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陽市第三人民醫院(471003)王瑞敏
子宮肌瘤是一種最為常見的女性生殖器官良性腫瘤,若患者處于妊娠期,其機體的激素變化將會對子宮肌瘤形成較大刺激,不但會使其體積不斷增大,并且還將導致其發生癌變的可能,最終對患者的正常妊娠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1]。因此為確保母嬰平安,臨床醫生多選擇剖宮產終止妊娠。然而若想提升產婦的預后質量,同時確保嬰兒的健康成長,需要對其予以良好的心理護理[2]。本文將重點探討心理護理干預在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運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46例,年齡為22~28歲,平均年齡為(25.1±4.9)歲,孕周為36~40周,平均孕周為(38.1±0.1)周,子宮肌瘤大小為0.1~2.4cm,平均大小為(1.3±0.1)cm;實驗組46例,年齡為2 3~2 9歲,平均年齡為(26.2±5.1)歲,孕周為37~41周,平均孕周為(39.2±0.2)周,子宮肌瘤大小為0.2~2.5cm,平均大小為(1.4±0.1)cm。納入標準:①符合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臨床診斷標準;②未患有其他妊娠期合并癥。排除標準:①患有嚴重的心、肝、腎等合并癥;②患者家屬不同意此次研究方式。將此次的研究目的與方法告知兩組患者及其家屬,由家屬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時此實驗經倫理委員會同意。使用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統計處理,顯示兩組患者之間的年齡、病情、孕周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施以常規護理模式,即對患者進行常規檢測與術后健康教育等。
實驗組在常規基礎上施以心理護理:①入院時的心理護理。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需要依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對其進行評估,以此為其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方案,同時向患者講解相應治療與護理過程,從而獲得患者地積極配合。②術前的心理護理。術前護理人員需要深入了解患者的內心焦慮與顧慮,并向患者講解手術的優點與重要性,以此提升患者的信心,從而能夠積極地面對治療。③術后心理護理。術后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健康指導,并且告知患者術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使患者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還需要加強對患者切口的護理,通過向患者講解相應的護理方式,使其樹立堅定的康復信心,并使其得到較大的安全感和滿足感。
1.3 觀察指標 ①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SAS)評分與抑郁(SDS)評分,依據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的標準評價,若患者的SAS評分低于50分則說明患者的心態正常,若超過50分,則說明患者產生焦慮心態;若患者的SDS評分低于42分則說明患者的心態正常,若超過42分,則說明患者產生抑郁心態。②并發癥的發生情況,主要包括:呼吸系統感染、產后出血、產褥感染、腸梗阻等。
1.4 統計學處理 將所收集到的數據納入SPSS19.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頻數及百分百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量資料以率作為統計描述,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照組患者與實驗組患者護理前后的SAS評分與SDS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無顯著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實驗組的SAS、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1。
2.2 并發癥的發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的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2。
對于患有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患者而言,將較易產生不良的心理情緒,進而將會對自身與胎兒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3],因而為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需要對患者予以良好的心理護理。由于不同患者將會產生差異性的心理變化,因此當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需要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方案[4]。在本項研究中,護理人員依據患者的實際病情為患者制定了不同的心理方案,主要包括術前的心理護理、術前2h的心理護理與術后的心理護理等措施[5],同時向患者進行了健康教育宣講,告知患者手術的重要性,從而引起患者注意,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因而有效地緩解了焦慮、抑郁、緊張等心理情緒,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最終獲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對自身與嬰兒形成較大程度的保護[6][7][8]。依據本項研究結果可知,通過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對患者予以良好的心理護理,患者的SAS評分與SDS評分獲得了顯著降低,分別降至(41.39±8.45)分與(37.05±2.46)分,同時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僅為8.70%,主要原因在于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實際內心需求進行深入了解,對患者進行了針對性的心理護理,使患者的心理負擔獲得了較大緩解,因而使其在整個治療過程保持良好心態,最終降低了焦慮與抑郁評分;除此之外,通過向患者講解健康知識,使患者明確了術后的護理方式,因而在較大程度上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率,對自身形成較大保護。

附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SAS評分與SDS評分比較(分)

附表2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的發生情況比較(例,%)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心理護理干預在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中的應用具有顯著價值,不僅能夠降低患者的焦慮與抑郁評分,同時能夠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更為臨床醫生與護理人員提供可靠信息,可作為未來一段時間內護理該類患者的首選方式。由于樣本有限,因而關于心理護理干預在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中的應用所產生的深遠影響需要進一步觀察。除此之外,臨床護理人員仍然需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護理能力,積累豐富的臨床實踐護理經驗,如此才能為患者提供效果更佳的護理服務,從而使患者擺脫疾病困擾,順利的進行分娩過程,從而確保自身與嬰兒的安全、健康。