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源匯區婦幼保健院(源匯區人民醫院)(462000)劉曉娜
子宮內膜息肉易導致患者出現不孕、陰道不規則出血以及月經周期延長和月經量增多等不良反應,具有較高的臨床發病率,單純應用手術治療臨床治療效果有限,而且術后具有較高復發率[1]。此次研究專就子宮內膜息肉患者應用宮腔鏡聯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療的效果進行探究。
1.1 基本資料 隨機納入97例自2016年5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子宮內膜息肉治療的患者,所選對象均經宮腔鏡以及陰道超聲確診,患有惡性腫瘤、肌腺腫瘤以及子宮肌瘤、內膜炎患者均排除研究范圍。依照患者應用治療方式的差異分為參照組和試驗組,參照組48例患者,年齡21~49周歲,平均(38.9±4.8)歲,試驗組49例患者,年齡20~48周歲,平均(39.3±4.5)歲,所選對象分組后臨床基本資料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選對象均接受宮腔鏡下息肉電切術,給予未生育患者米索前列醇0.2~0.4毫克陰道后穹窿置入,術前12小時給予生育患者宮頸擴張棒置入。麻醉成功后行宮頸管擴張,然后送入宮腔鏡,應用5%葡萄糖進行灌流確保膨宮壓力保持為100~15mmHg,全面查看宮腔情況,然后應用電切環切除息肉。給予子宮內膜多發息肉患者清宮術,然后探查宮腔情況,應用電切環切除殘余息肉并應用電凝進行創面止血[2]。試驗組患者同時應用屈螺酮炔雌醇,術后次日口服1片屈螺酮炔雌醇,每日1次,持續應用3周停藥1周,于患者撤藥出血后次日再行用藥[3]。
1.3 觀察項目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子宮內膜厚度以及術后復發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進行數據資料處理和分析的軟件為SPSS20.0,計數資料通過(n,%)表示,通過x2檢驗進行組間比較,計量資料通過(±s)表示,應用t進行組間比較,P<0.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子宮內膜厚度治療前兩組患者子宮內膜厚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子宮內膜厚度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2.2 對比兩組患者復發率 試驗組1例患者復發,復發率為2.04%,參照組8例患者復發,復發率為16.67%,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5.8348,P=0.0156)。

附表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子宮內膜厚度
子宮彩超檢查以及診斷性刮宮術為臨床常用診斷方式,但是患者若息肉過大則無法徹底刮除,而且還容易損傷其正常組織結構,漏刮較小息肉,臨床應用效果不佳。宮腔鏡能夠直達患者宮腔部位,可直接觀察宮腔內部環境,從而可準確掌握息肉位置、大小、范圍以及數量等,可保證息肉正常結構不受破壞,同時還能夠有效保存病理標本。但是宮腔鏡手術術后復發率較高,會加大患者身心痛苦[4]。
口服避孕藥含有孕激素以及雌激素,具有促進內膜生長以及萎縮的功效,可使雌激素水平得到有效降低,患者用藥后能夠修復宮腔鏡手術引發的子宮內膜損傷,同時還能夠對局部高雌激素狀態發揮對抗作用,可降低術后復發率。作為新型避孕藥,屈螺酮炔雌醇為屈螺酮與決雌醇復方制劑,可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過程并且能夠使卵泡雌激素水平以及黃體生成素得到抑制,顯著改善患者內分泌紊亂,從而減小子宮內膜厚度并抑制子宮內膜息肉復發。
此次研究中,試驗組術后復發率為2.04%,參照組為16.67%且子宮內膜厚度明顯高于試驗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5.8348,P=0.0156)。綜上所述,對子宮內膜息肉患者應用宮腔鏡聯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療臨床療效顯著同時還能夠有效抑制復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