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人民醫院(450000)康霞
CT增強掃描檢查是現代一種較為先進的醫學掃描檢查技術,隨著社會水平的提高,醫療水平也隨之提高,這也使得CT增強掃描檢查在臨床醫學診斷中被廣泛運用[1][2]。雖然CT增強掃描檢查具有分辨力高、檢查方便、準確率高的特點,但是在檢查前患者常會產生焦慮不安、恐懼等負面情緒,且常會讓患者發生心率、血壓異常等情況[3]。為此,該文以在我院進行CT增強掃描檢查的9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給予其護理干預。經分析后得出,患者采用人文關懷護理的效果更佳,現作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6年2月~2016年10月期間在我院采用CT增強掃描檢查的9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無精神障礙、意識障礙等情況,且知曉該項研究并簽署同意書。將其隨機分為A組與B組,每組均有46例患者。其中A組患者中有男女比例為22:24;年齡最小為19歲,年齡最大為72歲,平均年齡(47.82±7.61)歲;該組患者中有頭部掃描13例,胸部掃面7例,腹部掃描17例,盆腔掃描9例。B組患者中男女比例為21:25;年齡最小為20歲,年齡最大為73歲,平均年齡(47.70±7.26)歲;該組患者中有頭部掃描14例,胸部掃面9例,腹部掃描12例,盆腔掃描11例。對比兩組患者的等基本資料具有均衡性(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可作進一步分析。
1.2 護理方法
1.2.1 常規護理 對A組患者施行常規護理干預,其主要包括將檢查的相關知識告知患者,以及當檢查完后需留院觀察30分鐘,并確保其沒任何不適癥狀后方可離開。
1.2.2 人文關懷護理 對B組患者在A組患者施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用人文關懷護理,具體方法如下:①心理疏導:多數患者在進行檢查前均會有焦慮不安、緊張、恐懼等負面情緒發生,使其心率和血壓異常,因此,護理人員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是十分必要的。護理人員可以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給予其講解與檢查相關的知識,如方法、目的等,以緩解其焦慮、緊張、恐懼的負面情緒,使其信心得到增加,能積極配合檢查。②檢查前的準備:指導患者在檢查前6h禁止飲食、飲水;把檢查治療的相關資料準備好;并告知患者在檢查前應將身上的金屬物品取掉;進行盆腔掃描的患者要注意提前1h憋尿,可飲水,但禁止飲食。③隔離與不良反應護理:在患者檢查前要為其準備好一次性手套和床單,防止患者發生交叉感染;在檢查時對患者注射的造影劑,很有可能導致其發生不良反應,所以,護理人員要密切對患者的反應進行觀察,若是在穿刺時,患者的穿刺部位發生腫脹、疼痛,應立即拔出針頭,停止注射,采用棉簽為其按壓止血。④健康教育:當患者檢查完后,為了能盡快排出其體內的造影劑,囑咐多喝熱水;還要囑咐患者留院觀察30分鐘,當無不良反應后方可離開。
1.3 觀察指標 采用焦慮量表(SAS)對A組與B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進行評分;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率及血壓進行檢查;采用我院自制的問卷調查表給予A組與B組患者對護理質量進行評分,總分100分。(非常滿意+滿意)/例數×100%=總滿意率。
1.4 統計學方法 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時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應以(±s)表示,并采用t對其進行比較,計數資料則采用卡方值進行比較,若比較結果顯示P<0.05,則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A組與B組患者護理前后的SAS評分對比 經過護理后,A組患者的SAS評分比B組高,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分析見附表1。
2.2 A組與B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率異常、血壓異常情況對比 A組與B組患者護理后的心率異常率、血壓異常率與護理前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B組患者護理后的心率異常率與血壓異常率明顯比A組患者的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分析見附表2。
2.3 A組與B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 B組患者的總滿意率為95.65%,其中非常滿意有25例(54.35%),滿意19例(41.30%),不滿意2例(4.35%);A組患者的總滿意率為82.61%,其中非常滿意有例21(45.65%),滿意17例(36.96%),不滿意8例(17.39%)。從以上數據可知,B組患者的總滿意率比A組高,且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附表1 A組與B組患者護理前后的SAS對比(±s,分)

附表1 A組與B組患者護理前后的SAS對比(±s,分)
注:與護理前相比,*P<0.05;與A組護理后相比,△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組別 例數 SAS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B組 46 75.31±3.46 46.19±2.71*△A組 46 75.29±3.57 58.64±2.50*t值 - 0.56 8.85 P值 - >0.05 <0.05

附表2 A組與B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率異常、血壓異常對比[n(%)]
CT增強掃描檢查這種先進的醫學掃描檢查技術,其主要運用造影劑來使患者血液中的碘含量水平保持穩定,使得患者的發病部位、器官等在CT掃描下顯得更為清晰。但是,采用造影劑通常會給患者的身體產生副作用,再加上患者對醫院環境、醫療設備等都比較陌生,且常會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因此,對患者施行護理干預具有重要的意義[4][5]。本次研究給予在我院接受CT增強掃描檢查的B組患者加用人文關懷護理進行干預。人文關懷為優質護理的一部分,其主要通過給予患者心理疏導、檢查前的準備、隔離與不良反應的護理、健康教育這四個方面來開展護理工作。通過心理護理,讓患者對檢查的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其焦慮等負面情緒也得到緩解,增加了患者的治療信心;通過檢查前的準備,讓患者能做好充分的心理與檢查準備,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通過隔離與不良反應的護理,減少患者發生感染與不良反應情況;通過健康教育,利于患者檢查完畢后能盡快排出其體內的造影劑,且防止其出現感染情況。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患者在CT增強掃描檢查中采用人文關懷護理可有效緩解其焦慮情緒,且能降低患者的心率異常率與血壓異常率,同時還可提高其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應用效果較好,應予以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