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yī)院(473000)李英霞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03月~2017年03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68例盆腔炎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4例。對照組患者的年齡區(qū)間為24~59歲;觀察組中,患者的年齡區(qū)間為23~57歲。
1.2 研究方法 對對照組盆腔炎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對觀察組盆腔炎患者實施以整體為中心的護理干預,方法為:①指導患者進行有氧運動,提升患者自身的機體抵抗力;②按照不同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作息計劃,保證充足的休息;③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給予患者一定的心理疏導,有效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④護理工作人員需加強與患者家屬的交流和溝通,指導患者家屬給予患者充分的關(guān)心和關(guān)愛等。
1.3 觀察指標 ①對比分析觀察組和對照組盆腔炎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SDS評分、SAS評分。②對比分析觀察組和對照組盆腔炎患者的護理滿意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軟件SPSS 21.0對本研究進行分析,年齡平均值等計量資料應用均數(shù)±標準差(±s)的方式進行表示,使用t檢驗的方法進行比較,本研究中的計數(shù)資料應用率(%)的方式進行表示,應用X2檢驗的方法進行比較,當P值小于0.05時,表示存在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
2.1 觀察組和對照組盆腔炎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SDS評分、SAS評分比較 護理干預之前,觀察組和對照組盆腔炎患者的SDS評分、SAS評分相比較,組間不具有明顯差異性(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與對照組盆腔炎患者相比較,觀察組盆腔炎患者護理干預之后的SDS評分、SAS評分更低,組間具有明顯差異性(P<0.05),具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詳細指標情況見附表1。
2.2 觀察組和對照組盆腔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與對照組盆腔炎患者相比較,觀察組盆腔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更高,組間具有明顯差異性(P<0.05),具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詳細指標情況見附表2。

附表1 對比觀察組和對照組盆腔炎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SDS評分、SAS評分

附表2 對比觀察組和對照組盆腔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盆腔炎是患者盆腔內(nèi)的生殖器官和盆腔腹膜、盆腔周圍的相關(guān)結(jié)締組織等出現(xiàn)炎癥的病變[1],盆腔炎患者多出現(xiàn)反復的發(fā)作,比較頑固而難以治愈,容易導致盆腔炎患者出現(xiàn)恐慌、焦慮、抑郁、不安等不良心理狀況,影響盆腔炎患者的臨床治療[2]。
本研究表明,觀察組盆腔炎患者護理干預之后的SDS評分、SAS評分要比對照組盆腔炎患者明顯更低一些,組間的差異比較顯著(P<0.05),此外,本研究中,觀察組盆腔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7.06%,與對照組盆腔炎患者的76.47%相比較,組間的差異比較顯著(P<0.05)。倪錦紅等[3]研究中,通過對1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別給予常規(guī)護理模式、路徑式綜合護理模式,結(jié)果表明,觀察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非常滿意有77例,滿意有11例,不滿意有2例,與對照組慢性盆腔炎患者相對比,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對意義(P<0.05)。與本研究結(jié)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說明本研究結(jié)果比較可靠。
綜上所述,對盆腔炎患者應用以整體為中心的護理干預的效果比較好,有助于改善盆腔炎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況,提升盆腔炎患者的護理滿意情況,有助于盆腔炎患者的臨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