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許昌市人民醫院(461000)鄭軼
1.1 基本資料 研究選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入院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8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甲、乙兩組,每組43例。甲組:年齡38~72(52.3±6.2)歲;病程1~12(6.4±2.6)年;乙組:年齡40~74(52.7±6.3)歲;病程1~13(6.7±2.5)年。
1.2 方法 甲組采用常規護理,乙組采用預防性護理干預,具體包括:(1)心理護理:BPH患者因長期排尿困難,對疾病缺乏正確的認識,易產生焦慮、煩躁等負面情緒。因此,護理人員要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向患者詳細介紹BPH的發病原因、手術方法與注意事項等,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2)并發癥預防:①膀胱痙攣、便秘預防:針對患者出現的膀胱痙攣和便秘等并發癥,還要先明確并發癥發生的原因,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避免患者發生膀胱痙攣。同時,對腎積水明顯和尿潴留患者實施尿路引流,改善患者的腎功能,預防術后感染,減少膀胱痙攣發生幾率。術后患者可先食用流食,再進行普通飲食,日常需多飲水。可在床上進行適當的運動,多食用維生素和粗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以免發生便秘。②泌尿系統感染預防:術前可對感染患者有效控制,再進行手術治療。術后可采用抗生素治療,定期進行血、尿常規檢查。護理期間應嚴格按照規定進行無菌操作,沖洗膀胱時采用密閉式持續沖洗,減少操作不當引發的感染情況。同時,每日用溫水清洗會陰,并用碘伏擦洗尿道口,確保尿道口和會陰干燥、清潔,以防術后出現泌尿系統感染。
附表1 兩組患者術后各項觀察指標對比(n,±s)
組別 例數 引流管沖洗時間(d) 留置尿管時間(d) 平均住院時間(d)甲組 43 8.7±1.2 3.1±1.1 12.6±2.7乙組 43 4.1±1.3 0.8±0.2 9.6±2.5 P<0.05 <0.05 <0.05

附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對比(n,%)
1.3 觀察指標 研究將兩組患者術后引流管沖洗時間、留置尿管時間、平均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發生率作為臨床觀察指標,以判定患者的護理效果。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分析數據,計數及計量數據用(n,%)和(±s)表示,組內檢驗用x2和t表示,P<0.05為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術后各項觀察指標比較 乙組患者術后引流管沖洗時間、留置尿管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明顯短于甲組,組間比較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附表1。
2.2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乙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甲組(P<0.05),如附表2。
BPH作為中老年人群易患的高發性前列腺疾病,臨床上的常用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TURP術作為新型微創手術,不僅操作簡便,術中出血少,術后恢復快,是一種適合中老年人的手術治療方式[1]。不過TURP術治療后易出現膀胱痙攣、電切綜合征等并發癥,因此,為了提高患者的手術預后,給予患者相應的預防性護理干預,對于增強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有重要的意義。此次研究以采用TURP術治療的BPH患者為觀察對象,通過給予患者不同的護理干預,可知乙組患者的引流管沖洗時間、留置尿管時間與平均住院時間都明顯少于甲組,且患者術后的并發癥發生率也明顯低于甲組,表明采用預防性護理干預,術后對進行心理干預和并發癥預防,在緩解患者負面情緒,減輕患者痛苦,降低術后便秘、膀胱痙攣和泌尿感染發生率的同時,能提高手術治療效果,促進患者術后的康復[2]。此外,TURP術操作流程較少,且操作簡單易行,能減少術中出血量,節省引流管沖洗時間和留置尿管的時間,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
綜上所述,BPH患者采用TURP術治療后,給予患者預防性護理干預,能減少患者術后引流管沖洗時間和尿管留置時間,預防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加快患者術后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