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社旗縣人民醫院(473300)張琳琳
重度子癇前期屬于妊娠特有疾病,患者多以蛋白尿、高血壓、水腫等為主要表現,嚴重時還可引發心腎衰竭、抽搐、昏迷等,若處理不當可對產婦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本研究對重度子癇前期產婦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并觀察其對患者生活質量及術后并發癥的影響。具體信息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行剖宮產分娩的重度子癇前期患者70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35例。觀察組年齡23~37歲,平均(28.64±3.17)歲。對照組年齡24~36歲,平均年齡(28.65±3.1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術前檢查、吸氧護理等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采用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方法如下:①術前護理。術前通過增加與患者的交流來了解其心理狀態,并給予相應心理疏導,以幫助患者消除內心恐懼,此外護理人員還需耐心向患者及家屬講解術前所需檢查項目及相關注意事項,并要求患者家屬陪伴在側,使其能夠獲得更多的陪伴與鼓勵;②術中護理。待患者被送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應對其姓名等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將手術室溫度與濕度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同時在實施手術過程中還需嚴密監測產婦的各項生命體征,并積極配合臨床醫生完成對各類問題的處理,還可要求產婦丈夫陪伴在側,以增加產婦的信心;③術后護理。分娩結束后,產婦因劇烈疼痛極易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針對其問題所在給予有針對性的疏導,并在術后6h內要求其去枕保持平臥姿勢,同時需對患者呼吸、脈搏、血壓等進行監測,并充分做好搶救準備,此外還應嚴密觀察產婦腹部有無滲血,并根據實際情況實施敷料更換,操作步驟應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規范進行,術后6h內可允許產婦攝入流質食物,排氣后可攝入半流質食物,隨后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
1.3 觀察指標 ①于護理10d后采用中文版生活質量評分量表SF-36[1]評定與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②觀察與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心力衰竭、產后出血、血管內凝血。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生活質量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2.2 并發癥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5.71%(2/35)低于對照組25.71%(9/3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附表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分)

附表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分)
組別 心理功能 軀體功能 社會功能 情感職能對照組(n=35)20.08±1.94 19.23±1.88 4.28±0.93 4.25±0.18觀察組(n=35)25.36±2.17 26.49±2.24 7.35±1.26 5.21±0.24 t 10.732 14.687 11.598 18.932 P 0.000 0.000 0.000 0.000
責任制整體護理為一種新型護理模式,該模式采用一對一方式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并對每個環節展開全方位干預,能顯著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進而提高整體護理服務質量[2]。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表明在重度子癇前期剖宮產術患者接受治療過程中,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的實施能夠有效降低手術風險,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進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其中,術前護理以加強健康教育與心理指導為主;術中護理強調手術室環境護理與對患者生命的監測,進而降低手術風險,確保母嬰健康;術后護理主要包括體位護理、生命體征監測、飲食護理等,同時對其血壓、脈搏、呼吸等癥狀的監測能夠實時了解患者基本情況,有利于減少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飲食護理除注重流食到正常飲食過渡外,更注重患者對營養物質的攝入,通過營養膳食可幫助提高機體免疫力,有利于加快產后恢復[3]。
綜上所述,將責任制整體護理干預用于重度子癇前期剖宮產術患者,能夠有效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其生活質量,有利于提高預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