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 河南省兒童醫院 鄭州兒童醫院(450000)劉釗 袁麗娜 董豆豆
兒童早期護理管理工作是影響兒童生長發育的關鍵。大多數兒童家屬并不具備較強的保健意識,致使兒童健康水平、生長發育均受到明顯影響。在此背景下,考慮將兒童保健護理管理系統引入,幫助提高兒童保健護理水平。本次研究將以兒童早期生長發育階段兒童為例,分析兒童保健護理系統管理模式應用下取得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醫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嬰兒136例為對象,采用數字隨機分組法包括對照組68例、觀察組38例。對照組68例嬰兒,男39例,女29例,年齡1~22個月,平均(13.5±6.5)個月。觀察組男41例,女27例,年齡2~24個月,平均(14.0±5.8)個月。兩組嬰兒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可做比較分析。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入組嬰兒護理中給予一般管理模式,如語言指導、飲食管理以及生活管理等。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嬰兒護理采用保健系統管理模式,實施要點在于:①營養飲食保健規范管理,需對嬰兒生長發育情況評估,在營養飲食上控制,包括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脂肪與熱量的攝入等。同時,進食中,對于<6個月的嬰兒,需以配方奶或母乳喂養為主,而在6個月后選擇適宜輔食添加,添加過程需遵循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少到多原則。如鐵米粉,初次為1~2勺,直至一餐。另外,輔食添加因在種類上調整,刺激嬰兒味覺發育;②早期規范訓練活動,如月齡為2個月,訓練以踢腿、俯臥為主,再如月齡為3個月,做轉動頭部、抬高頭部訓練,4個月齡訓練語言,鼓勵微笑并講簡單話語,循序漸進,在月齡增長下調整訓練內容,包括看圖案、接觸冷熱或軟硬物體,提高認知能力。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兒童36個月齡時身高、體重情況觀察比較。同時,比較兩組兒童發育情況,如感知覺方面,通過判斷嬰兒能否辨認冷熱軟硬、能否區分“er”與“e”發音、能否辨認顏色等,再如運動方面,判斷嬰兒能否下樓梯、單腳跳躍等,而語言方面,能否提問題、說出簡單完整句,而心理活動考察嬰兒形象思維、知覺行動等,對發育良好率比較[1]。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結果采用WPS xls表格匯總統計,統計學處理借助軟件SPSS21.0實現,身高、體重結果均由均數±標準差(±s)描述,組間數據結果對比經過t檢驗;兒童發育良好率采用數(n)或率(%)形式描述,由x2檢驗組間數據結果,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兒童體質量與身高情況觀察比較 兩組兒童年齡36個月時體質量與身高體重情況比較,體質量觀察組與對照組平均為(14.80±2.50)kg、(12.50±2.80)kg,身高情況觀察組與對照組平均為(97.50±10.50)cm、(90.20±4.80)cm,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2 兩組兒童感知覺、語言與運動等發育情況比較 運動、語言、感知覺與心理活動等發育良好率比較,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附表。

附表 兩組兒童感知覺、語言與運動等發育情況比較[n(%)]
兒童保健護理系統管理模式強調從規范飲食、規范訓練方面著手,如飲食方面保證進食合理的基礎上及時做好輔食添加工作,而規范訓練方面需從嬰兒運動、語言、感知覺與心理活動等多方面訓練,對幫助兒童生長發育有積極作用[2]。本次研究結果中,觀察組兒童在身高、體質量上均優于對照組。同時在其他運動、語言、感知覺與心理活動等發育良好率方面,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些均反映出兒童保健護理管理系統模式應用下取得的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兒童早期生長發育中,兒童保健護理系統管理模式對促進兒童生長發育有積極作用,應在實踐中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