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 河南省兒童醫院 鄭州兒童醫院(450000)董豆豆 劉釗 袁麗娜
兒童感覺統合失調是一種發生于腦部的兒科疾病,對兒童的成長發育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1]。針對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發生因素,需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16例兒童感覺統合失調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其護理干預措施,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對象為我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期間收治的116例兒童感覺統合失調患者,分別接受綜合護理干預(58例)和常規感覺統合訓練(58例),各自作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兒男女比例為31/27,年齡3~10歲,平均年齡(6.8±1.2)歲。對照組患兒男女比例為33/25,年齡3~11歲,平均年齡(6.5±1.3)歲。觀察組和對照組患兒的基本資料對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接受常規感覺統合訓練,以行為和腦力強化訓練為主,利用游戲、運動等方式進行感知刺激,逐漸恢復其正常的感覺統合能力。觀察組則是在常規感覺統合訓練的基礎上,采用綜合護理干預辦法,具體措施如下:①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因素分析:收集感覺統合失調患兒的資料信息,從父母方面、兒童方面、家庭環境及家庭教育方面進行分析,對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影響因素進行總結、歸納。以上因素,均會對感覺統合失調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針對疾病的影響因素,需要采取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②調整教育方式:患兒家長應對以往的教育方式進行調整或轉變,給予鼓勵,傳遞溫暖的情感。尊重兒童的興趣愛好,多讓其接觸外界事物,釋放天性。讓孩子多與人交往和溝通,提高其環境適應能力。多聽、多看、多體驗,有助于感官刺激,促進感覺統合能力的恢復。③心理護理:感覺統合失調患兒心理上較為孤獨、自卑,需要積極對其進行心理干預。患兒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需要及時予以幫助,并教授其學習方法,培養其積極、樂觀的心態,樹立良好的自信心。④功能恢復訓練:根據患兒在前庭平衡功能、觸覺功能、視覺功能或聽覺功能方面的障礙,有針對性的進行感覺統合訓練,應用平衡臺游戲(前庭平衡)、色彩和燈光刺激(視覺)、音樂刺激(聽覺)以及戶外活動(觸覺)等方式,達到功能恢復訓練的目的。
1.3 統計學處理 以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處理和分析,應用(±s)和(%)進行計量和計數,由t和χ2檢驗,P<0.05代表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家長對于護理效果的滿意程度 觀察組滿意率為94.83%(55/58),對照組滿意率為81.03%(47/58),P<0.05。
2.2 兩組患兒的治療恢復情況 見附表。
附表 兩組患兒的治療恢復情況評價(±s)

附表 兩組患兒的治療恢復情況評價(±s)
組別 前庭平衡功能 觸覺功能 視覺功能 聽覺功能觀察組(n=58) 91.42±3.15 92.33±3.82 94.48±4.22 94.22±3.96對照組(n=58) 82.34±5.26 84.41±4.52 83.94±3.96 85.54±4.02 P<0.05
感覺統合失調對于兒童的健康成長有著極大的危害性,并給患兒家長帶來了極大困擾。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發生,受到父母健康、兒童自身健康以及家庭環境及家庭教育等多個方面因素的影響。母親孕期健康狀況差、孕期患有疾病、存在嬰幼兒期腦損害的兒童,其發生感覺統合失調的幾率較高,需要著重進行護理干預。在感覺統合失調患兒的治療和護理中,一般通過游戲、運動等方式進行感覺統合訓練,以達到強化其行為和腦力的作用。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從家庭教育入手,加強對患兒的心理教育,采取科學、合理的教育方法,為患兒的成長提供良好的家庭環境,其對于感覺統合失調的防治有著積極的幫助作用[2]。
綜上所述,在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護理干預中,需要根據疾病的影響因素,在功能恢復訓練的基礎上,調整家庭教育方式,加強心理教育,能夠幫助患兒良好的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