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471000)劉曉菲
糖尿病屬于一種較為常見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較常出現的并發癥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本次研究采取了綜合護理的方式對患有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進行護理,以下為具體內容。
1.1 臨床基礎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6例急診科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分為觀察組(n=33)和對照組(n=33)。觀察組患者年齡31~78歲,平均年齡為(55.23±2.28)歲;對照組患者年齡32~77歲,平均年齡為(55.14±2.12)歲。兩組患者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
1.2 方法 常規護理應用于對照組患者中,綜合護理應用于觀察組患者中。主要包括:(1)護理人員要將相關急救設備及急救物品準備齊全,保持待機的狀態。在醫生對患者進行救治的時候,醫護人員要隨時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觀察記錄,全力配合醫生。(2)給予患者一定的心理護理。①控制情緒,減輕心理壓力。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情緒穩定。②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護理人員需要針對不同患者的不良心理基于不同的計劃,耐心開導患者,對患者的疑問要耐心回答,取得患者的信任,樹立治療信心。③加大宣傳力度,推廣知識宣傳。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及時必要的健康教育,使得患者了解相關病情和治療方式,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度。(3)護理人員要保證患者的病房舒適整潔,保證病房的溫度濕度合理,注意開窗通風。并且在患者恢復的過程中給予一定的幫助,要經常給患者進行身體清潔,減少感染率。
1.3 觀察指標 將兩組急診科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滿意度和臨床效果進行調查,用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來表達患者滿意程度,用顯效、有效以及無來表達臨床療效。顯效情況:酸中毒糾正時間、尿酮體轉陰時間均縮短,住院時間短;有效情況:酸中毒糾正時間、尿酮體轉陰時間有所縮短,住院時間相對來說較短;無效情況:酸中毒糾正時間、尿酮體轉陰時間較長,患者需留院觀察。
1.4 統計學分析 SPSS17.0軟件是檢驗本次涉及數據所使用的工具,計量相關的資料所使用的工具為(±s),并且進行t檢驗,應用(%)表示計數,行X2檢驗,P<0.05具有統計差異。
2.1 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的總滿意率93.94%(31/33),高于對照組的72.73%(24/33),可以進行對比。
2.2 患者酸中毒糾正時間、尿酮體轉陰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比較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的酸中毒糾正時間(h),尿酮體轉陰時間(h),住院時間(d),組間差異明顯,存在統計學意義,詳情見附表。

附表 兩組酸中毒糾正時間、尿酮體轉陰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綜合護理是如今國內較多應用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以人為本,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患者能夠獲得良好的護理效果[1]。綜合護理的廣泛應用,不僅滿足了患者多方面的護理需求,而且也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嚴格規范自己的工作態度,提高工作能力,從而提高醫院的服務水準,改善醫患關系,減少醫療事故出現的幾率[2]。經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的滿意率(93.94%)遠遠大于對照組患者的滿意率(72.73%)。比較兩組的酸中毒糾正時間、尿酮體轉陰時間及住院時間,觀察組的酸中毒糾正時間(6.05±2.16)h、尿酮體轉陰時間(13.45±4.76)h,和住院時間(2.56±1.65)d,也與對照組相比具有較大差異,兩組差異明顯。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在急診科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中的運用效果顯著,對提高患者治療依從度和配合度有著重要作用,不僅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而且有利于臨床治療效果的改善,值得進一步在臨床上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