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確山縣人民醫院(463200)吳紅彥 白志強
TSAH是指外傷引發腦實質或腦表層血管斷裂,血液直接流進蛛網膜下腔的病癥。目前,臨床上常用腰大池持續引流術進行干預,具有療效確切、安全性高、操作簡單、并發癥少等特點,但無法維護患者良好的身心狀態[1]。臨床研究表明,系統化護理可為TSAH腰大池持續引流患者提供更為人性化、細致化、全面化護理服務,在改善患者心理狀況,提升其生活質量方面表現較好[2]。鑒于此,本研究進一步探討系統化護理在TSAH腰大池持續引流患者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TSAH患者臨床資料。依據不同時間段分為兩組,各35例。2017年1月~2017年10月為觀察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19~68歲,平均(49.83±6.89)歲;輕中度者23例,重度者12例。2016年1月~2016年12月為對照組,男21例,女14例;年齡20~69歲,平均(49.97±6.93)歲;輕中度者24例,重度者11例。兩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颊呒捌浼覍賹Ρ狙芯烤椴⒑炇鹜鈺?,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入選標準 (1)納入標準:①均存在明確頭腦外傷;②頭顱CT顯示中線移位、無血腫、腦疝征象,提示腦溝、環池、腦裂池處積血。(2)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肺腎肝功能障礙、傳染性或血液性疾病、休克以及其他神經系統病癥者;②伴有顱底骨折且鼻漏或耳漏者。
1.3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如生命體征觀察、引流護理、心理干預、宣教等。觀察組實施系統化護理,包括:①成立系統護理小組:組員為臨床醫生、護士長、護理人員,進行系統化護理與TSAH腰大池持續引流護理知識培訓,制定護理計劃。②知識宣教: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耐心介紹治療方式、護理措施,讓患者及家屬心中有數。③心理干預:關注患者情緒變化,通過語言溝通、眼神交流、肢體接觸、社會支持等維護正性情緒。④引流護理:定時查房,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注意引流液性質、顏色以及量,防止出現低顱壓,檢查引流管有無折疊、受壓、扭曲、脫出,保持引流通暢與穿刺位置敷料干燥,注意穿刺處皮膚有無滲液、紅腫。
1.4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生存狀態、情緒狀態。(1)生存狀態:分別于護理前、護理8周后采用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量表(WHOQOLQ)評價,擇生理(60分)、社會關系(60分)、獨立性(80分)3個維度,得分愈高生存狀態愈好。(2)情緒狀態:分別于護理前、護理1周、2周以及8周后,采用正性負性情緒量表(PANS)評價,其中正性情緒包括10個項目,采用5級評分制,總分10~50分,分值愈高情緒狀況愈好、精力愈旺盛。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配對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生存狀態 護理后,觀察組生存狀態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1。
2.2 情緒狀態 護理后,觀察組正性情緒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2。
附表1 兩組護理前、后生存狀態評分對比(±s,分)

附表1 兩組護理前、后生存狀態評分對比(±s,分)
時間 組別 生理 社會關系 獨立性護理前 對照組(n=35) 35.64±12.97 37.01±5.83 41.06±18.77觀察組(n=35) 35.62±13.01 37.12±5.79 41.25±18.93 t 0.006 0.046 0.042 P 0.995 0.964 0.967護理后 對照組(n=35) 43.21±9.84 44.83±7.21 61.06±8.74觀察組(n=35) 50.06±3.24 51.69±3.22 69.03±4.01 t 3.912 5.140 4.903 P 0.000 0.000 0.000
附表2 兩組護理前、后正性情緒評分對比(±s,分)

附表2 兩組護理前、后正性情緒評分對比(±s,分)
組別 護理前 護理1周后 護理2周后 護理8周后對照組(n=35) 15.21±1.62 19.32±1.71 24.25±1.80 29.31±2.26觀察組(n=35) 15.27±1.60 28.47±1.92 33.75±2.42 38.79±2.68 t 0.156 21.054 18.635 15.998 P 0.877 0.000 0.000 0.000
TSAH主要病理改變為腦積水、腦梗死,具有較高的致殘率與致死率。這主要是因為TSAH患者血液成分出現變化,并開放了鈣離子通道、促使細胞代謝紊亂、加快神經細胞死亡、降低腦循環血量的有害物質[3]。臨床治療重點在于清除此類血管活性物質。腰大池持續引流術即是一種通過腰穿經腰大池將腦脊液引出體外的治療手段,可實現出血性腦脊液快速引流,減少血性刺激物,避免腦血管痙攣,緩解患者臨床癥狀[4]。與此同時,采取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對于實現引流管理,增強治療效果,改善患者情緒狀態,促進健康恢復十分必要。
系統化護理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以護理程序為核心,將護理管理與臨床護理各個環節系統化的護理干預模式,利于從多角度、多方面滿足患者各式各樣的護理需求。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生存狀態與正性情緒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由此可見,相較于常規護理,系統化護理在患者生存狀態改善、正性情緒維護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分析其原因在于,系統護理可以通過護理人員知識培訓、健康知識宣教、心理疏導、引流護理等措施為患者提供更為全面、周到的護理服務,利于提升護理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增強腰大池持續引流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恢復。成立系統護理小組,進行明確分工與知識培訓,利于小組成員各司其職,提高護理效率,優化服務水平,提升TSAH引流患者臨床護理的針對性與有效性,維護患者生存狀態。對TSAH疾病知識、腰大池持續引流治療效果、系統化護理必要性等知識進行簡單宣教,利于增強患者對自身疾病認知,建立康復自信心,提升治療與護理積極性。關注患者情緒變化,用無微不至的服務讓患者感受到來自護理人員、家屬、病友、醫師等多方面的關懷,利于維護其正性情緒,以更為積極樂觀的姿態面對治療與恢復[5]。持續性、系統化引流護理利于防止引流過度,維護引流通暢,維持穿刺處皮膚完整,避免患者出現低顱壓頭痛、腦疝、顱內感染、顱內血腫等病癥,減少TSAH引流患者生存狀態及正性情緒改善的不良影響因素[6]。
綜上所述,針對TSAH患者,系統化護理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護理干預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狀態,保持良好情緒狀態,提升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