生氣,另外還有一套特別的養生方法。每天清晨6點半,王秀蘭老人居室里就會響起一陣“啊啊”的叫喊聲,李發喜和張德美都知道,這是老人開始練她的吶喊功了,就像聽到定時鬧鈴似的,伴隨著老人的叫喊,李發喜與張德美也起床開始活動。王秀蘭老人獨創的吶喊功,估計對提高肺活量大有幫助。這“功夫”看似簡單其實很難,一般人想學,沒喊上幾下子就覺得嗓子很痛,氣接不上來,不練上一陣子還真不行。王秀蘭老人長年累月地練,能一氣喊上10分鐘。
練完吶喊功,王秀蘭老人就喝一杯溫開水,大約有二三百毫升,然后雙手叉腰,前后左右轉動身子。扭完身子,老人就走到陽臺面朝東方,做自創的眼保健操。眼保健操只有一個動作,就是手指握成爪狀,輕叩眼眶四周的穴位,嘴里還數著數字,至少叩擊100多下。老人100歲了,視力還很好,肯定得益于每天堅持保護眼睛。鍛煉結束,王秀蘭老人回到房間梳一遍頭發、洗漱。她洗漱、擦身等都用涼開水,不用生水。
王秀蘭老人的記憶力好,祝壽宴上,全家42口人聚集在一起,她都能認出誰是誰的孩子,腦子一點兒也不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